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与江浙沪产业创新环节的比较研究

2018-09-08王彦长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江浙沪皖江发展

王彦长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一、有关江浙沪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全球经济发展走过的路程显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顺应市场形势,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确保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1]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竞争力的提升,都必须要持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指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创新方面,江浙沪一直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他们一直引领全国的产业发展走向,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学者们对江浙沪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纷纷从不同视角对江浙沪进行剖析,总是期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智慧和启迪。

魏江(2000)认为,当企业或城市之间的竞争达到高级程度,就会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它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认为,江浙沪在国际竞争方面也存在不少劣势,必须有强烈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看到各自的兴奋点。[2]李小钟、张小蒂(2005)在研究江浙沪技术创新时认为,区域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效率,效率大小已经远超技术本身,涵盖了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3]江海宁、陆玉麒(2008)认为在城市功能运动中,要强调扩散与集聚的作用,并研究江浙沪各中心城市的扩散——集聚能力以江浙沪各城市从业人员数量为研究标的,分析出各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动能,从而对各中心城市进行战略定位。[4]周凯、蔡瑞林、王彦(2012)从城市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中心城市职能指数等维度,研究认为打造上海为全国城市群的极核,打造杭州、南京、宁波三个次中心都市圈,培育苏锡常城市走廊,由此构建一个“一核二翼九带”的江浙沪城市群,引领全国产业创新。推动了全国经济指数不断提升。[5]盛业、孙津(2013)在研究浙、粤、苏、京、沪五省市时,选择各地产业创新政策的内容和力度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指出政策目标得分和政策措施得分江浙沪都走在五省市的前列。[6]张其仔(2014)在探讨中国能否成功地实现雁阵式产业升级时指出,我国中西部在承接江浙沪等地区产业转移时,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的战略式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7]肖林(2016)在研究上海产业创新时认为,创新范式正向共生创新转变,不同区域互补性加强。[8]季小立、浦玉忠(2017)在研究江苏创新发展时认为,知识或技术积累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9]综上所述,江浙沪在产业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视,皖江城市带的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必须要与之比差距,量距离,通过比较来寻找对接的风口,才能达到交融式的共同发展和壮大。

二、江浙沪产业创新特征

(一)产业创新思路清晰

江浙沪的产业发展规划较早,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起点高,这得益于江浙沪的市场化进程走在全国的前列,江浙沪的创业者们对市场密码的破译早于中西部,更早于皖江城市带。产业创新思路清晰,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排序较前(樊纲等,2003),创新思路打开,市场化机制的领先,使得技术外溢有了更好的依托,人才柔性流动较早,通过市场购买“脑袋”,技术创新有了土壤,创新程度有了大幅提高。江浙沪由早期工业发展中的“快状经济”发展为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也较早,产业抱团发展、如同产业航母开进市场,威力可想而知。在产业集群内部含有大量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可以说都是创新主体。加上联动和集群的优势,这里的企业创新比单个企业的创新威力更大,效果更好。

(二)产业创新路径优化

一方面因为江浙沪等地的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市场机制领先,各项政策和制度兑现较早,激活了创新资源。另一方面,江浙沪始终处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线,长期与对手在高层次竞争中较量,自身也在不断成长与壮大。目前,在上海,一批新的创新产业正在发挥新的威力: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估计推广超过10万辆。同时,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和制造基地,产量占全国1/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之城”。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占得先机。前不久,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个央企科创与新兴产业项目落户上海,其中就有中核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创新中心和一些智能制造项目。使上海的产业发展后劲大增。

(三)产业创新方法科学

江浙沪在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时,筹思远谋,方法科学,各城市充满磁力中心城区和郊区各有战略空间,中心城区是金融和贸易的战略空间,郊区是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空间。经济发展的内涵质量较高,在上海,服务业在上海经济中占比约为70%,其中,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60%以上。在南京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58.4%,领跑全省。在杭州,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61.2%,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后,又一个超过发达国家60%标准线的城市。

