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声誉受损我们都是受害者
2018-09-08冯善书
冯善书
对搞评论的人来说,收藏圈从不缺少话题。不过,201 7年由贵州警方侦破的那起席卷全国的书画制假贩假案件,说起来却有点沉重。
沉重到什么程度?有拍卖行的朋友跟我感慨,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细想之,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突飞猛进的近二十多年来,“假拍”和“拍假”一直与这个数百亿体量的细分行业如影随行。拍卖行作为二级市场的垄断者,甚至也是一级市场的主力参与者,靠着买卖两头吃的居间业务,早已经在这个高烧不退的行业里边赚得盆满钵满,何曾想过会遭遇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
不可否认,过去二十年国内艺术品市场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与拍卖企业的强势引领和大力培育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回到作假的问题上来,我们还是得一分为二地看。对受过伤害上过当的买家群体来说,作假泛滥无疑是一种困扰,一潭浑水。但对于那些把作假当饭碗的利益集团来说,这一潭浑水摇身一变就成了生存屏障。我国有句老话,水至清则无鱼。一个充满机会的市场,不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吗?
贵州特大书画造假贩假案的曝光,与其说是给一大批鼠头鼠脑的投机分子敲响了警钟,还不如说是给那些曾经长期认为“金钱至上、知识无用”、坚信自己几年收回来的一屋子都是国宝的土豪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真正看清了艺术品拍卖这个黑屋子。怪不得有拍卖界人士把气撒到了历来就爱凑热闹的新闻媒体身上,说你们把拍卖市场说得这么不堪,以后还有谁敢来这里买东西。似乎在公安部这一轮的亮剑行动中,拍卖行倒成了受害者。
说到受害者,最可怜的莫过于那些拿着真金白银与朋友一起进场买东西的人。有些人,甚至还搞不清楚里边的游戏规则,就已经把荷包里的银子输掉了一大半。让人更为痛心的是,有些人输了钱还不算,搞得最后连对市场的最基本信任也丧失了。特别是那些跟着知名鉴定家一起进场、最后一头栽到坑里的人。当整个行业的声誉受损,所有的参与者都可能是受害者。
在一连串的造假和贩假事件中,掌握着鉴定权的人可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新华社报道,在贵州案里边,一位来自北京书画圈的“名人”汪某,就是“善用”书画鉴定家身份给有钱人挖抗的“大鳄”。那87幅名家赝作,即出自此人之手。而另有一些画家的亲属,出于利益捆绑或受骗的原因,也在为赝作的高价成交推波助澜。对于名家书画的真伪,到底应该由谁说了算?事实上,几年前书画圈围绕《功甫帖》的真伪吵得不可开交时,我便在善言斋專栏就这个问题作过深入讨论。就目前的科学条件来说,仪器很难单独对一件未曾备案过的书画作品的真假作出决定性的判断,因而基于专业知识和审美经验的眼力鉴定成为最常见的一种判断方式。
可以想见,随着贵州案的曝光,收藏圈对真伪鉴定权的争夺也将进入白热化。在没有一种力量能够以绝对优势压倒其他力量之前,我们还是不要忘记老祖宗说过的那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每一个行业,利益的不平均分配,都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这样一来,总有尚未受到利益污染的一方说出真话,你能否买到真货,就看有没有接受真实意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