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部编历史教材“课后活动”的特点和教学价值
2018-09-10李晓军
李晓军
2016年秋季开始,部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教材)开始使用,随即引起了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培训会、研讨会此起彼伏。相对于旧教材,部编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如增加和删减了一些内容以“突出时序,弱化主题”,文字的呈现甚至页面布局都有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的感受到这些变化,本文将以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为例重点谈谈教材中“课后活动”的变化、特点及教学价值。
与原教材相比,部编教材“课后活动”的设置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从名称上看,原教材叫“练一练”,部编教材称为“课后活动”,名称的变化已凸显了立意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转变。从形式上看,原教材通常是设置一两道选择题,很多都是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思维空间不大。而部编教材的“课后活动”就丰富得多了,摒弃了选择题,改为史料解析题、开放式讨论题等,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探究空间。很多情况下,学生需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或查阅字词典及书籍,或查阅网络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解读史料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总之,部编教材“课后活动”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
一、“课后活动”的特点
第一,“课后活动”选材经典且数量较多。从部编教材七年级上下两册统计来看,文字材料主要选自如《史记》、《汉书》、《后汉书》、《宋书》、《通典》、《旧唐书》等经典史学名著,还有时人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此外,还有众多耳熟能详的古诗词、民歌,如杜甫的《忆昔》、王建的《凉州行》、元稹的《法曲》、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林升的《题临安邸》等。在数量上,七年级上册中,多课“课后活动”选材都来自《史记》,而在七年级下册中,“课后活动”使用诗歌作为材料的多达九处。
第二,选材丰富,形式多样。“课后活动”中不光有用文字材料设置的问题,还有以考古化石图片、遗址图片、壁画等材料做为史料的题目。例如给出几幅不同时期原始人类头盖骨的化石图片要求学生加以区分,给出几幅原始人用过的工具图片要学生推断其用途,根据壁画推断里面的人所讲内容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历史材料,要求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像考古学家一样去思考,这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第三,重视传统文化,凸显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诗言志,词言情,“课后活动”选材中用到的大量古诗词本身就富含人文情怀,例如《三国鼎立》一课“课后活动”使用了曹操著名的《蒿里行》、《步出夏门行》等诗歌,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即刻营造出了一副东汉末年战乱带来的经济萧条、人口锐减的惨象,把学生的思绪拉入那个动乱的年代,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不仅自然引出了下一个重要的事件——赤壁之战,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曹操做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再如《百家争鸣》课后活动用到了孟子著名的“鱼和熊掌”之论,这与本课重点内容之一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没有直接联系,用在这里,愚以为意在让学生感受孟子文章的气势,教育学生面对生死义利该如何取舍的精神品质。总之,就七年级两册书来看,用诗歌、民歌形式的材料做为课后活动选材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一方面丰富了史料的来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四,“课后活动”紧扣重难点,有一定难度。“课后活动”本就属于学习评价的范畴,是对学生学完一课后学习效果的检测。部编教材“课后活动”题目的设置或是给出新材料要求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学生首先就需要读懂文言文,这对初一学生是有一定難度的,学生需要借助于字词典等工具书加以解决,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文言文题目解题技巧。或是与前面所学进行横向比较,如七年级上册《秦统一中国》要求学生对比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的区别,《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课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要求学生思考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制,并指出影响。或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历史解释等,总之,不管哪一种题目,都需要学生在深刻把握本课重难点的基础上与前后知识进行勾连,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这也是对学生时空观素养的一种考察,因此,它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课后活动”的教学价值
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一环,部编教材的“课后活动”与原教材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把握其特点,将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
首先,用好“课后活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活动”选材经典且具针对性,将其直接作为课堂研读材料,一方面省却了教师多方查找史料的麻烦,更重要的是经典的选材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课后活动”引用了《史记》和《宋书》对西汉前和南朝时期的江南社会经济状况描述的两段材料,这两段材料不断出现在各地学校的课后练习乃至期中期末考题中,足见其经典。教师若能充分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和原因等重难点问题,类似的例子在部编教材中不一而足。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大胆整合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相关资料,课后题也可变成正课的内容,而不必死守仅把其做为课后练习的老路。
其次,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逐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有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以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共二十课正课中,“课后活动”中直接用原始文字史料做为题目来源的共六课八处,此外,还用到考古化石、壁画、历史遗址等史料七处,教师如果能合理使用这些选材经典的各式材料,相信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之一就是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课后活动”中大量的古诗词、谚语、歌谣等都是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积淀,学生在学习了解其中包含着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时候,自然也会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假以时日,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将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代代传承下去。
最后,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绝大部分“课后活动”的设置都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通常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整合信息,概括归纳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工具书、同伴互助等方式,“跳一跳,摘桃子”,从而,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将得到培养。
三、“课后活动”的使用建议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也更加深刻理解了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几点“课后活动”的使用建议。
第一,作为课后作业使用,但可以增加一些额外要求。如要求学生查找材料的出处,何人所写,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不光要知道材料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何这样写,如《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用到的《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是时人所记录下来的两宋时期开封和杭州的都市生活场景,这两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史学研究价值,但是对于这两本书的作者及其经历,学生大都不清楚。前者是北宋孟元老在靖康之变后,怀着对往昔的无限眷念和对现实的无限伤感之情而写的;《梦粱录》是吴自牧在南宋被元灭亡之后所写,也包含作者怀念往日繁华之情,如果学生了解了(下转P30)(上接P5)这些背后的故事,就不光加深了对本课的理解,同时还能勾连到很多历史事实。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历史研究的态度做课后活动,这无疑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十分有利。
第二,跳出“课后活动”的标签来看材料选取、问题设置,把它们做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课后巩固练习之用。新课程的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整个教科书都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后活动”自不必说。教师在使用“课后活动”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设置灵活处理而不必墨守成规。
第三,深刻研读课标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课后活动”。课标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字字玑珠,内涵丰富,是指导我们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材上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毫无疑问,研读课标将有助于我们更深的理解“课后活动”环节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好地指導我们的教学。除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外,还可以阅读配套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析(2011年版)》、《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等参考书。做为一线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像虔诚的基督徒读《圣经》一般来读课标,常读常新。
总之,“课后活动”是部编教材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我们要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其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积极参加部编教材的培训,积极进行同行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把握教材,把握我们的课堂,进而引领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