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让我重新经历了一次成长

2018-09-10薛珊

珠海 2018年6期
关键词:亲子家庭孩子

薛珊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

读过《小王子》原著的人,多半会记得这句提醒人们保持童心的朴实话语。无论年纪如何增长,经历愈加丰富,心智变得成熟,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这样,才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充满热爱。在聊到儿童教育的时候,刘晓峰感同身受,也提出了“内心小孩”的观点,“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当你认真用心地对待孩子时,突然你会发现,这就是你对待你自己内心小孩的方式,你对待自己最核心的方式,会明白自己内心的很多疑惑,找到自己的很多毛病。”

刘晓峰和儿子优优也曾在睡前故事读到过《小王子》,在美好的童话故事里,他们各自读到了纯真,经历了成长。

从焦虑到上瘾

被问及刚当爹时的情景,刘晓峰喃喃自语,“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被骗了?”提起八年前的那段时光,他直言看到刚出生的儿子时,整个人都还不在状态。这个状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进入父亲的角色,刘晓峰说后来自己也想过,当时是不是内心还是焦虑。

学医出身的刘晓峰,大学实习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儿科与小朋友们相处的日子,甚至还结交了忘年交,虽然十多年过去了,刘晓峰还记得那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确定自己是喜欢小孩子,也能跟孩子好好相处的。但是喜欢孩子,跟成为父亲,又是两个概念。刘晓峰跟妻子结婚四年才要孩子,这期间不断问自己“能不能当好一个父亲”。来自父亲责任的压力,让他没有信心,觉得鲁莽地把孩子生出来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但是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和丰富,他从一个“会惹老婆生气的丈夫”也逐渐成为“期待新生命的父亲”。准备充足如刘晓峰,当看到新生儿的时候,也会有几分慌乱。“当时老婆睡得很香,医生把孩子抱给我,孩子长得皱皱巴巴的,当时也没人理我。”刘晓峰直言当只有自己与儿子的那一霎那,他开始担心孩子,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只有当了爹才知道。”半个小时以后,刘晓峰欣喜若狂地在网络平台上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心情。

这样的习惯数年如一日地坚持,驱动他继续下去,记录自己在与儿子相处中的片段、生活中的琐碎以及在儿子身上找到的许多答案。

“父亲这个角色,不是事先做多少准备、看多少书、上多少培训班,就能做好。我问过很多父亲,都有类似的感觉,女人有着天生的母性,而男人是慢慢学着爱自己的孩子。”刘晓峰身边有些跟他过去一样纠结的人,既期待新生命又有各方面需要独自承受的压力,这个时候,刘晓峰都会中肯地建议他们,“生,生下来,就会知道要怎么做。一些父母没有进入状态,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内心还没建设好,心智还不成熟。”理论再丰富,也没有实践更鲜活,有了孩子以后,刘晓峰感觉自己是在跟他一起慢慢成长。

而那个让刘晓峰在众人眼中发生变化的孩子优优,如今已经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跟父亲保持着相互关注的状态,看到父亲在朋友圈发他的图片,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之间不是单向的亲子教育,我付出他得到;我们是在亲子共同成长,如果没有共同成长,我就不会这么嗨,我当爸当上瘾了。” 这似乎对那么多年不断在探索儿童教育领域的行为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旁人眼里,可能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爱。“跟优优一起经历的很多事情,让我弄明白了很多道理,可能是我自己摸索很多年都不会弄明白的道理,孩子让我重新经历了一次成长。”

跟优优一起成长过程中,刘晓峰会遇到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他可以解答,有的他也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好父亲越来越多,我是比较用心的父亲。”刘晓峰还记得优优十个月时他们两相互捏对方脸的场景,当初那个一天到晚闹得妈妈睡不好的婴儿,现在已经向父亲提出失眠的疑问。“昨天晚上我们一起重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播放到一半,优优到点该休息了,不知道是电影没看完导致的,还是别的原因,今天早上跟我说没睡好,失眠了。”刚好最近刘晓峰正在看关于睡眠的书,早上时段就跟优优科普了褪黑素、睡眠的知识。“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会尽量回答,答不上来就百度,用我自己的理解告訴他。孩子知道的越多,他应对问题的能力也会越强。”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了刘晓峰在知识层面不断学习,成为一位父亲后穿梭在儿童教育领域,也让他不断审视自己内心的小孩,可谓偶然中的必然。

让父亲回归家庭

刘晓峰一直有一个关于现代化家庭的观点,“现代化应该是观念的现代化,女性可以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价值,男性则可以在家庭里实现价值。”许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想法,让父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缺失,刻板印象认为男人应该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形象,实现自己的价值应当从职场上寻找。“不光男人这么认为,很多女人也这么想,丈夫下班了出去应酬赚钱。那么男人怎么回到家庭呢?”刘晓峰抛出这样的问题。

而庆幸的是, 在这一点上, 他与妻子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刘晓峰跟优优每天都坚持睡前讲故事,从一岁多开始到如今的亲子共读。在刘晓峰看来,这是妻子“主动让出来的阵地”。即使妻子讲故事的能力优于刘晓峰,但是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父亲与儿子相处,母亲就慢慢退出,就留出了空间让父亲回归家庭。

