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墨竹 念兹在兹
2018-09-10张屹
张屹
我时常会想, 老了以后,会不会经常在梦里依稀看见那样的画面:碧蓝的天空上挂着朵朵白云,阳光肆无忌惮地倾泻在牛羊遍布的土地上。豪迈热情的牧民在蓝天下放歌,怀抱青稞的农民绽放着淳朴的笑容,虔诚的信仰者用身体丈量着大地,袅袅的桑烟中夹着酥油与糌粑的香甜气息。在颠簸的越野车上,仰头是皑皑的雪山,垂目是静谧的湖水,极目远眺,藏羚羊结伴奔过,黑颈鹤婀娜多姿……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 若干年后,在繁华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我突然异常怀念这片美丽的土地。
墨竹工卡,藏语意为“墨竹色青龙王居住的中间白地”。如此一个诗意的名字,代表了走川藏线进出拉萨的必经之地。这里民风淳朴、美景如画,有藏族人心中的神泉德仲温泉,更有藏王松赞干布的出生地甲玛沟。从没料到,这个令人遐想的地方成了我人生画卷中的一抹重彩,而援藏岁月给予我的精神高度和人生收获, 已不是4000 米海拔能够衡量的了。
一
2013 年7 月, 我受组织委派,到墨竹工卡县开展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按照分工,我分管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访局、受援办、新区办,联系县法院、县检察院和工卡镇。事无巨细,都得操心,我带着满腔自信和对西藏的特殊情怀投入到工作之中。然而,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平原,初到墨竹工卡县,身体素质不错的我还是有些吃不消。这里平均海拔4200 米以上, 与南京市有着天壤之别,头痛、胸闷、气短、难以入眠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不出意料地出现了。没多久我便病了,久咳难愈、盗汗不止。当时躺在床上,想起了远方的家人和孩子,心里有种莫名的酸楚,不停地想如果能有人帮我倒杯水,说说话该多么暖心。
其实, 对于援藏人来说,初来乍到时那种精神、情感上的孤独才是最大的折磨。这寂寞是站在地球之巅的寂寞, 举杯邀明月,衷肠与星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寂寞是空旷荒凉的寂寞,见到牛羊,你禁不住要伸手去抚摸;这寂寞是生命孤独的寂寞,室鼠徐来,你好想留下它低吟一歌;这寂寞是高原冰冷的寂寞,你一人呆望着窗外的飞舞的雪花,数着回家日期的寂寞。
我对自己说,既然你选择了援藏,你就不得不面临孤独与寂寞。因此,在熟悉了工作、熟悉了身边的人和事之后,我努力克服血压上升较高、睡眠不好、嘴干流鼻血等高原反应,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调研。一方面,通过读县志、问政事、学理论、悉政策等,我初步掌握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和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我组织县委办、政府办、发改委等部门同志, 利用半个月时间, 走遍了七乡一镇25 个点和7 个分管部门,主动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充分听取他们对墨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意见,很快了解了墨竹的经济、稳定、民生等情况。在科学论证之后,我和同事们一起展开了此生难忘的工作。
说起工作中最有意义的一项, 我觉得还是净土健康产业。
西藏地处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动植物生长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特别是发展净土健康产业要紧扣一个“净”字,这就意味着不能依靠药物、肥料等手段保证增产。根据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的要求,我牵头组织制定了《墨竹工卡县2014 年净土健康产业发展计划》《墨竹工卡县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 年-2020年)》,细化制定了养殖业、种植业、奶制品业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 在2014 年建立了净土健康产业公司并启动了两批净土健康企业10 余个、涉及资金1431.6 万元, 深入一线指导、帮扶、研讨,促进了巴洛藏鸡、噶厦糌粑、宗厦传统服饰等特色产业项目做优做强。
