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的普惠之道

2018-09-10

家族企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科普惠华为

在今年贵阳的数博会上,华为云提出了普惠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我们说了很多期,那么什么是普惠?

最近买的可口可乐涨价了,从3元涨到了3.5元,每次出国,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日本、美国,还是欠发达国家泰国、老挝,我都感觉当地可口可乐卖得比国内贵很多。可乐的价格已经成为了我“物价一揽子评估体系”中的重要一项,在中国,它依然经典,而且是最便宜最普惠的经典。

国内的电信运营商最近都推出了低价格不限量的流量套餐,在视频媒体、社交平台、手机游戏盛行的今天,各个运营商都开始了资费的厮杀,对比小时候看到父亲用的摩托罗拉“砖头”,以及心痛的话费,现在手机已经成为出行必备品,人们正在享受着全民通信的普惠。

普惠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国家特色,因为普惠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使用,都可以得到实惠,这是这个国家的战略——人民的创造能力,最后会普惠于人民。

普惠的力量

当华为开始拓展全球业务的时候,很多工程师突然发现国外技术厂商通过技术门槛把控着丰厚的利润。同样的描述我当年在思科也听说过,一个以前在思科上海产品中心的同事曾对我抱怨,“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简单组装的lP电话可以卖到那么贵,其实就是一些塑料壳子加上一些电路板的集成。”思科最近在财富500强里的盈利性依然保持在20%左右,而华为的盈利性也就7.1%左右,在当年西方国家还掌握着信息化技术核心的时候,我们的确会发现,国外的产品价格昂贵,而且很多让使用者高不可攀。

10年前我在思科工作,记得那个时候思科已经有非常好的网络办公技术了,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就是网真(TelePresence) -高质量的视频通话系统。当我开始用网真与全球的思科同事们开会,感觉我身处未来。当你进入网真会议室,坐到网真会议的半个桌子前,你会发现你面前有三个拼接成弧形的屏幕,不同国家的同事同步出现在里面,真实的样子,同步的声音,并且他们那边也有半个会议桌,感觉就像在同一个桌前开会一样,逼真现场的效果让你完全感觉不到其实并非面对面。超高清后面的大数据压缩和网络快速稳定传输才能保证这样的体验,这在10年前,个人感觉是一个完全颠覆性的技术,因为这可以节省大量的公司出差需求,除了节省时间,也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如同哆啦A梦的任意门。

思科是鼓励员工在家办工( work from home)的,甚至很多时候我美国的老板都不太愿意我们来办公室上班,因为要算工位费。平时我利用Webex和美国女同事开会的时候,总是被婴儿的哭声打断,哦,原来她们还在家带小孩。思科当年的公司愿景是创建一个人性化的网络(The HumanNetwork),而能支撑这个梦想实现的,就是如同网真这样的网络技术。还记得有一次在成都香格里拉12层的思科办公室里,我突然看到以前大学的书记前来拜访,希望能采购思科的网真用于远程教学,闲聊中我得知他们刚准备在美国和中国三亚策划两所大学分校,我相信这种逼真的会议系统能够完全保证远程教育绝佳的教学体验。但不幸的是我后来听说这个项目学校放弃了,因为思科网真设备高昂的价格。

我一直觉得思科在商业模式上创新乏力,这个技术如果在每个城市设置一个固定网真会议站点(TelePresenceHub),然后通过按照次数使用或服务的方式进行付费,那可能现在市场上就无法再看到其他会议系统厂商的身影了。在网络技术界,大多数人都觉得思科的设备很贵,记得我在参加思科工程师认证培训的时候,很多实验路由器都是买的二手,但是价格仍旧不菲。甚至后面还出现一些公司专门经营思科二手设备的交易,赚了很多钱。思科在互联网创造了很多标准、规则以及模式,值得尊敬,但是华为、中兴这些公司的进入,让整个互联网变得亲民了许多,平民化的价格,可靠的质量,让互联网迅速推展开来。很多时候,我在思考技术的伟大,如果说西方更加注重技术创造,而中国则更加注重技术的推广和规模化,这正是全球化资源使用的特点。

普惠的力量总会颠覆高傲的技术引领者,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胜利就是一个例子,后来日本的索尼、松下、佳能拿着柯达发明的数码照相技术大放普惠之光,我个人觉得华为手机最好的地方就是让普通大众通过手机都用上了徕卡。

