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抢走就业岗位,还是创造就业机会?
2018-09-07李亢
李亢
一、人工智能创造就业效应显著
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将对就业结构、就业形态、就业质量及就业制度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在我国,随着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劳动力供给速度趋缓,“招工难”现象逐渐凸显,人工智能带动的“机器换人”成为缓解用工紧张的有效途径,进而催生出许多新的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一)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新兴就业机会不断涌现
一是大量新的技术研发等岗位产生。
二是部门传统行业被细分、升级和融合,出现新的行业。
三是人工智能应用使人们劳动时间减少、收入提高,有更多闲暇时间购物、旅游、娱乐等,由此促进相关服务行业发展。
据工信部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达700多家,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近百万人。据e成科技和DT大数据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测算,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招聘人数同比增长近六倍,其中,大数据开发、图像视觉、智能硬件领域用工需求同比分别增长了795%、597%和520%。
(二)技術技能型岗位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操作、设计、编程、维护等技术技能型岗位需求的不断增长,创造了更多适合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机器人这一新兴行业为例,从上游原材料、零部件的研制,到中游整机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再到下游系统集成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都将直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8万人,打破所谓“机器人抢工人饭碗”的论调。无锡市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对就业带来积极影响,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15.37%,同比略有增加,并未减少。
(三)生产环境不断改善,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在技术进步加快背景下,多关节、多维度、个性化机器人渐次出现,它们将更多劳动者从工序复杂、简单重复、耗费体力、环境脏乱恶劣、具有一定危险的工作岗位中替换、解放出来,促进了整体就业质量的提升。
据一些制造企业反映,在引入机器人生产线后,原先又脏又累且不安全的岗位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大大改善。“机器换人”替换下来的普工,大部分通过培训转岗为技术工人,平均薪资每月最多可提升数千元。
二、人工智能对稳定就业带来一定风险
(一)部分传统产业就业岗位受到冲击
随着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部分标准化、程序化的中低端岗位被取代。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机器换人”已减少大量一线用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导致传统商贸零售等企业经营困难。
随着“无人工厂”“无人仓储”“无人超市”“无人驾驶”等逐步兴起和“财务机器人”“编辑机器人”等投入使用,人工智能应用范围从生产向流通和消费环节扩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蔓延,从体力型岗位向技能型岗位拓展,机器替代人现象逐渐增多,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初露端倪。
据牛津大学和花旗银行联合报告预测,未来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对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替代率是57%,印度是69%,中国将有77%的岗位实现自动化。一些大龄、低技能劳动力转岗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二)法律法规不相适应
现行劳动合同法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对新动能创造的就业形态缺乏清晰界定,从业人员权益缺乏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随着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外卖等行业供需自动匹配撮合、平台发单、劳动者多头接单现象普遍,一人多岗情况不断增多,但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社保缴纳等问题未得到解决。
(三)统计制度不够健全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哪些行业或经济行为应该纳入人工智能统计尚未明确;另一方面,相关统计指标不清晰,部分人工智能企业难以确定应归入哪类产业进行统计。
三、因势利导,精准施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将深刻影响甚至颠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总体而言,无论从长期趋势还是短期态势判断,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新产业、新业态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被机器替代的岗位。
通过对前三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分析,技术进步和机器的使用,至多造成某个区域、某类行业、某些岗位初期短暂的结构性失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和长期失业。相反,无一例外的是新兴工作岗位增加速度更快,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替代效应。
根据OECD的近期调查表明,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尤其是在有较高学历和技术要求的岗位上,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对这些岗位形成了冲击。原因在于,机器智能无法大规模替代人际交互、创新性等领域。
2013年至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3万台增长到6.4万台,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从18台增长到40台,而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4%以下,创2002年以来新低。这些数据背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动能举足轻重。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一轮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世界,冲击了国内部分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行业用工,影响了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人群就业稳定,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就业问题也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要高度警惕人工智能替代就业效应在短期内集中释放,并转化为总量失业压力的风险。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新形势,应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推进人工智能等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在培育壮大新动能进程中,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摘自《改革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