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的医疗队”
2018-09-10
这是一群来自中国的医生,这是一份救死扶伤的工作。这份工作,赢得了非洲当地人的尊重。
当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医疗队第一时间“逆行”奔赴疫区。一位接受中国医生救治的塞内加尔女士,为表感激,为自己的孩子取名“中国”。
2017年11月,第18批援助盧旺达医疗队在马萨卡医院移交一批中国援助的医药,和包括麻醉机、手术床、监护仪、麻醉穿刺包、口腔科器械、骨科器械和外科缝合线等在内的卫生器械。马萨卡医院院长乌维泽耶对此非常感激。以往,这座医院的大部分设备均由中国捐赠,这次中国再次向医院捐赠药械。由中国政府援建的马萨卡医院在2009年底动工,2011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是地区最大的医院。而中国援助卢旺达医疗队的队员长驻该院,协助当地医生为民众提供诊疗服务。同时,医疗队还为许多居住在偏远地区患者,提供了登门义诊服务。义诊前,医疗队员还会前往当地的卫生站进行情况调查,按需捐赠药品。
坦桑尼亚的鲁菲吉地区,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疟疾防控试点项目所在地。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来自中国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的36个自然村开展媒介分布和生态习性调查。之后在坦国国家卫生与社会福利部等机构的协作下,分发了5万顶长效蚊帐,并联系中国制药企业以成本价向试点地区供药。如今,该地区的疟疾感染率相比3年前已经下降了80%。
中非医疗合作,正在实现着治病救人、造福非洲的目标。从过去到现在,中非医疗合作,都在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早在1963年中国便派出了第一支援非医疗队前往阿尔及利亚。之后,中国医疗队走进了非洲更多的国家,成为在非洲的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回顾援非初期,中国与非洲均处于医疗器材和药品短缺的阶段。那个时候,中国医疗队便与受援国医护人员一起制作设备和器械,开展临床救治。即便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尽管非洲当地医疗卫生体系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援非医护人员依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政局不稳、战乱频发,物资匮乏、缺水断电,传染病肆虐……很多援非医疗队也面临设备、药械不足的问题,更有队员感染疟疾,在初来之时还面临着无法与患者进行直接语言沟通的障碍。但就像第18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长陆军说的那样,尽管有困难,但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是医疗队的中心任务,“救死扶伤不分国界,我们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中国援非医疗队的足迹已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今天,医疗队员们积极防治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进超声乳化白内障复明、心脏搭桥、内窥镜微创和关节置换手术等先进医疗技术,抗击疟疾,抗击埃博拉,提供免费的复明手术,进行血吸虫病防治试点项目……他们救治了数以亿计非洲患者,也通过临床带教、学术讲座等形式,为非洲培训了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为当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这些来自中国的“白衣使者”,正在践行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精神,他们也被当地人称为“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