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措施

2018-09-07刘美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团中学生法治

刘美玲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目前拟定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积极探讨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法治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51002

目前拟定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认同,是关于法治的知识、态度和行动。在长期的实践中,高中思想政治课一直都是高中生法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贯穿法治教育,是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行为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有序、生活更安定的情感态度,内化成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思维品质。法治意识体现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应然要求。

一、合理配置法治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

法律知识的学习是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培养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前提。在高中阶段,教授宪法知识和法律常识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权利义务的疏导,尤其是刑法知识的传授。此外,环境保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补充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学法治意识的培养还很不成熟,也缺乏系统讲解法律基础知识的教材。中学法治教育内容大多渗透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其中涉及法治意识培养的内容不多,而且各个年级之间的法治意识培养内容大多相互独立、互不联系。我们应该恰当整合高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法律知识,补充有关中学法治意识的知识点,合理调整法律内容的分布和设计,改善年级之间法律内容的逻辑,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二、积极改进法治意识培养的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对教育活动至关重要,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方法得当,法治意识就能被学生很好地接受;方法不当,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中可供借鉴的教学方法有:

1.案例教学法。教师运用具体法律案例分析、解释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尤其是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法律规定,能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掌握向注重能力提高转变;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来,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课程内容看看是否适合使用案例,选择的案例要真实、典型,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

2.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与课程有关的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使用讨论教学法,题目的选择最为关键,选择的题目应该具有爭论性,这样才有讨论和钻研的价值;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且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特别是要纠正那些错误的观点。

3.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利用电子计算机,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与灌输法、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不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单独使用多媒体法,也可以配合其他方法使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为课程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丰富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增加有关法治意识的知识储备

教师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也需要保证自己的“一桶水”永远不干涸,学无止境,学在路上。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各种培训机会,譬如在岗培训、脱产进修等。还可以进行教育经验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校内交流和校外交流。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或者组织教师到法治意识培养较为成功的学校参观、取经,通过经验传承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与当地的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司法工作人员到学校指导实践活动,保障学校法治意识培养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深入开展法治意识培养的实践活动

教育部学生司将学生社团定义为:“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良好校园环境的形成。因此建立法律社团,利用社团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社团灵活性较强,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配合学校进行普法宣传。社团可在中学生经常出入的教学楼、餐厅、宿舍门口等地方,向学生散发宣传单;在写有宣传语的横幅上,让学生签名并写上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还可举办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另外可以招募一些有能力的志愿者给予学生法律援助,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法律问题。学校应该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的活动,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尝试增强法治意识培养的职业体验

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与法院建立起必要的联系,有目的地选择案子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让学生了解、熟悉我国法庭审理的程序,了解我国的审判制度,加深对法律理论的理解。学校要加强与当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如监狱或者少管所等部门的沟通,定期、分批地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罪犯的生活学习环境,感受国家对罪犯的改造政策,了解罪犯的犯罪历程、服刑的感受以及改造的情况,通过这些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到司法行政部门进行短期实习,使学生通过聆听讲解、实际操作、现场模拟、动手实践等方式了解相关职业的内涵,促使自己萌发未来的职业憧憬和法治意识。

思想政治学科重视法治意识培养的背后,是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度推进,更是党和国家贯彻法治理念,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把法治精神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过程。培养法治意识是提升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此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思想政治教师应不断地完善硬件和软件,为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加完备的条件。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社团中学生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