而互联网公司更是把普惠做到了极致,360免费杀毒的普惠,小米高性价比智慧家庭的普惠,阿里网上淘宝的普惠,甚至腾讯的QQ、微信、手机支付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得到了便利的實惠。利用快速普惠的力量,完全拥抱用户(平民而非高高在上的贵族),然后利用他们对于自己的拥护“干掉”那些上层高傲的技术发明者,在行业里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变革,这正是很多科技公司的使命,也是现在普惠力量下的繁荣之道。

普惠的价值观仿佛把这个世界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依靠自己的伟大发明,找到一个刚需,不断经营这个刚需,丰富这个需求,运营这个需求,慢慢来让自己在这个行业活得精致、高傲,变成贵族。另一类,是进入一个行业,学习、模仿别人,然后找到几个突破点,降低价格,甚至免费,让大众都能使用,拥抱消费者,拥抱资本,变成“破坏者”。

很多朋友向我抱怨,最近很少能在附近找到可用的摩拜单车了,新闻里也充斥着ofo高管离职的新闻,显然,那些充当行业破坏者的普惠不是奔着普度众生来的,事实告诉投资者,他们已经变现。

普惠的人工智能

前些日子我受邀参加了2018年的微软AlInnovate大会,入场排队处人山人海,感觉堪比喜茶,不过在会上我也看到了微软展示的Al软硬产品和能力,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冰聊天机器人,支持多人对话的Al会议系统,以及边缘计算IoT Edge。我们可以看到微软在这几年已经开始逐步把自己的Al研究能力云化,希望通过企业级人工智能云生态形成未来更多的非操作系统性收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提供生产水需要的能力”。

像这样专注在人工智能基础能力构建的模式,并非微软一家,IBM也很早就把人工智能服务放在了IBM Cloud(之前叫做IBMBlueMix)上。还记得IBM最早推出的IBMDSX——基于数据科学家算法开发的平台,把整个建模工程搬到了云上,提供给数据科学家协同使用,平台上不仅仅包含了所有需要用到的算法,并且还包含了一些旧M独特的模型,甚至Watson的一些人工智能能力,也能供特定场景使用。后来亚马逊、微软、谷歌都有了类似的算法开发服务平台,并且微软也在自己的云平台上加入了认知服务。

另外,在人工智能平台化这个领域,谷歌越来越像个“破坏者”的形象了,在主营业务搜索几乎垄断的情况下,开始推出大量免费的、开源的人工智能服务,希望由此来构建自己的生态,这说明谷歌看中的是长期利润,希望找到下一个盈利点。但是,像IBM这样的老牌公司已经把整个战略和公司重心转移到这个领域,这是他们未来的盈利来源,因此很难免费,更想人工智能变现,因此两个公司采用了完全不同的Al推广策略,也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在其周围,这就是这个世界现在Al生态的真相。在旧M的最后一年,我有幸参与到IBM的机器学习平台DSX的技术推广工作中。

“我不太喜欢IBM做的人工智能,这个圈子里都不谈IBM。”一个名牌大学里的博士生告诉我。

“为什么?你需要的技术DSX里都有啊,而且还自带很多自己专利的模型。”我说道。

“因为,感觉很贵。”

很多时候,这也是一种传统生意的无奈,当用户习惯了免费的知识产品以后,你很难再让他们认可收费。新兴的IT公司利用用户免费不断地构建着未来的故事,并且这种故事还真有可能变成现实,这种模式仿佛已经成为了挑战技术权威的一种常态。更可怕的是,今天曾经依靠平民普惠起家的公司已经变成了巨头,而且还在支持和加剧这样的模式变革。搜索起家的谷歌就是一个典型,虽然谷歌还未进入到中国,但它构建起来的Al帝国影响力已经深入中国每位人工智能研究者的心-AlphaGo的品牌效应,创建TensorFlow开源的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收购前沿人工智能企业DeepMind,战略上转入AIFirst,甚至包括把华人科学家李飞飞收入麾下。但是,你慢慢会发现,这些看起来非常美的辉煌事件其实都是在烧钱。从收入来讲,谷歌到今天依然就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搜索广告公司。

随着这些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普惠的投入,大量低成本的人工智能能力平台会相继出现,形成破坏力,这一方面会大大打压那些Al能力构建的初创公司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在慢慢地积攒着自己在未来发展路上的用户。这样的巨头在中国也有,腾讯就是一个典型,它本质上是一家手机游戏公司,但是却用腾讯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以及社交来表达自己的未来之路,因为在外国专业投资者看来,这样的公司很美。

