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丽叫“青花”
2018-09-06
青花,在岁月中,走过唐宋的诗风词韵;在风尘里,携来元明的高雅底蕴。随着一曲悠扬的古调,在瓶底上落笔的款款深情中,带着天青色的烟雨,打湿记忆的年轮……那么,“青花”究竟是什么呢?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青花瓷乃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属釉下彩瓷,主要是以含氧化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因其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所以又称其为“白地青花瓷”,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
青花瓷历史悠久,它的盛行,改变了长期以青瓷为主的局面;而瓷器成为中国名片的历史,正是从青花瓷的出现开始的。
萌芽期:唐宋时期。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制作还不成熟。但经过唐朝的初创期后的宋朝青花瓷,却是逐渐衰落的,并没有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多大的反响。
辉煌期:元代。此时元青花的瓷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最具代表性的是景德镇的湖田窑。元青花生产的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
巅峰期:明清时期。纵观明代青花瓷,最鼎盛、艺术价值最高的莫过于永乐和宣德。清康熙时“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后,青花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时一度中兴,但最终还是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釉上粉彩的出现和繁荣。
提起青花瓷,没有人不为其美丽的花纹所陶醉,它堪称典雅素净的“人间瑰宝”。关于它,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哩——
元代年间,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是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始终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青花听后,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这种颜料。于是央求舅舅,带她进山找矿。
秋去冬来,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月,小宝见青花和舅舅还未归来,放心不下,便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白雪,直奔青石山找青花与舅舅。小宝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了山前,发现前面的山谷里有一缕青烟,顿时心头一热,匆忙朝冒烟的方向奔去。来到山谷,小宝才看清,青烟是从一座塌了的炭窖里冒出来的,便钻进破窖,发现窑的一角堆满了各色各样的石料;再一看,窑的另一角还躺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正是青花的舅舅。他急忙抱起舅舅,不停地叫喊:“舅舅,舅舅。”老人渐渐苏醒过来,一看是小宝,急忙对小宝说:“快,快,快上山,去接青花 。”小宝顺着舅舅指的方向,在山顶找到了青花冻僵的尸体。在她身旁的雪地上,还放着一堆堆已选好的石料。小宝见状,哭得死去活来。
掩埋了青花,小宝含着泪水,搀扶舅舅回到镇上,从此,潜心研制画料。他将青花用心采挖的石料研成粉末,配成颜料,用笔画到瓷坯上,经高温焙烧后,白中泛青的瓷器上便出现了美丽的蓝色花纹,青花瓷由此诞生。
后人为了纪念廖青花,遂把画在瓷器上的这种蓝花称为青花,把描绘这种蓝花的彩料称为青花廖。
有人说,青花瓷乃古陶之清纯,是明净之素雅,是青蓝之美观,是美丽之诱人,是瓷器之极致。不信,我们来看看——
每周一见的“镇院之宝”。央视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自播出以来,收视火爆。这档节目集结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的宝贝,每家博物馆挑选出3件国宝,由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讲述它们的故事。不过,9家博物馆中,南博的国宝“出镜”件数最多,一共亮相了4件。而且,有一件镇院之宝,观众每一期都能看到。
“它就藏在《国家宝藏》的LOGO里,一般人不知道它的来历。” 南京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它就是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走进南博,你就会看到它,它独占一整个展厅,三足鼎立、体态浑圆,蓝底白纹,描绘着重重叠叠的山峰和汹涌波涛的海水。
清宫御用瓷器——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这尊底部以青花书 “大清雍正年制” 双行楷书款的“青花折枝花果纹瓶”腹部绘有折枝桃、石榴、牡丹花卉纹,胫部饰凸起并勾描青花的变体莲瓣纹。官方评价此瓶:造型别致秀美,胎质细腻洁白,釉色莹润透亮,青花色调浓艳深沉,是雍正青花官窑器的佳品。
鬼斧神工之作——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青花碗窑
这个世代烧制青瓷碗的古村,其产出的青花瓷,在乾隆年间便声名远播,客商云集。因产品供不应求,客商为囤足货物,往往要在碗窑住上数月。村民们便在下窑、半岭建了两座戏台,定期组织戏剧表演,连毗邻的福建百姓都赶来看戏。下窑在唱,半岭也在唱;这个班子还未开拔,下一个班子又已到来。温州各地区的戏班子,但凡稍稍出色的,都曾在碗窑献过艺。空前活跃的气氛,极大地刺激了来此演出的戏班子,几乎天天在“斗台”。出窑的日子也是碗窑的盛大节日,人们要欢庆歌舞,上演戏曲。“咚咚”踏上古戏台,铿锵的锣鼓,激动的喝彩,轻盈的脚步,飘逸的水袖,如秋日的野菊般迷人。
傍晚的碗窑温柔恬静,山间炊烟像是点睛的一笔,让人坠入梦境。夕阳将金色倒影留在碗窑的桥边、水中、老房子的院角、古树的枝丫和白鹅摇晃的身影上。
喜歡碗窑的风。不疾不缓,像一个思念已久的人,从远远的地方赶来,吹得满山摇曳波动,夹杂着潮润的植物芳香。等吹到脸上时,却变得温柔了,你的头发飘起来了,你的目光澄澈了,你的内心有了烟火的气息,便不想走了。
喜欢碗窑的瀑布。穿过山涧悬崖、白云芳草,在阳光下潋滟,在月光里泛波,在春风里沉醉,在秋日里追逐,那一道道雪白的坠落,让你在梦中都有一种纵身拥抱的冲动与欢欣。
喜欢碗窑的山路。迎面遇上村民,他们会和善地让你先过;石缝间,有探头探脑的青草;小径上,有小灯笼般的西红柿,触手可及。在这里,无论驻足、眺望或冥想,都让人心生惊喜。
喜欢碗窑的光线。特别是黄昏时分,光线投在褐色的木板墙、随意栽种的花木、晒在竹榻上的鱼干、天井、石板地和石水缸上,投在吃饭的村民、洗澡的婴儿身上,屋檐下默坐的老人,脸上有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作者卢文丽,节选自《青花瓷的记忆》。题目为编者加)
心香一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