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农机维修保养技术 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018-09-07常喜
常 喜
农机设备是农业生产中的基本条件,农机设备的运行质量,直接决定着最终农业生产质量,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农机设备的运行质量。农机设备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展开维护和保养,如果出现运行故障,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故障展开有效解决,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农机设备的运行质量,最终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1 农机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特点
农机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展开应用,由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尤其是在北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为明显。由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生产工作量较大,因此农机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的状态。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出现农机设备过度磨损的现象,在农机维修保养的过程中,多数也是集中在这一时间段,因此在农机维修保养时间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近几年,随着人们在农业种植中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对农机维修保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实际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不断拓展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质量,提升农机设备运行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2 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普及措施
2.1 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综合水平
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实际普及的过程中,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对最终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要求,定期对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展开技能培训,最终达到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先对技术人员展开理论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践知识培训,在此过程中将技能培训以及考核相互结合,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质量。并将农机维修保养、农机零件配供以及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指导相互结合,制定一体化的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体系。各个项目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需要根据各自的技能培训标准以及培训流程展开,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各阶段技能培训质量同时,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的整体效果。
另外,农机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安全事故,要想保证农机设备的高质量运行,还需要避免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延长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出现运行故障的几率,进而降低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损失。
2.2 对农机维修保养展开监督
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普及质量,就需要对其展开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应用监督,在实际维修过程中保证维修质量,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例如,在农机维修保养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维修保养的规范性、应用材料以及应用水平展开监督,以上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机设备的使用质量,因此需要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应用的监督力度。例如,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展开正式维修之前,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农机法律培训、法规宣传以及专业维修教育等,使其全方面了解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针对性,同时根据不同的农机设备类型以及性能,制定不同的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应用方案。
2.3 加强政府对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的重视程度
目前政府针对我国农业生产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是在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反普及方面的制度管理规定较少,因此要想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普及质量,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就需要提升政府对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的重视程度。例如,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相关部门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真正做到机械化生产。在此过程中,只有保证资金以及技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全面普及,让我国农民都能够实现智能化、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重视程度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达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2.4 完善农机维修保养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管理法规是农机维修保养技术普及的依据以及前提条件,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农机维修保养管理的相关法规展开完善,避免在实际普及中出现侵犯农民权益的现象。例如,在此过程中建立农业机械补助平台,对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以及农机维修保养售后服务展开宣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更多农民认识到农机设备应用的优点,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另外,针对农机设备管理中的各个销售点,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农机设备配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现零件缺失以及型号不全面等现象,保证农机维修保养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相关配套服务的质量,对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展开全面普及,最终达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