第三方支付,上海占全国约1/3。大宗商品在线交易,上海占全国约1/2。2016年6月,上海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约,在青浦区建设新的研发中心,双方在物联网、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合作。上海有决心、有行动,上海的发展平台四面铺开,东有浦东的张江科学城,西有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北有宝山新材料产业基地,南有奉贤的东方美谷和大健康产业。2017年6月,上海市政府在《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了许多大手笔。未来五年,新经济一定要成为增长新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求一定要占全市生产总值2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一定要占服务业增加值三分之二左右,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引领全国创新发展新高地。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多功能融合、高附加值的都市现代农业。推进资源链开放、产业链培育、创新链突破,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力争有核心零部件、核心工艺的产业化突破,创新智能智造应用模式。

三、皖江城市带与江浙沪在产业创新方面的差距

(一)产业创新理念和创新动机欠强

皖江城市带近年来的产业发展与江浙沪相比差距不小,这个差距不是在现实距离上,而是在思想上、在思维方式上。思维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行为的不同,正如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所说,创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中的短板是最大的短板。我们在产业发展上一定要把江浙沪的产业发展水平作为皖江城市带发展的标杆。在皖江城市带,一个致命的理念就是小富即安思想浓厚。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从自身纵向比,成绩确实是可观的,但横向比,与江浙沪的发展速度比,那就出现明显的差距了。除了创新理念不新以外,还有就是创新动机不强。目前的产业创新都是靠政府的政策推动,这是可以的,但是不如市场倒逼来得强烈,没有来自产业发展强烈的创新动机。当然各种创新要素的投入,成本很大,有可能失败,有一定的风险,怕风险、怕担责任,也是发展不力的一个桎梏。

(二)产业创新实力和产业创新能力优势不明显

皖江城市带技术力量不强,优秀技术人才少,这是客观原因,地理位置比不上江浙沪。产业设备落后,工艺落后,工艺不足以支持创新是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的桎梏。另外,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科技人才严重不足,一般来说,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企业,其科技人员的比例要在15%以上。例如,杭州东方通信科技人员比例为67%,阿里巴巴科技人员的比例达90%。缺乏发展后劲的企业,其科技人员的比例都比较低。同时,在科技企业人员比例偏低的情况下,还有不少科技人员转岗到管理岗位上,更加减少了科技人员的支撑力度。我们再看看新增企业数量这个指标。我们以2016年各地新增企业开户数量对比,如下图,从图1①中可以看出一个江浙沪与安徽新开户企业的对比数,安徽全省2016年新增企业14.4万家,数量明显偏少,浙江省新增95.8万家,江苏省新增50.1万家,江苏省2016年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373家。上海市新增企业39.6万家。从这里也可以比较出皖江城市带创新创业氛围要进一步出台举措,提升创新动力。

图1 江浙沪与安徽省2016年新增企业数对比①

(三)产业创新路径欠妥,产业链上相对弱势

在产业链上,皖江城市带多年来在中下游游荡,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没有深度吃透中央选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意图,多年来,一直在做承接一般性的承接转移,少有深度融合式的深度承接,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确保在与江浙沪产业对接中的创新路径能充分利用,并要保持发展中的永久通畅。皖江城市带在产业链上相对弱势,承接转移的产业项目,大都是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这种现象要改变,否则产业发展永远处于滞后状态,更无从谈产业创新发展。

(四)产业创新环境氛围和创新激情浓郁度欠佳

在创新环境中,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在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营造出充分的创新环境。在创新环境方面,一个城市的众创空间数量是一个很好的考察指标,我们再从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和皖江城市带主要城市的众创空间数量进行对比,如图1。

本文在皖江城市带中重点选择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这四座城市,因为在皖江城市带中这四座城市是发动机,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所以更具代表性,众创空间的数量多少能充分反映一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但从图2②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杭州、南京的众创空间家数远远超过皖江城市带任一城市。上海有500家众创空间,杭州有75家,南京有162家,合肥有49家,马鞍山有24家,芜湖有20家,铜陵有13家。其中欢乐芜湖众创空间是安徽省首个以互联网、游戏动漫为主题的空间,占地1200平方米,有开放式的“联合办公”平台与公共培训区、有路演展示、电子竞技、创业大赛、创梦剧场等,旨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安徽全省众创空间数量截止到2017年1月,共有218家,而合肥和马鞍山、芜湖、铜陵在一起就达106家,占全省的48.62%,可见这四座城市在安徽省的份量。在杭州,浙江青年众创空间、新势力创业营、创梦空间、纵贯合一等一大批众创空间影响力大,他们坚持贯彻“勤奋、开心、创新”的企业精神,创造了积极的创业氛围与创业文化。他们为企业的全流程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提供创业辅导及资源对接活动和创投基金一对一活动,效果显著。

