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探讨

2018-09-07韦启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组织初中历史

韦启旺

[摘 要]活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当前一些活动重形式而轻过程,学生虽然也有参与,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更好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情境活动,要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问题活动,要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合作活动,要利于小组学生的参与;练习活动,要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活动;设计;组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83002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活动总是伴随课堂而进行的,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活动所起的作用不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就应有所不同。初中历史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需紧扣教学目标展开,要利于学生参与,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情境活动,要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情境活动是历史课堂导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以情境活动来导入,目的是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初步了解新知,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反观当前历史课堂中的一些情境活动,过于注重形式,甚至一些教师为追求花哨,在导入中以多种方式(如同时利用图片、视频及问答活动)来创设情境,学生虽然感官受到刺激,但没有对新知形成了解,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以情境活动进行导入,时间不宜过长,情境应精简且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并恰当引入新知。

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为例,导入环节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为此,教师在导入中先呈现圆明园的图片,然后设问:“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为什么会如此破败?西方列强为何要火烧圆明园?”如此,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思考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顺利展开了对新知的探究。同样,在《收复新疆》的导入中,呈现新疆的美丽图片,在学生欣赏后设问:“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疆命运如何?”由图片和问题引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在历史课堂中,设计情境活动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历史教师可结合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如借助多媒体呈现图片、视频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给学生以感官刺激,在此基础上再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课堂自然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问题活动,要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在历史课堂中,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但结合历史课堂实践来看,“满堂问”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问题设计脱离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希望通过问题探究让学生掌握知识,但因问题太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问题,结果影响了探究效率。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并不是任何知识点都要以问题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更多的是要结合重点和难点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例,该课时的难点是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那么,问题的设计就要围绕这三点展开。以“马关条约”的问题设计为例:1.黄海一战后日军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遭到惨败的原因是什么?3.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具体内容是什么?影响怎样?如此,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从背景到影响逐一展开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理解马关条约的背景、内容和所造成的影响。问题不多,但却利于目標的达成,效果自然较好。

问题探究活动是历史课堂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提前预设好问题,还要在课堂中利用问题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在交流中,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补充、点拨。如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概述得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就可进行相应的补充。如对《辛丑条约》内容的交流,发现学生没有归纳完整,教师就可借助板书或幻灯片呈现内容,做全面梳理。在问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并不是孤立于活动之外的,相反,教师也是其中的一员。

三、合作活动,要利于小组学生的参与

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若学生参与度不高,合作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以小组方式参与问题的探究,小组成员要充分发表意见,对问题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此,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参与度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要提高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度,教师一要保证问题紧扣目标展开;二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如教学《新文化运动》中,教师提出问题:“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此时发现虽然学生在交流,但难以抓住要点。对此,教师可结合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两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另外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难点,教师要采用精讲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点拨。当然,精讲不等同于“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疑点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模式,故而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容易落入自己讲解的窠臼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活动、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如对问题的探究,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预留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进行指导,而不宜直接给出答案。当然,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都是组织者,不仅要提前预设好课堂探究活动,还要灵活地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调整活动。

四、练习活动,要利于知识的巩固提升

练习活动是巩固提升的最佳方式,但在对学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练习较为反感,原因是历史课中的练习等同于抄写和背诵。要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练习活动就要做到形式多样,要利于学生主动参与。

首先,在形式上要提倡不拘一格。在练习活动的设计中,可采用问答方式、竞赛方式、辩论方式、角色扮演方式等。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让学生能主动参与,这样练习才会有效。如对《马关条约》内容的识记,若单纯地让学生抄写和背诵,效果不佳。在练习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抢答活动,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识记,效果较好。

其次,练习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学会迁移应用。练习后,针对错题以及没有得到满分的题目,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针对简答题,要看回答得是否全面,扣分的原因是什么。反思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反思,如有的学生花了时间识记,却没有记住,可能是方法不对。学生反思后,要引导他们采用新的方法进行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来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晁学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2]黄呈豪.初中历史课堂活动的设计[J].广西教育,2014(9).

[3]单维祥.探讨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文理导航(上旬),2013(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组织初中历史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品三口而知味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