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张掖垦荒纪实
2018-09-07王国华何玉军
王国华 何玉军
1956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纲要》指出:“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从1956年起,在12年内,要求国营农场的耕地面积由1955年的1300多万亩增加到1亿亩左右。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当组织移民和鼓励合作社组织分社或者派出生产队,进行垦荒。”团中央在第一时间传达了中共中央關于向边疆移民屯垦的意见,号召全国青年垦荒。
一
为响应中共中央和团中央号召,落实中央屯田垦荒计划,1956年1月,共青团河南省委协同河南省移民委员会,与甘肃、青海、黑龙江三省协商,决定组织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赴三省垦荒,其中到甘肃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规模初步定在3000人,并将垦荒地点定在甘肃民乐县洪水大河下游三堡以北、六坝以东的荒原上。在具体分工上,团河南省委负责动员组建青年志愿垦荒队,团甘肃省委负责前期准备工作,两项工作同时进行。
为做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组建工作,1月下旬,团河南省委向全省广大青年发出了“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号召。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发边疆、发展经济的号召激起了河南广大青年朴素的政治热情。怀着对大西北的好奇和热爱,河南全省青年纷纷响应,踊跃报名,要求参加垦荒队。为了开垦更多荒地,为了祖国早日繁荣富强,部分青年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和城市户口,其中一些人还放弃了干部身份和优厚的工资待遇,不顾父母反对,纷纷要求加入垦荒队。来自河南襄城县山头店乡党庙村的孙秋月,之前作为不脱产干部在乡上扫盲班工作,被推选为共青团河南省扫盲积极分子,在得知要组织垦荒队到西北开荒的消息后,孙秋月当即向团河南省委提出申请,为了表示志愿垦荒的决心,她总共写了12份申请书,并写下血书,要求赴西北志愿垦荒。河南平舆县万金店乡史寨村的史素兰,在河南平舆一中担任图书管理员,这在当时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由于丈夫姜镇钊参加垦荒队,史素兰毅然放弃原有工作,和丈夫一同报名参加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曾担任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四大队四中队队长的张中式,还动员自己的妹妹一同参加青年志愿垦荒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报名人数一度达到2万人以上。
为充分发挥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典型示范作用,团河南省委对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人员构成作了严格的规定。要求青年志愿垦荒队组成人员的年龄必须是18岁至25岁,其中男性占2/3,女性占1/3;垦荒队中的党团员必须占到50%以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中农以下成分,必须坚持自愿,家庭支持。在经过严格的政审后,最终来自新乡、许昌、商丘、南阳、信阳、开封等专区的3000余名优秀青年入选。
为做好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接洽工作,甘肃省成立了专门的移民工作组,张掖专区和民乐县也相继成立了由民政、水利、卫生、粮食、供销、团委、妇联、银行等多个部门组成的“移民开荒安置委员会”,连同甘肃省移民工作组,共同分工办理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等工作。在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达之前,便提前准备好了所需的房屋、生产用具、米面、柴炭等生产生活资料。
对于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河南省高度重视,专门为垦荒队员们统一配发了毛巾、茶缸、白布缝制的挎包和铸有“移民垦荒〓建设祖国”的徽章,并为他们备足了行程中的口粮。2月18日,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郑州集中,分两批前往甘肃民乐。出发时,河南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群众夹道欢送,现场激昂而热烈。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团省委领导到火车站欢送来自各专区的垦荒队员,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3000余名青年垦荒队队员向团组织和全省人民表示了战斗的决心。
3月17日,随着第二批1500名队员到达民乐三堡,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全部队员到达目的地。3月21日,《人民日报》对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达民乐的情况及垦荒队的人员组成进行了报道。这篇题为《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达甘肃省》的消息介绍道:“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1500人17日到达甘肃省民乐县三堡。三堡南面是祁连山,祁连山雪水沿着洪水河常年流过三堡,当垦荒队队员进入三堡的时候,立即被这块约4万亩肥沃而水量充足的好地方吸引住了。他们表示要尽快展开开荒活动。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先后到达三堡的队员已经有3018人。他们中有12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还有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生产队长、技术员、饲养员、会计、木匠、泥匠、铁匠等各种各样的人才。”
二
