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呼唤何种男性气质
2018-09-06
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在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娘化”现象,一般指男子穿着女性服饰或进行装扮后达到女性化外貌。他们大多为拥有标致五官的年轻男性,在穿上女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可爱)属性。近日,“娘炮之争”愈演愈烈,国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了论战。在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后,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评论文章《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两篇文章引起了热议。
“到哪儿去寻找高仓健”
上半年,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被嘲讽,有观众认为节目中的男性大多表现得太“娘”太柔弱。与批评同时存在的,是《偶像练习生》超过29亿的总播放量和142.7亿次的微博短视频播放量。
实际上,“娘炮”一类现象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同结构不断得到媒介释放的自然结果。它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行文化现象当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1988年,“王朔年”之前,现在已经身为“老戏骨”的唐国强、陈宝国等一批男演员,就因为面相英俊有阴柔气,而被戏称作“奶油小生”,与之清晰对应的,是后来以葛优、梁天为代表的所谓“丑星”。
上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也在为“阴盛阳衰”焦虑,四处“寻找男子汉”。1985年的一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在栏目总标题“一扫混沌平庸,扬我阳刚之气”中,刊发了一篇名为《到哪儿去寻找高仓健》的文章。
文章写道:“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上映时,我去看了,深深地被男主角的气质所吸引:刚毅、勇敢、百折不挠,把感情埋得很深,又爱得那么热烈……可是,那毕竟是银幕中的形象,我得在现实的土地上找到‘高仓健。但我失败了。”接着作者举了自己失败的感情经历,并感慨道:“几经碰壁,我已没有了热情。我真不明白,中国真的缺少男子汉吗?”
文章还配了一篇《编者沉思》,把“男人素质”上升到等同于“民族素质”的宏大话语体系当中:“她(作者)的失望,并不仅仅是对某些男人的失望,同样也包含了更深刻的内容——对我们民族素质的忧虑。”
有评论认为,在乱世之时,大到为国杀敌,小至明哲保身,都需要“爷”的阳刚之气。而现在“男性危机”再一次被上升到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前途的高度。翻译家林少华就说:“男孩有点不像男孩了,男人有点不像男人了,各行各业都显露出阴盛阳衰的迹象……没有阳刚之气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阳刚之气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国家。”
男孩越变越阴柔?
不少专家指出,男孩子身上的这种阴柔之气跟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有人曾给当今的中国家庭画像:焦虑的母亲+缺失的父亲+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而父亲的缺失确实在男孩的培养上引发了很多问题。
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说,男孩会把爸爸作为榜样,“而男人在家庭中至少应该示范出四种角色:第一个是爸爸,要明确爸爸是怎么带着孩子玩的;第二个是丈夫,孩子会学习爸爸怎么与妈妈相处的;第三个是男人,是硬汉,既表现在外形打扮上,也表现在内在担当上;第四个是儿子,儿子要向爸爸学习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
这本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父亲只要在家庭中不缺席、不退缩,男孩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但是,很多爸爸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也就是实际上放弃了孩子。
就在符合男生天性的外部空间被压缩到极小时,有一种空间却在变大。这就是网络。当网络成为孩子身边少有的“伴随者”时,网络上经常出现的人便成了孩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而这几年,各类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一夜爆红”的故事不断冲击着孩子们的大脑。
“如今流行文化里的中性打扮也会带来新的潮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讲师吴玥说。娱乐圈的目标是为了博眼球,男明星女性打扮可能并不完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倾向,无非是为了挣钱。但是当这种宣传铺天盖地的时候,还缺少分辨能力的男孩又怎能分清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
不难发现,当我们认为男孩陷入危机时,潜意识里其实存在着一个判定男孩的标准,即所谓的男性气质,当越来越多的男孩不符合所谓的男性气质时,我们便认定这是一种社会危机。
男性气质究竟是什么
那么男性气质是什么?究竟怎样才是男性应有的形象?
《人民日报》在评论中举例称,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在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红”,也可成为观察社会对男性气质认知的一个切入口。
王威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近年来,从武警战士杨明鑫被网友亲切称为“最帅兵哥哥”,到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的潜水员官东,再到被誉为“中国男子第一天团”的国旗护卫队,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勇敢,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者是平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从对于热血男儿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精致细腻也好,粗枝大条也好,都是自己审美的选择,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理应包容。而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也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
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們外形或许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清秀,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同样值得推崇。
《人民日报》称,基于此,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有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
(《人民日报》2018.9.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