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09-06洪滔罗荣武
洪滔 罗荣武
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概念得以出现,而近年来此概念也被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形成一种互联网+教育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新时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要顺应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趋势,积极地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备作为教学基础的全新模式。文章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对现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塑进行了分析,包括在全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做出的改革;互联网+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互联网+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现路径几个方面。
前言:互联网在社会中从最初的望而却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形态,同时对现代教学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来讲,在全新时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各高校纷纷将互联网+教育概念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现了一种将网络平台与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应对这一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均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就这一点来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教学观念上尽快做出调整,为实现现代化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准备。
1 互联网+教育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系统重构
1.1 创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体系
引入互联网+教育理念之后,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生态系统,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常规教育体系中,从而实现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在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借助于各种互联网技术,结合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需要在一定质量标准下传承信念,形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价值观教育生态系统。
1.2 重整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他高校课程进行对比,其教学过程较為复杂,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教学过程,而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状态,并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科学的监督。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封闭也比较单一,多是单方向的知识传递过程,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的多数内容都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经由资源共享,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成本,同时也促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内涵,从而树立一个健康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其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1.3 设置全新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也就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下,教学评价也势必会随之做出调整。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着开放性与宽松性等特征,需要结合此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而这一点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建议选择三方评价的长效评价机制,具体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学校方评价,将三方主体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善且长效的评价机制。
2 互联网+教育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2.1 不断强化教师技术素养
在互联网+教育教学环境下,需要教师将网络平台与各种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考试、评价融为一体的全新教学生态系统。从这一点转变来看,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必须要做到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础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要熟练地掌握互联网教学平台操作能力,且能够有效地将原有教学内容实现网络化,同时还应该要不断地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2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现代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原有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了网络化。而在教学系统转变期间,对应的教师也需要明确网络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案例选择等方面均需要不断地做出优化,而这些内容的实现均需要建立在较强的教学技能基础上,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经由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2.3 不断优化教师录课能力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需要借助于视频教学手段来优化重构与优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但此种教学形式的实现对教师的录课能力要求较高,而并非所有教师均能够顺利完成录课任务,为此,需要选择教学效果较为凸显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脚本、提升录课水平,形成精短的教学视频。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还应该凸显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技术素养,综合教师优势组建技术团队,为实现网络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模式提供技术基础。
3 互联网+教育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现路径
3.1 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中,高校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具有着多样化特征,其中新媒体与自媒体平台均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比较适合现代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获取到学生的认同感,也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在网络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平台中,将视频资料、图片、文字、案例等融为一体,形成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具有着一定的新鲜感,从而也提升了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3.2 关注对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参与主动性不足,针对此问题的客观存在,应有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成为了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关键点。将网络平台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促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着互动性,学生与教师之间可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有助于构建师生双向沟通机制。为促使这种互动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收集各种社会焦点问题或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材料,基于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互动交流活动中去。
3.3 将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作为导向
网络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理想信念教学,同时还涵盖着创新创业思维教育。网络化教学平台中,经由创新创业虚拟平台的构建,或是组织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能够在原有教学过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环节,将其与实体教学基地进行衔接后,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提升现代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以及能力。从这一点来看,网络化教学平台,不仅仅能够达到优化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项技能。
结论:文章对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探究,从互联网+教育理念分析中能够看出,此种教学理念充分的迎合了现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习惯,同时也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提供一个互动式的平台,也就是说互联网+教育理念运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具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在互联网+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分析中能够看出,为实现网络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必须要对原有教学模式以及教师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以及录课水平。
(作者单位:1文山学院2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