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秸秆绿色产业
2018-09-07
本刊记者崔建玲
编者按:作为另一半农业资源,近年来秸秆被有效利用起来: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据统计,2015年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1%,实现了秸秆的产业化发展。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捡回了另一半农业,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一直致力于秸秆的产业化发展,那么,他对秸秆有哪些独到的看法?对秸秆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由他发起成立的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我国秸秆产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日前,记者对彭飞进行了专访。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期。据统计,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014年的54.77%。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能源的结构发生变化,造成了秸秆的焚烧、废弃,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浪费了秸秆资源。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彭飞一直对秸秆留有一份深情,尽管成年后,彭飞从事了很多领域工作,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从事与秸秆有关的工作,投身于秸秆事业,他希望将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秸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秸秆焚烧依然存在
“小时候,我经常与发小在麦秆场子里玩捉迷藏,我们把秸秆垛作为隐蔽物捉迷藏,玩得特别开心!”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彭飞说,秸秆是他童年生活挥之不去的重要部分。
渐渐地,时代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农村取暖、做饭方式不再使用地里剩余的秸秆,取而代之的是煤、电、煤气、天然气等能源。这样便出现农民没法安置秸秆,无奈之下只能就地焚烧。在家乡吉林,彭飞亲身感受到,因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秋冬雾霾以及火灾和健康隐患。面对这种情况,他的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秸秆情结。
秸秆不仅可以编制各种草帽、箩筐、灯罩等工艺品,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开发用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以及建材化等开发方式,并且可以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媲美。彭飞认为:“秸秆不应该是造成环境与能源污染的罪魁祸首,而应该是解决环境、农业污染及能源问题的催化剂,秸秆是被我们丢弃的‘另一半农业’,我们应该将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实现秸秆的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秸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秸秆方面的政策,如: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环保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提出至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对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出方向性的意见。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通过修订,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同时,一些秸秆优惠政策也纷纷出台,主要集中在税收优惠、上网发电和农机补贴等方面。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秸秆产业化发展共同发力,秸秆焚烧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环境得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但不得不承认,秸秆焚烧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彭飞认为:“虽然国家出台了秸秆的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在秸秆还田、收储用地、运输、加工用电和终端产品应用等环节还缺乏相应的国家政策,秸秆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农民和企业直接受益不多,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彭飞还向记者谈了秸秆焚烧的其他几方面原因:一是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相对薄弱,专用设备不配套,科技研发力度仍需加强。二是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目前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加上茬口紧、时间短,致使离田利用能力差。三是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带动作用不明显,缺乏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利用商业模式。四是市场应用及销售渠道尚需拓展,没有形成完整的营销模式。而这些因素的改进和完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不能只堵不疏”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大了秸秆禁烧的工作力度。与此同时,各地在秸秆禁烧上加大了查处力度,先是在田间地头挂满标语,然后各级干部巡查蹲守,发现火点就罚款,必要时采取治安拘留。
然而,虽然各地都下发了秸秆禁烧令,但是离真正的“令行禁止”还有不小的距离。彭飞认为:“‘疏堵结合’才能确保‘禁烧’政策顺利推行。”所谓“堵”,就是用行政手段禁止秸秆焚烧,所谓“疏”就是采取市场及产业化方式发展秸秆产业。
2016年,以“开创秸秆新时代,共筑绿色产业梦”为宗旨的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彭飞担任联盟理事长。他与联盟成员每年都会前往全国各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秸秆焚烧问题上“只堵不疏”,对秸秆开发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明显不足,这样便会出现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秸秆焚烧淡季意识薄弱,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视程度不高,到了旺季秸秆焚烧高发期,如坐针毡,紧急采取各种措施禁烧、监管,但还是会出现各种因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雾霾、火灾等问题。
对此,彭飞表示:“秸秆焚烧不能只堵不疏,地方政府应该增强秸秆意识,不仅需要重视‘堵’,还需要注重秸秆的产业化发展,‘疏堵结合’,使秸秆问题能够长期性解决,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推广、政策激励和宣传引导、补贴扶持力度,并使之成为一项致富产业。”
其实,近年来,各地已加强对秸秆产业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但由于政策的落实及秸秆本身存在的季节性、收割、储存、运输效益及利益分配等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引领整个行业。彭飞认为,秸秆体积大、密度低,贮存难、运输难、成本高,因此,散户的小规模收储难以从秸秆的资源利用中得到收益。当务之急是要实现秸秆收储的规模化,按照秸秆产地合理区域半径的就近就地利用原则,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建立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核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以联盟为平台破解秸秆难题
在我国,小农经济、散户种植依然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禁烧秸秆,实现综合利用,必须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队伍中来。那么,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呢?
彭飞认为,不管是禁烧秸秆还是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都希望能够起到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作用,从 “效益”出发,调动农民积极性,这就需要走一条循环经济之路,不但让秸秆焚烧得以禁止,还能“变废为宝”,让秸秆创造效益,实现秸秆绿色化、有机化的使用,疏通禁烧秸秆之路。
然而,秸秆产业涉及的不仅是农民,还有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各个主体。彭飞表示:“破解秸秆难题的难点在农业,出路却分布在工业甚至第三产业中,秸秆‘转身’变为资源和能源,是一个需要一、二、三产业‘共享’的问题,也需要更为细化、更适应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全面支持。”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成为促进秸秆产业发展的大平台。秸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有秸秆燃料与炉具、秸秆饲料、秸秆有机肥、秸秆基料、秸秆制炭、秸秆制浆、秸秆设备、秸秆建材与集成房屋、秸秆工艺品加工及秸秆环保制品等“十大产业”。而每个地方发展什么产业,需要根据实际定夺。联盟将为各地发展秸秆产业进行“量身定制”,如在吉林省长春市设立秘书处,秘书处将根据长春市秸秆发展实际,建议适合发展的秸秆产业,并为其提供秸秆发展规划、技术成果转化等服务。
据了解,为了促进全国各地秸秆产业发展,联盟以吉林省为样板,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立市县秘书处,深入地方建立分支机构,负责在该地区开展联盟相关业务,同时进行项目对接、产品营销、资源整合、产业规划、展会招商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品牌传播和渠道营销推广支持。
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上的秸秆联盟总部“秸秆制造”绿色环保产品体验店,记者看到,用秸秆制作的拖鞋、水杯、装饰物、果盘……300多种秸秆制造产品,琳琅满目,加深了人们对秸秆产品的认识。彭飞说:“秸秆制造体验店是秸秆产品展示的窗口,是为了更好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并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秸秆。” 如今,联盟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合作,也建立了秸秆绿色环保体验店,用于展示当地的秸秆成果。
除此之外,联盟还将与全国多个粮食大省和秸秆主产区的地市级政府达成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合作意向,高标准建设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秸秆产业示范园,以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推动秸秆产业发展。“目前,吉林省榆树市的秸秆产业示范园正在建设当中,在示范园内,我们按照秸秆产地合理区域半径的就近就地利用原则,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就地销售。”
近年来,联盟陆续举办了“中国秸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秸秆产品艺术展”等系列活动。联盟还将打造全国首家集百家企业两百多种产品的秸秆制造绿色环保产品体验店线下渠道和完善建设全国第一家秸秆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秸秆产业商城”。
目前,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率逐渐提升,实现了秸秆的产业化发展。可以说,将秸秆“变废为宝”,捡回另一半农业的实践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