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垦荒区位于民乐县洪水大河灌区下游。它的西面是石岗墩滩,北部是北部滩,南面是祁连山,人烟稀少,地域荒凉,经济落后。垦荒队员都是初次离开家庭,而且大多来自城市,民乐艰苦的自然条件让年轻的垦荒队员们始料不及,与家乡河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青年垦荒队员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经过简单的休整之后,1956年3月25日,他们在荒原上召开誓师大会。面对荒原,队员们庄严宣誓:要把垦区作为自己的第二家乡,勇敢劳动,遵守纪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荒原变成米粮川,为国家生产更多粮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在人烟稀少的荒原上垦荒是异常艰苦的。这些从河南来的年轻人,大多是十八九岁的初中和高小学生,由于刚走出校门,很多人根本不懂农业生产。荒原上刺草丛生,土石坚硬,队员们垦荒的困难可想而知。刚开始垦荒的时候,许多队员手上磨起了血泡,长时间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大家腰酸背痛,且收工回来只能吃土豆面条。在陌生艰苦的环境中,青年垦荒队员们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想起了学校和城市里的灯光,不少人忍不住偷偷掉下了眼泪。但是,他们是从河南2万名青年当中挑选出来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方面的骨干,代表着河南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要在这里实现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在一望无际的荒原上,队员们没有退缩,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就用铁锹在荒地上展开劳动竞赛;垦区犁地牲口不多,就把鞋脱了垫在肩上,挽上绳子拉犁。在当地农民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学会了扶犁开荒和许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技术。
为在最短的时间里落实垦荒计划,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们在荒原上支起炉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制订出1956年全年垦荒和种植粮食作物的计划。195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到甘肃省民乐县的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订出垦荒计划》的新闻报道。报道中说:“在3月中旬先后到达甘肃省民乐县垦区的河南省青年志愿垦荒队,已经订出今年垦荒和种植粮食作物的計划。这一计划是经过同当地干部和农民的研究,并且在荒原上进行实地查勘以后订出来的。”
与艰苦的垦荒相比,张掖与家乡迥异的气候和生活方式,是垦荒队员从未经历的。3月的河南大地,杨柳早已吐绿,冬麦也已返青,原野上一片葱绿。但在民乐垦区的荒原上,冰雪未融,寒风刺骨,只有枯黄稀疏的骆驼刺、芨芨草和一望无垠的褐色戈壁。西北风盛行之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由于缺水、缺电、缺资金,垦荒队员们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面条和土豆,蔬菜和水果极其缺乏;男队员一年四季洗冷水澡,女队员体质差的才有一桶热水洗澡。垦荒队员多半借住在老乡常年不住人的闲房子里,地下铺些麦草就是床铺。
十七八岁的青年垦荒队员正是花样年华,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到达荒原后,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艰苦的衣食条件,使得年轻的垦荒队员们水灵鲜活的模样不见了,一个个灰头土脸,皮肤粗糙,头发枯黄,生活之艰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思想准备。面对苍凉的大地,垦荒队员们白天劳作,晚上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调节生活,节假日还经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用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激励斗志,充实精神生活。在第一年紧张而充实的劳动中,青年垦荒队种植洋芋800亩,收获80多万斤。
从1956年9月开始,垦荒队由于经费不足,队员们的生活供给受到严重影响。加之水土不服,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一些队员逐渐产生了思想波动。在艰苦的考验面前,1956年底,陆续有100多名队员返回了河南。团甘肃省委把这一情况向团中央做了汇报。国家计委在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决定由国家财政拨款给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购买牲畜、衣物,安排队员生活,垦荒队员的情绪得到了稳定。到了冬天,队员们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河西走廊的冬天,温度最冷时零下三四十度,由于房子里没有取暖设施,睡一觉醒来,头发、眉毛、被子都挂满了白霜。为了取暖,许多队员睡觉时不敢脱衣服,经常是两人一个被窝。
经受了一个冬天的严寒,许多队员手上和脚上都裂开了口子。伤口还没愈合,紧张的春耕备耕工作又开始了。他们披星戴月,用购买的80多头牲畜在开垦的土地上播种了洋芋、小麦。为了多为国家生产粮食,队员们忍受着烈日的曝晒,辛勤劳作,播种、除草、浇水、收割、运输、脱粒,始终开展着劳动竞赛。麦收时,垦荒队利用基建资金购买了40台马拉收割机,不但收割自己的麦子,还帮助当地农民收麦子。
1957年,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播种春小麦2000亩,收获40万斤;种洋芋500亩,收获50万斤。队员们的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垦荒队初步达到了半自给。
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改善队员生产生活条件,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组织队员开煤窑、办砖厂,并发挥垦荒队员的文艺特长,成立了由40多人组成的豫剧团,在张掖卖票演戏。
1957年,在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下,垦荒队开始修建青年新村。到1957年底,有近800名队员分到了新居,一些新婚夫妇也分到了单间住房,200多名队员把家从河南搬到了垦荒区。
为了安定队员们的思想,青年志愿垦荒队从丰富队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入手,充实队员的精神生活。他们先后建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建成了简易篮球场,成立了医疗卫生所、照相馆等不同形式的文化生活网点,活跃青年们的文化生活。
由于耕种面积有限,青年垦荒队人力富余,加之垦荒区基础薄弱,条件艰苦,1957年8月,有500名垦荒队员前往唐古拉山支援青藏公路建设,200名垦荒队员去了山丹平坡煤矿。到1957年底,在民乐的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已不足2200人。
