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预设,完美生成

2018-09-08王梅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预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梅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其本身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有无数种可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迎来全面改革,课堂作为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应该焕发生命活力。因此,要打破传统,创新引导,让语文课堂少一些单调、乏味的预设,多一些精彩、鲜活的生成。本文就结合实例从课堂教学出发,具体阐述初中语文阅读中预设与生成,探究其相互关系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预设 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由此可见,预设之于生成是铺垫,而生成则是预设的升华,这强调的是教学智慧。在实际教学中,我会充分运用学生学习资源,在科学预设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让其在无形中受到感染,进而自主探究,个性解读,实现完美生成,落实课堂目标。

一、预设——科学设计,合理开展

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以及安排,在课堂上,教师会按照课前的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在结果上,学生会获得预期的发展。为了促进生成,有效的预设是必须的,那么如何实现科学预设呢?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和学生两方面展开分析,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以此促进教学推进,激活学生思维。

首先,有效的预设来源于我们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要做到深、透、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资料,但是在借鉴之外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过分依赖资料,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一般,我在备课时,先不看资料,自己认真阅读三至五遍,将重难点圈画出来,这样就能更清楚理解阅读障碍,以便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我会查阅各种资料,并时刻关注文学界的心动态,将文本与实际结合,在拓宽自身认知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信心,这样就能让文本解读更深刻,有利于师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对文本的误读,以致于教学目标发生偏差,进而脱离文本,游离发展。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等,结合实际,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在现实基础上为学生設计教学,充分突出其主体作用,给其提供丰富、多元的活动,借助预设能引导其多角度考虑问题,迎合学生心理需要、情感需求、知识发展。具体设计时,就要经常性地自问:学生已知的是什么?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需要补充什么内容?以此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认知。

通过这样的预设,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不仅突破传统,避免了枯燥单一的学习,还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迈向目标,不断提升能力,落实教学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成——巧妙设计,完美呈现

所谓“生成”,在课堂上,就是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原有的设计;在效果上,就是在预期之内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科学预设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完美的生成呢?这不仅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智慧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立足教材,结合实际,创新引导学生,充分激活思维,让其在兴趣驱动下积极探究,主动思考。

(一)关注学生需求,捕捉课堂精彩

在教学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内容后提出疑问,由此展开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男孩马上举手了,一脸纠结:

生1:老师,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后一段应该去掉?

师:为什么?

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学生还没有读多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急忙引导。

生1:和文章的内容很不协调,之前的内容给我们呈现的是松鼠是漂亮、温驯、很乖巧的小动物,不禁让人心生怜爱。可是,文章最后却说:“小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他们的肉可以吃,尾巴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就让人觉得很别扭。

我恍然大悟,觉得学生这个问题好极了,随即改变教学思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引导:

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呢?也觉得这是文章不和谐的音符吗?

生1:我也觉得不和谐,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关爱动物,保护动物”这在单元开篇中提到了,所以这种杀害动物,取之为己用的观念是不对的。

生2:我觉得是符合的,因为联系写作背景,18世纪还没有环保意识,作者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的

生3:以上同学的观点我都不赞成,这篇课文时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最后说明松鼠用途,加深读者对松鼠的了解,让文章结构更严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其展开,“教”其实就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落到实处,充分关注学生需求,鼓励其质疑,让其在思考、探究中获得思维提升。

(二)鼓励多元解读,实现升华感悟

在讲解贾平凹的《月迹》一课时,我就围绕“月亮”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阅读,之后发问:

师:贾平凹的弟弟认为月亮是“我们”要的,贾平凹认为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中的印章,那么你们认为月亮是什么?

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由此展开积极讨论:

生1:月亮是浓浓的思念。

生2:月亮是天真孩子的愿望。

生3:月亮是看得见摸不到的美。

……

师:说得真好!月亮真美,承载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还会是什么?

生4:月亮还是个期盼。

……

由此,学生在正式阅读之前,便对“月亮”有了各种遐想,这不仅与文本主题不谋而合,还促进了阅读思考,为深入的思考探究奠定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充分肯定,然学生的思维无限延伸。

总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预设和生成,预设与生成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精心设计,灵活引导,借助“预设”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善预设,以此实现完美统一,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预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