父子俩前一段时间对《哈利·波特》系列着了迷,聊天中都会提及魔法,优优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刘晓峰就会给他来一个“高兴咒语”。“亲子家庭和两口之家、丁克是不一样,你要让你的孩子在家庭里面健康完整成长。”通过亲子共读回归家庭的刘晓峰,已经和优优养成了习惯,每天晚上8 点半开始睡前故事,有时候出差或者工作忙,他会提前录音,播放给优优听。社会意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同于上一代父辈,越来越多的年轻父亲也在通过各种方式逐渐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年轻父母应该是上一代长辈和下一代孩子之间的过滤器,把不好的东西过滤掉,好的东西保留下来。”隔代教育,不可避免成为年轻父母需要面对的话题。“爸爸管教孩子只有方法问题,但是爷爷管教孙子一般不舍得管,疏于管教的话,孩子的安全意识、情绪管理都会出现问题。” 刘晓峰的父亲是他童年时期很好的启蒙老师,告诉他浩瀚的宇宙、变化莫测的自然,让他始终对科普知识方面怀有好奇心。当同龄人在谈论武侠、历史的时候,刘晓峰更喜欢跟优优从身边的知识聊起。但是他也担心,在优优成长到一定年龄,父子之间会出现不可解释的微妙关系。

几年前的一个新闻让刘晓峰记忆如新,“一个父亲包了一张报纸的整版,写着要跟自己的儿子断绝父子关系,然后做兄弟。”头条背后讲述的故事是一位父亲的不解与疑惑,他自认是一个模范父亲,但是在儿子进入青春期越来越独立后,他们俩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当父子之间越行越远,难道就能成为平等关系的兄弟吗?这恐怕是许多父子一辈子都无法解答的。

刘晓峰直言,目前优优正是最乖的年龄,他们俩甚至可以牵手、搂搂抱抱,但是他也担忧以后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孩子进入青春期叛逆,是激素导致的自然规律,很难改变,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视孩子。”在采访时,刘晓峰经常提到日本前文化厅厅长河合隼雄,这位著名心理学家,有一个理论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的时候,父母要做的是保护孩子,不要伤害他也不要伤害别人。而在青春期之前,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可以让他在叛逆的时候减少抵触心理。“以后他烦你的时候,他会时时记起你的好,不会逆反而恨父母。虽然每个人的青春期都不一样,有的人也不会很偏激,但是自杀或者伤害别人的案例也有。” 青春期是每一个亲子家庭都需要面对的话题,或早或晚,或短或长。

高效的陪伴

“这些都是我说的、我知道的,但是我能做到的呢?”懂得道理的家长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能做到的还只是少数。刘晓峰说有些道理他早都懂,但是优优让他做到了这些道理,成为父亲之后的每一步更加化被动为主动。有人说人生是一场修炼,在刘晓峰的眼中,对待孩子养育子女,是人生最好的一场修炼。“在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会想到自己也是这么成长的,也会去掉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正如很多家长知道要让孩子阅读,但是在陪着孩子看书的时候,自己却是坐在一边玩手机。

亲子共读也是刘晓峰找到的高效陪伴优优的一个方式,在故事里,他们共享一个话语体系。儿童文学里从来不乏各种奇妙的幻想,人们经常会疑惑孩子是否理解其中深奥的道理。“孩子需要的不是理解,现在他们看一些有营养的书,等长大了,再次看同一本书又能够吸收不同的东西。”刘晓峰自己曾经因为《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本讲述爱与生死的书而感触很深,但是孩子听到他的演绎却是哈哈大笑。“孩子们不是因为道理而爱上这本书,但是道理会一点点渗透到他的生命里。”虽然成年人在知识积累和见识方面会比孩子优秀,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视角和优点。

最近一次,刘晓峰一边看书一边在等待优优的吉他课结束,身边突然出现很多孩子。“如果没有进入观察和喜欢孩子的状态,可能会觉得他们很吵,但是进入了状态,会发现他们说的话很有趣。”通过余光,刘晓峰也发现孩子们在默默观察他,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时刻保持着对成人的警惕,如果你呈现给孩子的状态是不耐烦,那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每个人都有经过无助的孩提时候,只是成长让许多人忘记了如何去理解和包容孩子。

除了吉他课,优优进入小学后,还自己提出了想学画画和英语。这三个兴趣班都经过了试课、家庭会议再到决策。家庭会议是刘晓峰、妻子和优优三人之间的一个小制度。关于优优的决策,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提案,经过讨论决定。例如学习吉他,他们会询问优优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喜欢?报班的话必须半年不能放弃,半年后优优可以提出改变或者坚持的理由。这个会议制度,既让孩子参与其中,也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關于规则, 河合隼雄的“ 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也是刘晓峰所认可的一个理论。河合隼雄在《有益的父母,有害的父母》中写到“所谓父性原理,其根本功能是‘断绝与‘分割……相反,‘无论你有什么不好,都是我的孩子,则是母性原理,其根本功能是‘包容与‘守护。”

“通过学习和实践,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角色,大自然安排得特别好,不管我跟我孩子关系多么融洽,我都无法替代他妈妈的位置。他的安全感是妈妈提供的,无论他做什么,妈妈都会爱他。”刘晓峰提起前几天优优跟妈妈的撒娇。而在一些细节上,刘晓峰更倾向给孩子一些规则。“现在上学带饭盒,我会跟儿子说要自己洗干净,但是他妈妈觉得帮他洗一下也没关系。”在家庭中,父亲要学的是怎么承担责任,做更多的东西,而母亲要学的是怎么对抗自己的天性,克制住肆意的母爱,增加一些父性原理。“跟优优相处过程中,有冲突、矛盾,这是亲子的日常,孩子的问题是来自父母,所以一方面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方面要帮孩子建立规则感。”

在这个对父母和孩子都有着苛刻要求的时代,无处可躲的焦虑似乎成为了共同的话题,刘晓峰现阶段本能的焦虑来自安全问题。除此之外,他却似乎获得更多的沉着。“成为一个好父亲,也是某个层面的成功,这个社会对成功的定位太狭隘了。如果你只是一个好父亲,你敢说自己是成功的吗?”在与优优共同成长的状态下,孩子治愈了他的焦虑,也给出了答案。

猜你喜欢

亲子家庭孩子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