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07赵爱丽
赵爱丽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吉林 长春 130021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患者观察的病房,监护室中配有呼吸机、麻醉器、起搏器、除颤仪等紧急治疗所需要的仪器[1]。ICU通过将危重患者聚集,使急救的人力、物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舒适护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逐渐升高出现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多种方面的护理提高护理和治疗效果[2]。为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临床效果,探讨舒适护理的应用意义,以60例急诊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于重症监护室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分为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均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照组: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69.25±6.54)岁;原发疾病:中毒8例,心脑血管意外12例,颅脑损伤7例,其他3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实验组: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为(68.27±6.48)岁;原发疾病:中毒10例,心脑血管意外12例,颅脑损伤6例,其他2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经过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急性中毒、颅脑损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入院治疗,于重症监护室观察。(2)患者除原发疾病外无其他严重疾病。(3)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入组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心、肺、肾等实质器官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等。(2)患者患有感知障碍、精神障碍或拒绝入组等[3-5]。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项常规护理: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避免压迫大血管或神经等[6-7]。如出现突发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医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首先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抵触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8-10]。保证重症监护室舒适的环境,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病房的气氛,维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病房内外的清洁,定时进行打扫。病房内的灯光尽量柔和,避免过亮或过暗。
1.4 评价标准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记录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5 数据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评分
两组SA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1,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照组感染、酸碱平衡紊乱和血压下降等并发症发生10例(分别为5例,3例,2例,占33.3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3例 (感染2例,酸碱平衡紊乱1例,占10%),经统计学处理,χ2=4.81,P<0.05;对照组死亡7例,实验组死亡1例,经统计学处理,χ2=4.04,P<0.05。见表2。
表1 两组SAS评分情况对比
表2 两组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对比
3 讨论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被迫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尝试独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并由高年资护士负责检查、指导和监督[11]。强化了质量管理护士长每周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药品管理、抢救用品管理及综合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质量的检查督导,积极开展科室自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护士沟通交流,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所需恢复的时间较长,由于其特殊性对于护理水平的要求非常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舒适护理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2-13]。所谓舒适护理指使患者感到舒适,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不适,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患者长时间在重症监护室难免会出现抵触和消极的情绪,此时应在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与患者交流打破患者的心理防线,尽量获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合适的温度、湿度,与此同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为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中的作用,以6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证明舒适护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急诊重症患者的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S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