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07张腾元
◇张腾元
一、引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大型农产品批发、仓储和冷链等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努力大幅降低流通成本。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只有强化创新驱动、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导致农产品分配的不平衡。因此,农产品的物流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国家正逐步加强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设,发展较为迅速,但其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出成本高、损耗大、速度慢和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必须加以解决,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高是解决上面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政府也在为提升农产品物流积极行动,如政府对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设就提高了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效率等。
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山区较多,交通不便,物流水平相对滞后,物流效率是制约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尽快着手解决。陆良县位于滇东北,拥有全国最大的坝子,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农业大县,是我国生产粮基地县之一,是即将建成的西南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其农产品不但销售到江浙、两湖、两广和西南大部分地区,还远销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要研究云南农产品,陆良是首选,而研究农产品物流,蔬菜则是重中之重。本文以陆良冷库物流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法,探究影响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找出应对之策,期望能为云南乃至全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
关于农产品物流效率问题,国外学者已有大量研究。VanDenBerg&Lentz指出,农产品物流损耗率的降低能够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物流效率。Voulgaris&Lemonakis以希腊渔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了农产品生产规模与流通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同时Dongetal也指出,降低农产品的滞销量能够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显著效果,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提升。Ketikidisa认为信息系统在物流体系中的合理应用是物流效率提升的基石,并用欧洲东南地区的企业作为实证进行说明。Somuyiwa,Adewoye则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认为信息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王红敏等(2008)、姚月强等(2011)指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技术应用程度、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冷链成本、流通形式的交易市场化等是影响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王玉侠(2011)在分析了我国近年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后,认为我国存在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标准混乱、冷链系统占有率低、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李巍(2016)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城镇化速度与农产品物流体系变革速度不相适应导致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极低。何晓光(2016)认为,在当今时代下,应该在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引入云、大数据等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偏低的问题。罗小凤、郑淑文(2017)从企业经营者、物流体系、供应链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与这三方面均存在较大关联。
(三)研究评述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结果来看,国外学者主要是以具体事例为主进行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有关方面研究,研究多局限于对于某种模式的优化或者某种模式对于提升物流效率的促进作用,而国内学者则主要从组织制度、基础设施、技术、配送系统以及宏观经济方面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由此看来,对于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尤其缺乏地域性的研究,亟待于进一步拓展完善。本文以陆良县冷库物流作为代表,从物流的本身性质出发对物流规模、费用、损耗等方面进行农产品物流效率研究,从而探索如何破解云南农产品物流效率低下的难题,作为前人研究不足之补充。
三、农产品物流效率的评价指标
农产品物流效率是指在进行农产品运输的整个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投入主要是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产出主要指的是到达指定地点的农产品的数量、质量等。由于其投入产出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所以单一指标无法进行有效的衡量,需要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才能够客观的衡量物流效率。
通过查询资料、市场调查发现农产品物流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流通规模、费用、损耗、滞销这几个方面,本次研究将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4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
表1 指标体系
(一)物流规模指标
通常情况下来看,农产品经营主体的总规模越大,则单次批量和销售规模则会越大。这样一来便会产生规模效应,使得农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同时由于批量大,货物集中,则可以较快的进行货物的发送,缩短了物流时间,从而提高物流的效率。
(二)物流损耗指标
在农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农产品的损耗相当于产出的减小,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其产出为零,所以农产品的损耗量也是物流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产品损耗率较其他产品更高,因此对其保存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在物流链加入冷藏设备,则其损耗将会大大降低,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本文采取冷藏设备占企业资源的百分比来衡量。
(三)物流费用指标
成本和费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必要投入,农产品经营的重要目标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因此物流费用与物流效率密切相关。在流通过程中费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和储存费用,所以本文采取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
(四)物流滞销指标
农产品的大量丰收,短时间内会造成产品滞销,随着滞销时间的延长,产品的新鲜度也在下降,导致产品的价格也在下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因新鲜度和产品价值的过度损耗,会导致产品更难卖出。本文采取滞销时间、滞销量、产品价格来进行衡量。
四、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据陆良县农产品统计月报,2017年陆良蔬菜产量日均1726吨(实际调研结果为日均1700吨),陆良冷库蔬菜流通量实地调研情况为日均1150吨。
通过调研发现当地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为:农户→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后文也将从各个渠道来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影响因素。蔬菜作为众多农产品的主要品种,其独特的性质在农产品流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次研究选取了蔬菜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农产品市场各业主的物流效率指标数据见下表。(H表示一级市场、M表示二级市场、L表示三级市场)
