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挂点那些事
2018-09-07宋心荣
宋心荣
2018年6月,航空摄影师克里斯托弗·麦克格里维在著名的“星球大战峡谷”拍摄到了挂满空空弹的F-15SA战斗机。全副武装的F-15SA战斗机在峡谷中“张牙舞爪”地呼啸而过,颇有几分科幻的意味。F-15SA战斗机是沙特空军F-15的最新升级版,其在执行空对空作战任务状态下最多可挂载12枚AIM-120空空弹,较早前型别挂载能力增加了4枚。事实上,F-15SA也不是所有F-15改进方案中挂点最多的,波音公司早前提出的F-152040C升级方案就拥有16个挂点,能挂载多达16枚AIM-120。如果F-15采用先进导弹和炸弹弹射挂架(AMBER),还能将AlM-120的数量增加到22个。其实,不只是F-15,其他飞机也有过类似增加挂点的改进方案。
飞机上的挂架用来挂载任务载荷,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接口以挂载不同类型的弹药或吊舱。挂架分为普通型和复合型两种,普通挂架只有1个挂点,而复合型挂架则有较多挂点。
挂架的位置一般位于机体结构强度较大的地方——如翼下、机腹、进气道两侧以及机翼根部,不同的位置结构强度不同,挂架的挂载能力也不同。挂载位置及其挂载能力在飞机设计时就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飞机设计定型后,这些位置的承重也就随之确定,要想再增加挂载能力,就得重新设计。
总结起来,飞机挂载能力的改装难易,取决于以下因素:
首当其冲要看载弹量增加与否。由于挂点挂载的弹药类型不同,所以增加挂点数目并不意味着载弹量的必然增加。例如,F-15E的载弹量为10吨左右,而16枚AIM-120的总重也只有2.432吨,远没有达到F-15E的载弹量。所以,F-15E增加AIM-120的挂载数量并不复杂。但如果要增加载弹量,势必要加强机体结构,而这又会导致增重和增阻,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
在不增加载弹量的情况下增加挂点的个数,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增加挂架的数量,另—种是改用复合挂架。
F-15SA就是通过在机翼外侧又增加了2个具备2个挂点的复合挂架,从而将挂载AIM-120的数量增加至12枚的。不过,通过增加挂架数量增加挂点的潜力并不是很大。因为处于降总重的考虑,1架飞机适于设置挂架的高强度部位不会太多。因此,增加挂点主要还是通过换装复合挂架来实现。波音公司推出的F-15 2040C升级方案就是通过将F-15机翼根部只能携带2枚AIM-120的挂架换成了能携带4枚AIM-120的复合挂架,从而实现了1机16弹。当然,增加挂点数目绝不仅仅是只换个挂架这么简单。换装复合挂架后,仍有诸多挑战需要解决。
首先是机体结构强度问题。如果增加挂点后,挂载弹药的重量超出了该位置的承重能力,就必须重新设计机体,增加结构强度。
其次是增加挂载导弹的数量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也需要充分考虑。一方面,更多的导弹意味着更大的阻力。美国空军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行过一个测试,F-15挂载2枚AGM-130空地弹进行亚声速飞行,由于空气阻力的增加,飞机的速度下降了20%,航程下降了20%。当然,灵巧的空空弹比笨重的空地弹的空气阻力要小得多,但十几枚空空弹的空气阻力合起来也不是个小数。要想予以补偿,就只能增加发动机推力并增加油箱容量。因此,波音推出的F-15 2040C方案毫不意外地配备了新增的保形油箱。另一方面,流经导弹的气流会给飞机的控制造成困扰。1个挂架只挂1枚导弹,导弹四周的气流流场相对简单。如果1个挂架挂多枚导弹,通过导弹的气流互相干扰,其气流流场更为复杂,对飞机的控制系统要求就提高了。其实,F-15在设计时就留出了机翼外侧的挂架位置。但在实际试飞中,麦道公司发现如果在这两个挂架处挂载导弹或吊舱,将严重影响F-15的俯仰稳定性,只能被迫放弃。F-15SA采用了最新的电传操纵飞控系统才得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导弹挂载数量的增加,还会增加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令其更容易被发现。
挂点越多越好吗?
虽然增加挂点数量表面上看可以提升飞机的战斗力,但是挂点真的越多越好吗?其实未必。如果1架战机的总载弹质量一定,那么其挂点越多,平均每个挂点的挂载能力越小。所以,如果一味追求挂点数目,只能导致单个挂点挂载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各个挂点都无法挂载重型导弹或吊舱,只能挂空空弹。波音的F-15 2040C就是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为了增加空空弹挂载数量,改造了机翼根部的挂架,导致其不能再挂载吊舱,只能挂4枚空空弹。这种情况下,虽然导弹数量提升了,但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实际上是下降的——其多用途能力和战场信息感知能力被大大削弱。这样的战斗机用于对付技术落后、仅靠数量优势的空军时或许还能凭借空空弹的数量占据上风,但在和更强大的对手作战时,就难以奏效了。
飞机增加挂点数目的关键意义在于和隐身飞机的配合作战。还是以之前提到的F-15 2040C为例。根据美国空军的设想,F-15 2040C将和F-22、F-35协同作战。F-22和F-35将仅用内置弹舱携带弹药,尽可能保持隐身状态。由它们负责识别目标,并将目标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F-15 2040C,引导F-15 2040C发射空空弹打击目标。不具备隐身性能的F-152040C在发射完所有的导弹后将迅速撤退,由隐身的F-22和F-35继续战斗。
这一协同作战模式在美国空军的演习中已经有所体现。2017年3月,在佛罗里达州廷德尔空军基地举行的“战斗射手”(Combat Archer)演习中,由4架F-22和4架F-15组成的蓝军和14架未知机型的红军战机进行激战,取得了1:41的惊人交换比(演习允许被击中的红军战机“复活”)。这还是使用普通F-15和F-22搭伙的情况。如果使用能携带16枚AIM-120的F-15 2040C和F-22协同作战,则编队的战斗力将进一步提升。
当然,要实现协同作战,最重要的是改进数据链系统。事实上,加装Talon HATE机载网络系统正是F-15 2040C升級方案的重中之重。TaIon HATE机载网络系统能使F-15 2040C接收到来自F-22的数据。后者发给F-15 2040C的数据将显示在驾驶舱的中央显示屏上,供飞行员参考。而在此之前,F-22的信息只能通过内部飞行数据链(IFDL)和其他F-22共享。
责任编辑: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