此外,民生问题不容忽视。对于我来说,来援藏,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都要以“全力办好墨竹各族群众期盼的事”为目标,在思路上更加突出民生,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全力推进新区建设和发展。两年多来,我和同事共同努力,落实了3800万元援藏资金建成南京希望小学和南京实验小学主体工程; 落实了350万元完成县医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建成县医院放射科;落实了20万元贫困大学生援藏帮扶资金,解决50名大学生上学难问题。我自己还主动联系了拉姆和次珍2 户贫困户,与他们交朋友,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共帮扶解决资金1万余元。
二
在西藏工作,你不仅会被雄伟的高山、圣洁的雪峰、碧澈的蓝天、博大的草原所感染、所陶醉,更让你感动的是这里人民的勤劳、质朴、坦诚、乐观。他们的心灵就像高原湖泊一样清澈、就像高原蓝天一样纯净,与他们交往,你会感知更多的善良、真诚、包容、理解,少了尘世的浮躁,多了内心的平静。
说到在高原上与我结缘最深的人, 不得不提起白玛央金。
我和白玛央金的相识缘于一次不经意间的谈话。刚到墨竹,我和另外两名援藏干部(县委书记严应骏、副县长陈平),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墨竹工卡县所有的乡镇和大大小小的寺庙,还有大部分村庄。对墨竹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都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对困难群众的生活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一天,县教育局负责人告诉我,虽然西藏在各级党委政府关怀下,义务教育已实行“三包”,但部分学生家庭因各种原因生活困难,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学习费用没有着落。我心底萌生了一个想法:在结对资助贫困家庭的同时再资助困难学生,让他们能无忧无虑完成学业, 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出力。我请教育局的同志提供了部分困难学生的名单,详细询问了情况,挑选了一个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并想着在学习生活上尽可能地予以帮助。
这个当时11 岁的小姑娘出生在墨竹工卡县扎雪乡米洛村,有个好听的名字———白玛央金。
父亲去世后,她母亲改嫁,丢下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是白玛央金的唯一亲人, 也是唯一的牵挂。除了简单照料小央金的基本生活之外,奶奶总会在小央金不开心的时候陪着她、安慰她,为她讲述这个古老的村庄里口口相传的故事,還有藏族儿女代代相传的古老神话。对小央金来说,陪奶奶晒晒太阳、与奶奶分享所有的快乐就是学业之外最开心的事了。
决定帮扶白玛央金之后,我去了一下央金的家里。一走进院子,我就止不住心酸,院落中杂草丛生,家中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除了陈旧的柜子和几样生活必需的锅碗瓢盆之外,就别无他物了。看着这一切,看着小央金小小年纪就干裂粗糙的双手和冻得通红的面庞,走出院落的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她, 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一直资助她顺利完成学业,最好是能考上大学。
此后,我多次到小央金的家中, 每次都给她带上生活必需品、学习用品,也为奶奶准备些蔬菜水果。在工作之余,我会主动给小央金的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每次考试之后, 我总要与班主任沟通,对考试成绩进行细致的分析。渐渐地, 小央金和我熟悉起来了,她也没有了刚见面时的那种陌生、恐惧和羞涩了。再后来,她会主动过来请我坐下来,给我讲述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还有那些无人能与她分享的童年趣事。我也很乐意听,因为我感觉到了她对我的信任。
周末休息, 我就会去学校带上小央金,一起前往拉萨,陪她逛逛拉萨的大街小巷, 看看雄伟的布达拉宫。生活在拉萨市辖区的小县城里, 小央金对于拉萨市却几乎是陌生的———平日里能去一下拉萨很快成了小央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平时,我还会请女同事为小央金好好洗个澡, 培养她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督促她做功课,给她辅导作业。我定期给小央金准备生活费, 她平常用的衣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我都会提前准备好。冬天里,给她买厚厚的羽绒服、棉鞋、毛裤等;夏天了, 就买一些她喜欢的有花纹的新式服装。
