“天眼”看宇宙,世界看中国
2018-09-10刘炎
刘炎
在2016年9月25日,世界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个重大新闻:“中国‘天眼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落成使用啦!”
“天眼”这个名字当之无愧!它不仅是我国自主独立研制、建造的世界级超级天文望远镜,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有个正式名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建造,安装于拉丁美洲波多黎各岛上,直径305米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但是“天眼”一开,它只能屈居第二了。
攻坚克难,创造世界之最
“天眼”由许多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构成,其中小朋友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呈标准球面形,专门用来反射并收集无线电波的巨大天线反射面。(谁说天线只能是高高竖起的?)这块反射面由4450块面板拼装而成,总面积竟然达到了25万平方米。
为了安装这些金属面板,科学家们可谓绞尽脑汁!最终,他们决定使用金属“索网”方案。如此一来,“天眼”可以灵活地跟随天体转动。但是要将面板安装在巨大的金属“索网”上,不仅需要高空作业,而且对安装精度要求极高(误差必须控制在1毫米以内)!更别提这被誉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金属“索网”重达1300多吨!“天眼”的技术人员们真是藝高人胆大啊!
提到“天眼”,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此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在1994年,他提出了建造“天眼”的大胆构想,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和国内众多科技领域顶尖单位多年全力协作,攻坚克难,才终于建成这一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现今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
“天眼”在投入使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已经发现了5颗得到国际认证的新脉冲星。预期在未来20多年里,“天眼”将带领我国科学家们发现更多的宇宙秘密呢!
“天眼”已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链接 “天眼”积水怎么办?
有的小朋友可能要担心了:“‘天眼处在凹地中,万一下雨积水,这电子设备可咋办呀?”别担心!记得吗?这片区域属于喀斯特地形,一旦下雨,积水可以顺利通过溶洞和暗河排走,各种仪器设备肯定毫发无损!
聪明的你能根据前文信息,算出每一块天线反射面板的平均面积吗?(请在本期寻找“躲猫猫”的答案。)
第17页答案:所有的昆虫都有6条腿,但蜘蛛有8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