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电影节与生俱来的坚守与选择
2018-09-10龙芊霓
龙芊霓
威尼斯的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柔情与浪漫,水上的桥见证城市兴旺与历史。相比5月星光闪耀的南法,每年夏末初秋的威尼斯看起来似乎不够璀璨。事实上威尼斯的故事从未间断,正随着一条条狭窄的水道不露声色地沉入水底,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之中。
世界电影节的历史从这里起源,诸多电影大师在这里诞生,大量电影新人自这里走出地平线,威尼斯电影节更是成为这座城市的传奇。
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坚守
谈及威尼斯电影节就会说到意大利电影,意大利电影的一个关键词是: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强调电影的记录,主张实景拍摄,把电影从呆板的戏剧性空间中解放出来;喜欢自然光线下的长镜头的运用,尊重客观自然的同时消除导演的主观性;在表现手法上追求淡化戏剧情节,偏重用简单的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这呈现出一种破碎叙事和极度写实的美学风格。
1982年荣膺威尼斯电影节“终身荣誉奖”的意大利编剧柴伐蒂尼曾提出“还我普通人”的口号。可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旨在强调以普通人和日常生活为电影讨论焦点,表现对象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近年金狮奖获奖影片: 2015年委内瑞拉导演洛伦佐·维加斯的《来自远方》,2016年菲律宾导演拉夫·达兹的《离开女人》,以及2017年获奖作品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等。能从这些影片中看到共通的一个特点:都带有或多或少的现实主义风格。
这类影片其实中国观众也很熟悉。例如,贾樟柯就孜孜不倦地聚焦小人物和社会的变迁故事,其作品《山峡好人》是2006年金狮奖获奖作品;而蔡明亮酷爱用长镜头表现人物感情记录,用《爱情万岁》荣获1994年的金狮奖;张艺谋凭借《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获得金狮奖荣誉。除了主竞赛单元,这三位导演还经常活跃于威尼斯其它电影单元,是威尼斯电影节常客。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依然有蔡明亮和张艺谋的亮相。蔡明亮导演携作品《你的脸》入选威尼斯“非竞赛单元”,这已是蔡明亮第8次受邀参与威尼斯进行世界首映。张艺谋的新片《影》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他本人也荣获今年的威尼斯“积家导演荣誉奖”。
威尼斯电影节成立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奠定时期,它的出生背景与新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共生,所以威尼斯电影节选片精髓忠于新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电影节以“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为宗旨,评判标准为“艺术性”。从历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获奖影片中,不难看出威尼斯对于电影的娱乐性口味寡淡,偏好电影的艺术、思考和批判性。或许是一直在坚持为艺术严肃性服务,市场性与艺术性一直难以达到高度统一,威尼斯电影节热度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甚至出现“小弟”多伦多电影节盖过它风头的趋势。
又是一年电影盛宴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似乎是多年沉寂之后的一段高潮。继《爱乐之城》之后,今年达米恩·查泽雷的新作挑战传记题材,《登月第一人》将作为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亮相,并参与主竞赛单元。与之共同入选的还有英国迈克·李的《彼得卢》,美国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宠儿》等作品。今年名导扎堆讓威尼斯热闹了不少。
除此之外今年威尼斯还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罗马》在威尼斯首映。这是继2013年他凭借作品《地心引力》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以来的第一部作品。本来《罗马》已经锁定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席位,但由于电影的全球发行权被Netflix买下,这与戛纳电影节的去年推出的新参赛规则冲突,这部导演打磨近5年的全新作品最终转战威尼斯。
太过文艺气息的电影难以取代商业电影成为市场热宠,不过观众的审美程度在逐渐升高,电影因其独特的文化仪式感在娱乐时代愈发显现出其别致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人在坚守艺术性的基础上也有他们先锋性的一面。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次将VR影片纳入竞赛单元,这是历史上国际主流电影节首次将VR认可为一种全新的电影艺术类别。去年的VR作品《拾梦老人》和《自游》取得小范围的成功。这让不少用VR讲故事的创作者暂时放下摸索时的迷茫,更踏实地用心做好每一部VR作品。
今年由爱奇艺出品的《无主之城VR》,Pinta Studios出品的《烈山氏》以及Sandman Studios出品的《地三仙》也参与了VR主竞赛单元。但想要观看VR影片需要强大的设备支持,VR影片在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制作标准,影厅也还未普及,普通观众想真正感受到VR电影独特的沉浸式体验仍需要时间。
又是一年电影盛宴,今年威尼斯一如既往地向世界传递出渴求优秀新人,挖掘电影艺术的信息。不过,每年各种类型电影作品层出不穷,要想从中淘得真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