刚到华为的时候,我其实表达过不赞成华为投钱做人工智能的能力平台,因为这个领域还在烧钱,而且,在那些富豪IT巨头重仓的情况下,未来的竞争应该异常激烈,我更赞成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能力环境快速地构建出属于自己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而这个才是人工智能未来角逐的立命之本。如果说那些巨头利用“裸奔”的Al能力吸引了生态,创造了普惠价值,那么华为的人工智能普惠应该是通过华为的每一个产品和服务抵达给用户和企业的,这才是华为人工智能的普惠价值。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可悲的是这个世界“少数需要服从多数”。

智能普惠引发的反思

一次咖啡闲聊,华为服务的一位资深架构师忆起了当年无线通信行业的盛况,那个时候就读通信专业是每个高考学生的梦想,分数高得出奇,毕业以后大多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等世界一流通讯公司工作,品着现磨黑咖啡,待在得过国际建筑设计大奖的办公楼里,享受着公司高利润带来的高福利,还受着周围同学的羡慕和尊敬。甚至在互联网领域,我当年在考思科工程师全球认证的时候,培训的老师每次都会提到思科CCIE望尘莫及的业界薪水,梦想着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业界的工程师巨人,于是这些成功的励志故事不断地督促着台下的我们在工程师认证之路上一路向前,把玩交换机,配置路由器。但是10年过后,一切仿佛变了,记得年初电信来我公寓配通网络,上门的是一个30出头的网络工程师,大冬天却满身是汗,背着工具包,换了鞋套,在不到半个小时内调通了我家的网络,装上了光纤路由器,马上还要赶去另一用户,短暂交流,我才知道他当年也考过思科的全球网络工程师认证。这次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对象是知识领域的专家,当普惠的力量加速的时候,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也需要快速地找到新的位置,这是一个与机器赛跑的年代。

上个月到汇丰拜访,我发现整个公司充满了人力成本的忧虑,其实这样的变革我在澳新银行工作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对于人力成本的控制和担心,已经成为了金融行業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下人性最大的冲突和未来战略会考虑的常态。像汇丰、摩根士丹利这些公司都是当年财经院校毕业生的梦想之地,如今已经完全败在了腾讯、阿里、华为的高薪之下。在那些充当行业颠覆者使命的公司里,你经常会听到诸如“压力”“赛马机制”“加班”“只看结果”“末尾淘汰”“ROI”等词语,大量的人才因为钱涌入这些颠覆企业,然后在这些公司普惠文化下加速着这个时代的奋斗节奏,仿佛这个时代不再相信天赋,不再相信创造者,人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信徒膜拜在这些努力的、粗暴的模仿者脚下。

我的一个90后侄女在绘画上很有天赋,一天她告诉我她毅然辞掉了成都一家蓬勃新颖的动漫公司的工作要去深圳的腾讯,那时,我才知道腾讯在她们那些90后的圈子里光环已经非常耀眼了,然后她举家搬迁,心怀期待。但是3个月后,她告诉我她回了成都,腾讯不适合她。没错,大量的人才进入这些公司,又有大量的人离开这些公司,通过高频的流动性,贪婪地追求着增长率,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全球经济信心开始慢慢从西方挪到东方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游戏规则变得异常简单,客户只认金钱的回报,公司也只追求金钱的回报,个人也需要金钱带来的价值体现,这个世界仿佛由于科技的普惠日益变得粗俗,而且急功近利。

记得在去年《家族企业》杂志的年会上,我发表了一个演讲,提到:科技主张的“创新”驱动的经济还有个孪生兄弟,它的名字叫“怀旧”,怀旧其实依然能带来经济的增长,并且更加的人性化,只是在这个时代,在今天,很多人都忙得忘了。假如今天的世界已经随处可见用机器人自动化营业的餐馆,餐饭非常便宜,但是你突然发现,你的CBD办公楼街对面,开了一家意大利披萨店,而且是由一家意大利移民亲手做的,只是比较贵一点,试问,今天中午你的午餐选择是什么?

我认为,人工智能带来的普惠,会让这个未来的世界变得更有想象力,出现的问题也更有意思。这也是我个人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这个领域研究的原因。

猜你喜欢

思科普惠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华为:畅享8系列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思科新一代防火墙帮助客户实现全数字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