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命题解读、备考预测与试题演练
2018-09-07李传鹏
李传鹏
议论文也叫论说文、说理文,是以议论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来分析问题、议论是非、阐明观点、论述主张,表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以匡扶正义、弘扬正气、鞭笞邪恶,从而给人以鼓舞、教育或启迪。议论文涉及面广,所论多为人们共同关注的某一问题,既是初中生必读的一类文章,也是中考规定的现代文阅读测试的文章之一。因此,明确议论文阅读的命题原则、涉及的考点以及议论文阅读的答题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命题原则】
1.选文内容。议论文阅读选择课外的议论文段作为阅读材料,主要是针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以及与考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时评。选文主题与时俱进,既从文体的角度考查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对论点、论据、论证的理解,也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2.选文篇幅。多为1200字左右的短文或文段节选。
3.试题设置。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等。对议论文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考点解读】
纵观各地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主要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包括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程度和速度,要求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了解文章的基本思路,领会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并能进行概括和表达;在此基础上,能创造性阅读,完成开放性的题目。
【真题解析】
(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抓住你的暗时间
刘未鹏
①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大脑也是如此。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他的思维时间来计算。所谓暗时间,即一个人用来思维的内在时间。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待在一个特殊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獲取途径,18年后,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②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用自己所花费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把你要做的事、要学的东西放在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如果你走路吃饭做梦,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这一事,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投入的时间才真正等于实际流失的时间。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像沙漏,沙漏里装的沙子总量是相当的,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些较粗。那些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总量一样,但相对拥有更长的生命。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④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额外的花销。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间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
⑤另外,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儿书,感到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10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把记忆中相关的内容再次激活。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 10分钟的上网,其实就花了 25分钟。
⑥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迅速进入状态,还要看能保持状态多久。
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工作时,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时心里还惦记着另一件事。
⑧这就涉及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高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暗时间。抗干扰能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比如公交车上看书,是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5期)
(1)写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看题目,二看结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率全文,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本文标题“抓住你的暗时间”即是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抓住你的暗时间或怎样抓住你的暗时间。
(2)选文第③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论证方法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议论文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然后再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格式: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把生命比作沙漏,论证了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或论证了充分利用暗时间的重要性。
(3)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的原因”中的“这”指代什么?(答案不得超过18个字)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要去相关的段落提取相关信息,一般出现在包含该词语的句子的前面或后面的句子。结合第④段“只做一件任务”和“多个任务间来回倒腾,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等语句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只做一件任务没有花销;②程序系统多个任务切换会多耗时间。
【命题趋势】
1.文本材料注重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从近几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来看,其文化内涵已融注在阅读材料中。选文力图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因此,平时应广泛阅读报刊上的思想短评、杂文、漫谈等。同时,应有所选择地去做手头资料中的议论文阅读测试题,选择的原则是“文质兼美,时效性强”。
2.更加强化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对议论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有助于改变阅读教学中片面肢解课文和机械训练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议论文的主要内容既包括中心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也包括对文中某个观点的理解。二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文章思路是作者运用材料布局谋篇、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议论文的思路理解主要体现在论证方式、方法的考查、论述层次的划分等方面。
3.试题的开放性将会增加。近几年中考试卷中不断增加开放性试题。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主题,是教育肩负着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开放性试题承载着创新的火花,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放性试题既有开放的一面,立足于“灵活”,留给考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使考生能够充分张扬个性,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有限制的一面,即关于内容、形式等,提出显性或隐性的要求,成为评定答案的重要依據。
【备考策略】
议论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重点考查的文体,分值也是阅读板块中最多的。我们怎样才能把握议论文的阅读要领呢?
1.注重提高阅读能力。议论文阅读的备考首先在于一个“读”字。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就难以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所以,同学们在平时要多读一些典范的、文质兼美的议论文。读得多了,才能使自己获得较强的语感,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掌握答题技巧。一般按以下顺序进行阅读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议论文阅读本身,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同样适用。具体顺序是: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速读文章—仔细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再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地阅读原文—认真审题,尊重命题人的命题要求,严格按要求答题—答题时尽量引用文章语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以主观题为主,因此,表达能力的优劣已经成为决定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答题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答题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4.注意卷面整洁。卷面的整洁情况也会影响到得分的高低,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应该注重培养工整规范书写的好习惯,遇到拿不准的答案或答案字数比较多时,最好先在草稿纸上拟写好,然后再誊写到试卷上,尽量避免硬伤而丢分。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与复习时,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悟,用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去解读议论文,用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试题演练】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马祖云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②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
③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20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④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
;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⑤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摒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⑥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⑦“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选自201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
1.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则故事有什么好处呢?
2.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3.请你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再补写一则事实论据,使之连贯通顺。
4.第⑥自然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文章开头引用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思考,同时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2.认真之要,在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上;认真之贵,在对事业的“至拙”专注上;认真之难,在对成功的默默守望上。3.示例: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4.作者从反面论证,证明了不认真工作会带来的不良后果。5.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深化文章的中心。号召我们要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