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发展理念的三重逻辑

2018-09-10谭月明龚志军李兆峰

关键词:生成逻辑理论逻辑新发展理念

谭月明 龚志军 李兆峰

[摘要]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进行深刻剖析,从而形成的关于当代中国发展思路的科学总结。这一理念具有严密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以及价值逻辑,着力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环境以及发展目的等现实问题,是我们党对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新发展理念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拓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突出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21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发展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教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型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对探索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因此,通过分析研究,搞懂弄通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内在逻辑,真正了解其形成过程,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和重要价值,对更好地运用其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

任何理论学说的形成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的实践根柢上发展而来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理论的最新形式,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着众多单一范畴,这就表明其形成过程是以体系内单一范畴为载体,伴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单一发展理念的提出而逐渐走向成熟。所以,要想系统地、科学地梳理归纳出新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必须从单个“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过程出发,在准确把握这些单一理念产生、发展以及成熟等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一)创新发展理念形成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他以过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将解放思想的号召引入到发展观念领域。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依靠改革推动,要把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要坚决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理念。同时,他还开始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在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重要思想,开始探索创新对治党治国以及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以更大的力度继续推进改革开发,在此过程中胡锦涛同志高度重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他认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各领域发展及诸多挑战的战略抉择,率先将创新理念上升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理论高度。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时代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出现的新矛盾,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奏响“万众创新”的“冲锋号”,实现我国从“赶上时代”向“引领时代”的伟大过渡。

(二)协调发展理念形成过程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立足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人的政治智慧提出社会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主张先富带动后富。此外,他又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指出社会发展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向前,不能厚此薄彼。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我们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重要性。20 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就事关我国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命题,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与此同时,我们党也开始重视自然资源与环境在我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1世纪初期,胡锦涛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突出强调在“三位一体”布局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将协调的理念引入社会建设纵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以及长远角度出发,提出包括“两山论”等论断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展了协调发展的时代内涵,使我们党关于协调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理念更加科学。

(三)绿色发展理念形成过程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便有了发端。当时,邓小平同志通过对我国发展现实以及产业结构状况的深入分析,深刻指出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将给中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他强调要正视环境对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具有的重要作用,要求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此外,我国还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法制化建设由此拉开序幕。20世纪末,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指出要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想,将环境保护事业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突出位置。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从理论高度对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明确地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使用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提法,并在之后会议中将“绿色发展”确定为新发展理念之一,为我国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指出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3]

(四)开放发展理念形成过程

开放发展理念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关于在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系列重要论述。他通过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分析,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强国存在的巨大差距,指出差距背后是科技、资金、管理等要素发挥着“短板效应”,而要补齐短板,突破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必须通过“引进来”的方式来实现。可以说这些观点构成了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思想体系的起点。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江泽民同志立足现实发展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致力于拓展我国发展空间,强调在“引进来”的基础上注重“走出去”,形成我国社会发展双向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继续领导中国加快开放步伐,扩大开放范围,积极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得到加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所展现的新特点出发,科学总结我国近四十年对外开放的实践经验,正式将开放发展理念提升为新发展理念,提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强的政治魄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赢取新优势。

(五)共享发展理念形成过程

20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客观地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阐释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重要内涵,指出了发展生产力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此外,他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将共享范畴引入国家经济建设层面,指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进入新世纪,社会各方面发展不均衡状况日益凸显,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并于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将共享发展确定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活动中继续探索共享发展理念的新内涵。他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指出增进人民福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起点和归宿,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一重大理论课题,标志着共享发展理念走向成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目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新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

发展实践以发展理念为先导,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对发展的质量以及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提出的,是关于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的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一)创新发展重点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强调创新,因为创新发展理念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是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5]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已经取得诸多成就,在超级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端技术和知名品牌匮乏,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等方面。当前,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时代标识,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要求经济增长降速换挡,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会发现经济新常态的本质是发展动力的转换,从过去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转向以科技创新能力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活广大人民的创新热情,为创新发展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同时,要立足长远,积极培育高端创新要素,拓展高端创新平台,研发高端创新产业,抢占创新高地,为创新发展拓展空间。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核心技术、破解难点问题、技术精湛、业务强悍、品德良好、影响巨大的高端科技人才,助力我国实现重点领域弯道超车。

(二)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发展方式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必须注重其平衡性、协调性。“协调”强调的是发展的系统性,是从决战制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高度来考量的。协调发展,重点在于实现各领域、各地区发展的均衡性,这规定着我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区域、城乡以及社会不同领域间出现发展不均衡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后,就必须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要在调结构、补短板上下功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以“全面”为主要目标,切实提升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首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部率先发展战略,通过打好全面包含“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的“组合拳”来缩小差距,实现协同发展。同時还应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区域流动。其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双重标准,必须实现城乡同等小康。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加大扶持力度,打开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美好局面。三要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多手抓多手硬原则,促进我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绿色发展重点解决发展方向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理念解决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将“绿色”写入新发展理念,反映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就像快速列车在发展的轨道上高速前进着,但驱动它的引擎是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空气质量、食品安全、自然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利益诉求。因此,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关键环节。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作为产业调整的基本方向,激发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探索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是否有利于实现发展的持续性作为衡量发展实践的重要标准。我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在社会各领域建设中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真正建立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以及绿色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加快形成产业新格局。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倡导绿色生活,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价值观,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其实践活动,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以及资源浪费现象。