表2 2017年陆良农产品物流效率相关指标数据
(二)农产品物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法,通过对调研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各因素与目标值的灰色关联度,据所得数据找出影响云南陆良县各级市场农产品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数据的要求较低,即使较小样本也能作为研究对象,因而此方法被广泛运用。
1.指标值的标准化
由于不同因素序列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保证后续计算的正常进行,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取初始值法对数据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得到不同因素的标准化数据,以H1的数据为标准进行计算。
2.计算绝对差值
绝对值差可以分为Δmin和Δmax两类,以标准化后一级市场业主H1的数列作为参考数列,对标准化后的比较值和参考值进行差值计算,取绝对差值中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Δmin=min|r*1j-rij|
Δmax=max|r*1j-rij|
其中,j表示评价指标,i表示业主,r*i表示第i个业主的参考值,rij表示第i个业主在第j个指标上的数值。依据计算公式,得到各个指标与参考数列的绝对差值。
3.求灰色关联系数
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εj=(min|r1j-rij|+ρmax|r1j-rij|)/(|r1j-rij|+ρmax|r1j-rij|)
其中,εj表示灰色关联系数,代表指标对物流效率的关联系数;ρ为分辨系数,用来减小Δmax过大而使关联系数失真的影响,进而提高关联系数的差异性,且0<ρ<1,一般情况下取ρ=0.5。根据上面绝对差值的计算结果,可知Δmin=min|r1j-rij|=0,Δmax=max|r1j-rij|=1.58,代入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公式中,即可得到各个指标与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关联系数。
表3 2017年陆良农产品物流效率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4.求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度表示的是被评价数列与参考数列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其值越接近1,表示两者之间相关性越好,反之则越小。因为各个指标在各级市场的关联系数信息较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用各个指标在各级市场中灰色关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灰色关联度,数值越大代表关联度越强。当e>0.5时,则代表着评价指标与目标值有较强的关联度。通过计算,得出农产品物流效率指标在云南农产品各级市场的灰色关联度。
表4 2017年陆良农产品各级市场物流效率指标的灰色关联度
5.结果分析
据表4数据可以看出农产品各级市场物流效率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绝大多数大于0.5,说明评价的指标与物流效率有着较强的关联度,同时也说明了选取指标的科学性。根据灰色关联度可以找出各级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排名前三的因素为主要因素。
(1)整体市场主要受产品售价、滞销量、滞销时间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1、0.70、0.66。
(2)一级市场主要受产品售价、损耗量、滞销量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3、0.81、0.79,这三者的关联度均大于0.75,关联度极高。
(3)二级市场主要受产品售价、单次批量、滞销量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4、0.82、0.78。运输综合费用灰色关联度低于0.5,是影响力最小的因素。
(4)三级市场主要受产品售价、滞销时间、滞销量和冷链物流占比四方面因素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7、0.61、0.52、0.52。其余单次批量、总批量、销售量、冷链物流占比、损耗量对三级市场的影响比其他市场较小。
通过对表4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1)产品售价是影响物流效率的首要因素,对一级市场影响最大,对二级市场影响次之,对三级市场影响最小。所以合理定价是重中之重。
(2)滞销量除自身对各级市场的影响,还会影响仓储费用、损耗量等,所以加快流通减少仓储量尤为重要。
(3)损耗量、冷链物流占比、单次批量和滞销时间分别进入了本级市场影响因素的前三位,说明损耗和冷链对一级市场的影响是较高的,一级市场对于冷链的需求较为迫切;另外单次批量对于二级市场也有较大的影响,滞销时间对三级市场的影响也是较高;所以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是必需的。
(4)所选取的十个因素对一级市场的影响最大,关联度最大为0.93(产品售价),最小为0.59(单次批量),对二级市场的影响次之,关联度最大为0.84,对三级市场影响最小,关联度最大仅0.67;因此,各级市场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我调整。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扶持力度,实现物流健康发展
政府应尽快有针对性地出台和完善农产品物流扶持政策,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扶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共同物流平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信息共享。
(二)提高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目前云南省农产品经营主体以小、微为多,缺乏统一的标准,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应提高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实行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减少损耗量和响应时间。
(三)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物流环境
1.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运输。
2.增加对仓库、运输环节冷藏设备的投入,减少农产品损耗量。
3.保护环境,加大废物利用力度。目前的废、剩蔬菜大部分倾倒于荒野,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应加快废物处理厂的建造,将冷库乱、废、剩蔬菜加工成饲料和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提升人居环境。
4.加强订单农业建设,实现订单生产、订单销售,并保证订单的及时响应。
5.提高科技投入,建设绿色环保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确保高价格、好销售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环境。
(四)加强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物流效率
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平台,促进农产品物流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建设,及时将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价格、销售等信息传递给大众,保障农产品价格、质量的公开透明,物流企业可据物流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资源的统一调配。
(五)合理定价,互利共赢
本文研究表明,产品的售价对物流效率影响最大,至关重要。经营单位和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经常性地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平台,掌握相关地区适时的市场动态和价格水平,合理定价,既保证销售商效益最大化,也减轻消费者需求和价格负担,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酿造生产、流通、消费共赢的良好生产经营环境,为云南乃至全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提升做出相应贡献。
(六)加大监管力度、营造正常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在为经营单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把“五”关:质量关,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安全关,做到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计量关,做到计量足额,避免出现短斤少两现象;价格关,减少高额利润,避免暴利现象;市场关,反对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市场正常有序的经营环境,实现云南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