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型小组学习方式探讨
2018-09-07宋雪
宋雪
[摘 要]课内课外“学习型小组”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有效途径,对地理核心素养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对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学习型小组,通过“提问题,引探究,共讨论,出成果,做展示,给点评,做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学习型小组;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86003
高中地理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新课标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值得地理教师研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课内课外“学习型小组”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有效途径,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水循环是高中地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节,教师将分别对课前、课中、课后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学习型小组,通过“提问题,引探究,共讨论,出成果,做展示,给点评,做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课上,利用身边的地理知识,把学习知识与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世界观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课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领悟并提交作品,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节的核心是水循环,有以下两个内容点:一是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强调逻辑性,体现“地理”中的“理”字;二是水循环的意义,强调人地关系,體现“地理”中的“地”字。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根据湘教版教材的内容设置,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首先,进行相关知识补充,并提供给学生相关网址,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提取、处理,以增大信息量。教师制作了课前学习任务单,让小组成员课前自主完成,为课上学习做好铺垫。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地理意义等理论性、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将作为课上学习探究内容,通过案例实现和社会生活的融合。此外,根据水循环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学情,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课前让每个小组查阅资料,并根据所学内容,对课前所画的规划图加以论证,交流展示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以减轻城市内涝。
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区域认知:通过资料及微课,知道陆地水体存在形式,分析各种水体之间的联系;从“专家眼中的水循环”“我们理解的水循环”“身边的水循环”“古人眼中的水循环”的角度,理解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
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全面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通过对海绵城市缓解城市内涝的案例探究,说出城市发展对水循环过程和环节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通过案例探究,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培养热爱人类生存环境的思想,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对自己学校的水循环状况进行调查,运用水循环原理,小组合作,为海绵校园建设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学习型小组的建设
我校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提出五步教学法,其中学习型小组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内外“学习型小组”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有效途径。
教师根据学生层次,按照一定人数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组内成员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一般不同层次的六人组成一个小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优质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同时,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按“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思路,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情境教学,问题导学;案例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学习资料:湘教版、人教版资料补充,微课、百度百科关于“海绵城市”的资料。
学法指导与学习内容:
1.以组内互评的形式检查、批阅:阅读教材补充内容,说出自然界水体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空间;根据示意图,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学习微课,说出河流水补给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2.小组合作,根据提供的网址,了解海绵城市,并发挥专业特长,每组画出一个海绵城市的规划图。
[设计意图]根据湘教版教材的内容设置,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定处理。首先进行相关知识补充,通过资料和示意图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归纳,可提高学生看图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小组成员互评的形式进行,一方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提供给学生相关网址,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提取、处理,以增大信息量。学生课前自主完成,为课上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堂学习研讨(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自然界的水,如何循环?
1.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焦点访谈:城市为何总“看海”》,引出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2.引出概念:给出水循环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水循环及其所发生的空间。
3.展示图片,探究“专家眼中的水循环”。
4.通过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即“我们理解的水循环”。
5.展示秦皇岛境内河流示意图,探究“身边的水循环”。
6.视频播放诗朗诵《将进酒》,展示“古人眼中的水循环”。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不仅会从空间尺度看水循环,更是在“从不同人的眼中看水循环”的学习过程中,对水循环示意图达到会“读”、会“说”、会“画”,也认识到水循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综合思维——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何意义?
案例一:结合水循环示意图,观察数据体现了水循环的什么意义。
案例二:探究武汉市地貌成因。
案例三:探究长江玉的来源。
学法指导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自然界的水循环,如何利用?
合作探究: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以减轻城市内涝?根据水循环原理,对课前提出的措施和所画的规划图加以论证,合作探究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地理综合思维既是兼顾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思维,也是演绎推理、分析归纳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动态思维,还是时间与空间、区域综合和尺度综合的全局思维。本环节逐层深入,在水循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构建思维模式,从而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型小组建设启示:画图是学生的专业特长,但应基于一定的理论,因此,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分工合作,弥补不足,最终形成小组共同的成果。
本节课的学习结束后,请每位学生画出知识结构关联图,组内评选后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展示,要求不仅知识结构合理、完整,且具有美观性。下图为全班最终选出的最佳知识结构关联图。
(三)课后拓展延伸(体现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人类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河北省在2016年提出:所有城市新区都要按海绵城市要求建设。而就在近期,我们的校园也打出這样的标语: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我们的校园也存在内涝问题。为避免校园内涝,合理利用水资源,构建环境美好的校园,海绵校园建设已成为社会一大热点。请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全面考察校园水循环状况,运用水循环的相关原理,为海绵校园建设提出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地理实践力可通过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实践活动进行培养。本环节通过鼓励学生课外体验,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搜集学生的最终设计结果并集中展示。
六、反思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我校提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不断探究,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对地理课程教学及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大有裨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
2.合作学习的要求:每个人都有责任保证自己小组所有成员掌握应掌握的学习内容;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向小组成员求助,如果仍然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3.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听取和比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集思广益,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和积极的辩论者。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