在这期间,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中的先进典型孙秋月,先后多次出现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和《甘肃日报》等媒体上,有10多篇文章宣传报道孙秋月的事迹,称她是“开荒姑娘”。由于在垦荒劳动中表现突出,1956年11月,孙秋月被推选出席甘肃省团代会。1957年10月,孙秋月出席了全国第三次团代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参加完全国团代会后,孙秋月作为青年中的优秀代表被河南团省委邀请回河南作巡回先进事迹报告。1958年11月,孙秋月又出席了全国青年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成为全国青年志愿垦荒队中的著名人物,全国各地许多团员、青年纷纷给她来信。
三
1958年,甘肃省农牧厅农垦局成立,开始专管国营机械化农场的生产建设事宜。河西走廊作为国营机械化农场的重点建设区,甘肃省委要求其高速建设国营农场,形成河西垦区。由于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经费紧张,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缺少必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机械,迫切需要对口的管理机构管理和技术指导。1958年初,团甘肃省委与团河南省委沟通,向团中央汇报后,决定将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交由甘肃省农牧厅农垦局管理。1958年3月,甘肃省农垦局正式接管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并在原垦荒基地留守1400人,成立青年垦荒队头墩农业社,建立头墩农场;在民乐六坝以西、三堡以北安置剩余的700人,成立林荫农业社,建设林荫农场。1958年6月12日,经甘肃省委批准,头墩农业社由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正式改称国营头墩农场。林荫农业社也改为国营林荫农场。队员们成为国有农场正式职工,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他们在张掖沙井子农业机械化学校学习农机技术,并成立了农场机耕队,利用农业机械开展生产,垦荒队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产生活开始步入正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提出后,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给河西走廊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1959年,国营农牧场开始面临严重缺粮的危机,“低标准、瓜菜代”也不能挽回局面。为缓解危机,国务院决定从新疆往河西地区调粮,但由于运力有限,无法解决缺粮的困难。
鉴于河西地区粮食的困难情况,1960年,中共中央决定河西走廊的基本建设暂停一年,采取“移工就食”的办法,调出一批基建队伍去兄弟省担任基建任务,以减轻河西地区的粮食压力。当时甘肃省委提出的农垦系统“移工就食”地点有3个:山西煤矿、陕西机场工程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这一要求,1960年9月,在张掖垦荒的约2200名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中的1200人前往新疆伊犁,800人则迁往山西省山庄林场。之前在山丹平坡煤矿的200人则迁往山西煤矿。至此,留在民乐的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仅剩200余人。
1963年4月,甘肃省委根据当时河西农垦发展的情况,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河西开垦建设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以解放军的组织形式和战斗精神为特点来进行河西开垦建设的方案。12月23日,甘肃省农墾局根据甘肃省委、省人委《关于成立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的通知》精神,正式将包括头墩农场和林荫农场在内的河西地区的24个国营农、牧场和河西农垦分局移交给十一师管理,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200余名队员隶属农建十一师四团三营管理。
1965年11月6日,甘肃省农垦局党组和农建十一师党委会根据中央、西北局和中共甘肃省委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提出了两单位合并的报告,将省农垦局和农建十一师合并,统称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省农垦局名称仍然保留,在农建十一师领导下处理过去场、社合并阶段的遗留问题,安置支建青年的遗留问题。在这期间,在民乐头墩农场的100余名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绝大部分调回张掖老寺庙农场。
1970年,农建第十一师改建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原农建十一师第四团,改番号为农建第二师第十一团,驻有100余名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的林荫农场改建为农建第二师第十一团三营十六连,团部仍设在张掖老寺庙。
1973年10月21日,兰州军区遵照中央工作会议关于生产建设兵团移交地方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定撤销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林荫农场三营十六连建制正式被撤销,土地、房屋交民乐县,人员调入位于景泰的第十六团,在林荫农场的100余名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被调入甘肃景泰县条山农场,而此时留在张掖老寺庙农场的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已不足100人。
四
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民乐垦区已经60多年,在广袤的荒原上,队员们用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农业机械化还很落后的情况下,用最原始单调的劳动工具与大自然抗争,用双手把沉睡千年的荒原变成了水渠纵横、条田成方、林荫浓密的美好田园,使之成为张掖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后因工作需要调动到行政、教育、农业、卫生、水利等多个部门的队员,把张掖作为第二故乡,发挥着自己的光热,作出了卓越的成绩。来自商丘县的垦荒队员王万禄,1989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镇平县垦荒队员李荣耀,1989年被农业部授予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内乡县垦荒队员庞百全,1988年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镇平县垦荒队员张子荣,1988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2年又被人事部、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他们为张掖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