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站着讲不如坐着谈
2018-09-08陈广禄
陈广禄
语文素来就是工具书,是知识殿堂的础石与基柱。因此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素养,重视文化传承,促进各类未来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核心目标价值既不应该仅仅刻意教案本上面面俱到的完美,也不应该是教师讲解得如何精彩纷呈,而是更应该着眼于吻合于具体学情、有助服务于学生的个性成长和长远发展。本文就《劝学》一文尝试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现整理成文。
一、语文教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师要客观地面对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据此,要尽可能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
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快乐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这句话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生的教师和学生都很适宜的。14级综高电子2班是我校基础教学部电子专业按照中考成绩计划录取一个班级后的后补班级,班级人数较少,22名学生,因为多数的学生努力挤进了师生、家长眼中所谓好班的电子1班,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和人数都呈现出跷跷板的状态(笔者兼带14级综高机电1班语文,即机电专业的好班,两厢可以类似比较得知)。2班的学生不可回避地要被动地承受学习知识的困境和世俗眼光的压力,这是他们三年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该班学生整体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令我担忧,年轻的班主任经过一年半载地努力,但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并无明显转机。此后,班主任似乎也无可奈何地“以时间换空间”的理念来进行维稳。笔者就是这样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着劝诫学生不能整天介地白日昏昏欲睡、黑夜沉迷手机的教育工作,因为实在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学生恍恍惚惚地失去对个人理想和人生目标的追求,把自己的桃李年华如此浑浑噩噩地虚掷。
我进入课堂,一般没有“上课”,“起立,敬礼”,“坐下”师生见面礼的俗套
模式;我的课堂上,如果有学生迟到或是有事(举手示意)进出教室,也都是免去“报告”“进来”的繁琐,只要求他们静悄悄地从前后门(最好是后门)进出,安静是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最需要的基本尊重。当新授《劝学》一课时,我如常进入教室,但却将教案和教参都搁置讲台上,只拿了教本在手。“突然生成”地布置任务:男生动作轻巧一点把课桌搬排成一个长方形,女生端放好座椅,这一工作快速完成。我也端了教室里一张多余的座椅,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这两节语文课,我异想天开地模仿起孔子师生“侍坐言志”形式进行“围坐谈学”的教学活动,因为此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既然是劝勉学生学习的课文教授,就自然不能囿于课本,死板教条地来逐字逐句讲析,自认为尝试这种自创的“围坐谈学”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机电1班47名学生,一是不便如此操作,二是该班班风正、学风浓,也无需如此运作)。老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俯视,学生也没有端坐仰视,师生间是彼此靠近地平视,这样更能放松学生正襟危坐的心理,利于我们师生轻松地进行“关于学习”话题的讨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怎样学习——方法与态度的问题)。
教师走下讲台,坐进学生群体中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属于非常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记忆尤其深刻。记得后来偶遇学校教管处某位领导,他在闲聊中透露在有一次学期结束前组织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我所任教的这个班级学生给我打的是满分,且解释的理由其中一条就是“语文老师能坐在我们学生的座位上和我们谈学习,很新奇也很深刻”,这也令他记忆很清晰。
二、语文教育教学要尊重于学生自我认知的,教师要客观地面对并分析学生的质疑或答复,据此,要尽可能在课前周全预设,课时重导轻教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一种“理解型”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不是很高,应试性很强。笔者认为,这其实还是因为教师“教”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思考、研讨课堂教学。服務于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每一次质疑或答复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源头活水”的广博知识,也要有临场发挥的智慧和技巧,当然,更少不了课前的周全预设,课时的重导轻教。只有把学生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考虑全面、透彻,才能更有效地驾驭课堂,掌控课堂的教学节奏。
比如教学《劝学》一课,我不局限于课本段落层次的安排,而是根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抛出“你认为作为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应该怎样?我们每个人在上小学、初中和现在中专单招班的学习态度有没有变化?为什么?”“我们在学习各个科目的方法一样吗?你能将你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我们大家吗?”“我们为什么要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整天仰观黑板、俯瞰书本地学习,而不是应该潇洒自由地任逍遥?”这样3个问题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们直接按照现成的座位顺序划分3个小组,我也将自己划分到第三小组,因为这一组有两三位“上课颠头睡,下课抱手机”的后进生,我也很想听听他们说说上课睡觉、下课玩手机的原因。每个小组员都拿出一张“中小学生课堂练习纸”开始埋头写本小组的问题,也鼓励学生可以就另外两个小组所感兴趣的问题谈一谈。两三分钟过后,要求每个小组自主推荐一名小组长将本小组成员的参考答案以匿名方式去同存异地整理出来,再请小组长一一读出来共享。有的同学说“我上高一的时候是很认真的,但经过努力后总是学不上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同学说“我的学习方法就是做笔记,但缺少及时整理,所以学得并不好”;有的同学说“我自己其实也知道上课瞌睡不对,可自己好像没有了学习目标,即使有也是镜中花月,可见不可有,可想不可求”。既同意腼腆的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发言,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些紧张心理,也鼓励外向学生站起来或是到讲台上声情并茂的讲演。尽管大多数学生发言蜻蜓点水,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但老师一个点赞的细微肢体动作、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断续的及时言语补充都将给学生莫大的抚慰。我也座谈自己作学生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还谈到在学途中的迷茫,也因为写过《厌学之谈》的作文而被罚站办公室半天。在大家自然流露信任的笑容之余,请他们翻开书本,我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一遍。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手边的“单招导航”辅导资料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比较一下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认识“学习”这一课题,我们又应该怎样认识、树立什么样的学习观才是正确的。
我深信,教师要把自己打造成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而不是讲台表演者,是既定和新生问题的探讨参与者而不仅仅就是既定设疑的解答者,是学生主体求知解惑的引导者而不是喂食饲料的饲养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