图2 皖江主要城市与江浙沪主要城市众创空间数量对比②

四、皖江城市带与江浙沪在产业创新环节交融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创新先进理念的融入,从高起点上奋起直追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已有多年,承接产业转移与深度融入江浙沪还是有区别的。承接产业转移,可以说是机器搬家,制造业挪地。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增加了制造业,GDP上来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产业创新先进理念要全面融入江浙沪,这才是重点,才能使理念和思想上档次,从产业创新理念上深度融入,才能从高起点上奋起直追。在产业创新先进理念上的融入,就要加强与江浙沪的对接,加强政府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深度交流,每月开产业创新沙龙、每年有产业创新年会等,让思想互融,让理念互融,才能跟上江浙沪的发展节奏。皖江城市带要成为安徽省全省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抢占创新制高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积极培育“制造+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促进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

(二)产业发展优质路径的融入,从产业链的上游开始深度磨合

要加强皖江城市带各种“力”的汇聚,提升创新集聚力,强化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各流汇聚完成集聚功能。皖江城市带各大城市要细分江浙沪地区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特点,从中寻找对接口,从而达到融入的目的。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在引进项目中,以引进项目团队转化创业、以领军企业和高等院校人才溢出创业等手段增加产业发展更多的路径和渠道。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只有快速融入江浙沪,方能迅速长大。皖江城市带应紧紧抓住江浙沪制造业腾笼换鸟和调整升级的契机,紧紧把握江浙沪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大范围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寻找深度融入的机会,在巩固提高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协作水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配套协作关系,进一步拓展为江浙沪新产业的配套基地、扩散新产业的协作基地、高新产业的中试、加工基地。从而全面带动安徽省全省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皖江城市带在行动,2017年9月14日,合肥市与腾讯公司签约构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在创新人才集聚方面,皖江城市带相继有大手笔战略,铜陵市推出吸引创新人才举措,博士来铜陵市工作,提供免费的住房和资金补贴。推动“三重一创”建设,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芜湖市也不甘示弱,筑巢引凤,目前在芜湖服务的院士达29人、高层次人才团队239个。构筑了大批以哈特机器人研究院为代表的研发平台,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正在培育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机器人、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通用航空产业先后进入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支持行列。

(三)产业创新优化环境的融入,从产业价值链上全面对接

皖江城市带要以江浙沪为蓝本,加快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交融链接、对接共荣。皖江城市带战略性产业基本布局是:合肥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和生物方面;芜湖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方面;铜陵在现代物流、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方面;马鞍山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光源、生物医药等方面;滁州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各地要切实把握好资源共享、强化交流,促进创新。[10]皖江城市带要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侧重开展创新创意、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注重提升创业者综合素质,提供高效的创业服务,发挥各路资本的助推作用,推动更多创新创业项目在皖江城市带实现产业化。鼓励优质企业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激活内部创业潜力,推动生产要素重新高效组合,促进产业组织模式向“众筹”、“众包”等平台经济转变。有效沟通江浙沪地区和产业前沿的金融服务渠道,努力将投资向产业前端延伸。从产业价值链上对接,才是真正的对接,从产业价值链上融入,才是真正的融入。如果说创新是个风口,那么站在这个风口的整个产业链都能飞起来。

注释:

①资料来源:http://www.zj.gov.cn.浙江省人民政府网,2017.2.24,《2016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hanghai.gov.cn.中国上海政府网,2017.3.2,《2016 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jsnews.jschina.com.cn.中国江苏网,2017.2.25,《2016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ah.gov.cn.安徽省人民政府网,2017.2.24,《201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资料来源:http://www.zj.gov.cn. 浙江省人民政府网,2017.2.24,《2016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hanghai.gov.cn.中国上海政府网,2017.3.2,《2016 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jsnews.jschina.com.cn.中国江苏网,2017.2.25,《2016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ah.gov.cn.安徽省人民政府网,2017.2.24,《2016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猜你喜欢

江浙沪皖江发展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江浙沪儿童面临塑化剂暴露风险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基于MODIS数据的江浙沪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