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2018-09-07石敬文庞海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中学数学小学数学

石敬文 庞海燕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互有联系,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文将针对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结局方案和策略,以期探讨和解决如何结合教学实际促进两者间的衔接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教学衔接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问题

在学生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这一重要阶段,针对如何对学生教育进行有效的教学衔接难免会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数的理解及认识难以深入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对于数的内容会有一定的拓展,也就是说学生会学习到负数的相关知识。相对来说,负数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所以学生可能不能够深入的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的相关知识,它引入的意义何在。另外,学生要将“升高五米”变为“降低负五米”,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样做的意义,同时对于负数的相关知识也很难深入的理解。由于算术数与有理数之间存在比较大的跳跃性,学生一时间可能很难跨过这个跨度,所以相对来说,负数的教学是一大难点所在。

2.难以有效地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与引入

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基本的计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法则,更加融入了绝对值等相关的复杂运算,简单来说,就|a|来说,如果要去掉它的绝对值符号,就需要考虑三种情况,一种是a大于零,一种是a小于零,另一种就是等于零。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具备基础的计算能力,还需要能够准确的对绝对值进行分析。另外,在运算中加入负数的计算,更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的对符号进行正确的处理,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代数式的引入计算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全新的问题,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有理数的具体概念有一个透彻的分析了解,然后深入的了解有理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是说,引入代数式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很高,所以,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需要把握的重点内容

1. 对中小学学生数学思维连贯性的培养

从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是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在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迁移性,以在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内容。就以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无理数和有理数”为例,和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算术数”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都涉及代数知识,但是“算术数”是从客观现实中剥离出的知识内容,而“无理数与有理数”则较为理论与抽象,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过渡,教师需要引入合适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当学生在理解“有理数与无理数”之间的区别时,教师可以结合“算术数”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比较这三者之间的异同,从而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中的代数知识。

2. 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引导

较之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知识内容更加抽象与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缺少一定的理性思维,思维的方向出现错误,花费时间理解知识往往会徒劳无功。因此在教学衔接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深刻把握教学方法中思维的引导性,以促使学生层层递进的理解知识含意。鉴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在进行方程的引入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写“( )+8=11”,引导学生先求出( )里应填多少,并问他们是怎么求出来的。再将( )换成x进行表示,即“x+8=11”。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对类似简单的加减方程有很深的掌握。然后在适当的引入“2x+7=51”等混合运算的方程,让学生们一步步进行掌握,并探讨这一方程可以解决何种问题,譬如:“有三个小孩总共有51元钱,其中一个孩子有7元钱,另两个小孩有同样多的钱,那么他们三个每个人有多少钱?”通过这种现实问题的举例,将会更多的引导学生产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以及在后期的方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更易于参照老师给出的模型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

三、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与方法

1. 由易到难,从拆分到组合

在四则运算混合运算中,不仅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同时还带有括号等运算。对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单纯进行加减或者是乘除没有问题,但是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往往会导致很多同学算错答案。对此,老师们更多的应该从简单入手,即以“23+8×3”、“23×2+8×3”、“(23+8)×3”、“(24/3)+8×(-3)”这样的运算次序来进行,从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逐步到混合括号的四则运算。最先的四则混合运算由老师进行计算引导,让学生们感受运算的次序,并让学生牢记“有括号先括号,后乘除,再加减”这一运算规则。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简单的加减乘除中上升发展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利解题。为后期的数学学习奠立稳固的计算功底。

2.温故知新,养成连贯性的学习思维

数学的学习是一种很稳固很连贯的思维。小学的数学学习更多的应该要为初中的数学学习起到奠基作用。教师教学不进至着眼于初中新的教学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对学生小学知识的应用与引导。如在讲解“4a+2b+8”这道因式分解题目时,首先可以回顾小学数学“最大公约数”内容,让学生们找“4、2、8”这三个数的共同约数,然后提取公约数,一步步解题,将小学的知识和初中的新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更为轻松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

总结

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意义深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小学教学是初中教育教学的有效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于对学生自我思维习惯的培养,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中小学教学之间的连续性,让学生们在自我进行规律性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能够更加轻松地进行初中数学學习。

【本文是北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重点课题《城郊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的组成部分,由北海市地角初级中学数学课题组所有成员:唐翠玲、石敬文、庞海燕、梁文玲、潘雪锋、吴锦莲、苏丽霞、潘承标、伍宗富、陈越共同完成。】

(作者单位:北海市地角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中学数学小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