三
2015 年春节前夕我准备休假,临行之前去看望了一下小央金。和她沟通并经她同意之后,我们约定一同前往南京。对于小央金来说, 这是一次特殊的旅程,这是她第一次走出高原到离家很远的、完全陌生的城市。在飞往南京的班机上,看到她满脸的兴奋和好奇,我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次出行能让她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这对于她以后的生活肯定是有益的。
西藏学生放寒假较早。为了不耽误小央金的学习,也为了让她感受内地的教育教学氛围,到南京后我立即为她联系了南京学校合适的年级, 让她随班听课。2014 年12 月24 日是小央金到南京建康路小学上学的第一天,也是她最难忘的一天。上午10 点, 校园广播中响起了熟悉的《青藏高原》,原来这是学校为欢迎小央金的到来,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后,紧接着召开晨会,建康路小学的校长向全体师生介绍来自雪域高原的小央金,小央金也向学校全体师生作了自我介绍。
随后,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拉着小央金的手,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共同庆祝小央金成为建康路小学的一分子。在小央金随班就读的20 天里, 我和家人轮流照看着她,我的父母乐呵呵地接送她上下学,妻子细心地照顾她的生活和学习, 儿子则睡到书房,腾出自己的房间给小央金。在学校里,小央金的性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开朗了,看着她渐渐与小朋友们熟悉起来,相互交朋友、玩游戏、讲故事,相处得那么融洽,我十分高兴。
学习、作业之余,我带着小央金到夫子庙、中山陵等各处景点游玩,还到南京市最具特色的步行街采购年货。这不仅让小央金切实地体会了一下大城市过年的滋味,更带着她一起感受了浓浓的亲情。后来我还带着小央金去北京参观了她只在书本上见过的天安门, 小家伙高兴坏了。我还带着她参加了亲友家庭活动,亲友们都对这位来自雪域高原的小朋友给予了充分的热情和爱心, 送给她学习用品、玩具整整两大箱。
相处久了,小央金把我当成她的亲人,我也将她看作自己的女儿,感情日益加深。回到墨竹后,我与班主任的电话交流也越来越多。我经常鼓励她好好学习、认真读书,争取以好的成绩考入内地班,考上好大学。小央金的班主任也会主动和我电话联系,将她的困难和生活上的问题及时告诉我。尤其在小央金奶奶不幸因病去世后,我和小央金的班主任之间仿佛达成一致协议———我成了小央金的临时监管人。
帮助小央金是快乐的。2016年7 月,我结束了为期3 年的援藏生涯,返回南京。在我离开前,小央金参加了升学考试,从那以后,我们天各一方。但是,我一直遥相守望着这片生活了三年之久的土地,也一直牵挂着白玛央金, 时时刻刻关注她的健康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我会一如既往地帮助她, 分享她的快乐,一直到她长大成人。我感到这已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小央金未来的负责,她让我的援藏时光多了责任感与温情,我更要让她像所有孩子一樣,幸福成长下去。
在墨竹工卡,还有不少的贫困户,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拉姆一直是低保户,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生活。由于丈夫生前重病,她欠了3 万多元的医药费难以解决,生活举步维艰。她的儿子次仁诺桑因中考迟到未能如愿上高中,准备辍学去砂石厂打工。我听说之后立刻协调学校给次仁诺桑一次复读初三的机会,并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命运。差一点就没法继续接受教育的次仁诺桑最终复读并考上了高中,成绩一直不错。次仁诺桑为此很感激我,每次见到我都像亲人一样。看到他背着书包的样子,再想起当时他准备去砂石厂打工时的落寞,我的内心无疑是欣慰的。
藏族同胞们的热情淳朴让我对这里有了更多的依恋和归属感,尽管我对他们的付出微不足道。回到南京后,每每在电视上看到雪山、圣湖、蓝天澄澈、阳光明媚,我都会不自觉地指着电视上的画面跟家人讲,看,这就是我们那儿。我怎么可能忘记这片高天厚土?怎么可能不怀念其实一直念兹在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