(四)开放发展重点解决发展环境问题

“所谓‘开放,就是要求发展具备国际战略视野,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把握好诸方面的联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6]开放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在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中得出的惨痛教训,也是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总结的深刻经验。当前,虽然美国特朗普政府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试图掀起反全球化浪潮,但是“开放”“合作”“共赢”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国利益,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是在开历史倒车,都将自绝于世界潮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继续扩大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互动,把握住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形成与其他各国互利共赢的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新格局。因此,我国应该在世界范围谋篇布局,继续加大开放力度,拓宽开放广度,挖掘开放深度,以“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为突破口,形成涵盖陆海内外、东西双向的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此外,在增强开放能力的过程中,还应重视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领域规则的顶层设计,保障其公平性,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环境的优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我国真正从世界经济秩序的“融入者”转变为“塑造者”。

(五)共享发展重点解决发展目的问题

共享发展着眼于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的是当代中国“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方面稍显不足,导致不同地区、行业以及群体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彰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而且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蛋糕”不仅要做大,还必须要分好的道理,认识到是否能够分好发展的“蛋糕”关乎人们对小康社会全面与否的满意度,也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光辉形象。因此,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全面小康不能落下一个”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政府接下来一段时期的艰巨任务,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脱贫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全面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扶志贫”与“扶智贫”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切实解决好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贫困地区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保障民生普惠性。共享不是一个经济学范畴,也不是一句政府施政口号,而是要落实到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上。民生影响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实在的日常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医疗、教育、就业、住房以及养老等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等手段,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保障群众生活底线,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让发展更有温度。

三、新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实践探索得来的重要理论原则,是关于我国发展指導思想领域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该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破解我国现时代发展难题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对引领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发展理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论原则的前提下,通过长期实践找到的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的理论公式。它的提出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指路明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本身也是一个新发展。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一是新发展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植入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新发展理念促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会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使之愈发科学化、全面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学说进入了全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空间上得以拓展。二是新发展理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新的时代特征。“一个社会发展理论要保持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必须及时回应时代发展问题,必须科学指明时代发展趋势。”[7]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之所以在经过数百年的现代社会发展后,仍然能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各民族无产阶级者对其的继承与发展,不断赋予其时代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与时俱进。十八大以来我国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深刻而复杂,这些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突出问题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则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得来的解决这些时代难题的理论公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时间上得以延伸。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其一,新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本质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新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质论为理论遵循,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原则,把共享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本质论在现阶段人类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其二,新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整体性思想。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一个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多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必须实现整体性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它在注重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对发展的目标、动力、措施等因素作出了理论阐释,将发展不同方面的理论因子进行了辩证统一,使发展的整体性思想得以进一步拓展。

(二)新发展理念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 ”的重要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形势下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由低水平向更高水飞跃。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提出新发展理念,为解决当前发展难题开出了“处方药”,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我们党对经济规律与科学发展、自然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规律与包容性发展三对关系矛盾运动的深刻理解与科学把握。同时,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正确的世界观,还是科学的方法论,是指导我国社会稳定快速向前发展的行动指南。这一行动指南内在包含着“四个坚持”,即坚持目的意识与问题意识相统一、坚持理论战略性与现实操作性相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国内形势与国际视野相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走向成熟,发展实践上更加务实、更加科学。另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新发展。新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对发展的根本方向、基本思路以及发展着力点都作出了深刻阐述,从不同角度丰富着我们党的治国理政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方略更加科学化。

(三)新发展理念拓展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路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曙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飞跃,使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历史上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处于向“强起来”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上。新发展理念的提出,顺应了中国发展的这一历史性转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新路径。新发展理念植根于我国发展实践,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将长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此外,新发展理念也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着理论借鉴,这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对我国树立大国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我国科学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用来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实践,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6.

[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3/c_1117029621.htm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5]习近平.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

[6]冯静.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2):18-23.

[7]王仕国.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J].求实,2016(11):12-20.

[8]王永鹏,周建鹏,李文文.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新疆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74-89.

[9]朱先锋,单连春.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8-53.

[10]陈加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四维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7-23.

The Triple Logic of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AN Yue-ming, GONG Zhi-jun, LI Zhao-feng

(Institute of marxism,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Liaoning, 110866,China)

Abs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s a scientific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at has been formed through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actices of our country and other countries under the premise of strictl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t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concept has a close-knit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and value logic. It strives to solve a series of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development mode,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our party's party to the proletarian party. A major innovation in development theory.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t theory of development, opening up a new situ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anding the new path for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new development concept; generate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value logic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理论逻辑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浅谈供给侧改革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