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艺术特色研究
2018-09-06杨树林程宝飞曾军宏
杨树林 程宝飞 曾军宏
吉安东固,号称“第二井冈山”,从地理位置上与西面的井冈山相呼应,故又称“东井冈”。随着江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吉安市东固“畲乡”依托自身在近代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利用“东井冈”的红色名片,也参与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基于此,本文结合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的发展历史,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对红色艺术资源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究。
一、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艺术特色
东固距吉安市80多千米,全境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交通闭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1929年,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在东固会师大会后兴之所至,写下了《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其中就有“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的句子。这就是吉安东固被称为“第二井冈山”“东井冈”的起源,现如今这也成为吉安东固的红色名片。随着近几年红色资源的不断开发,红色旅游兴起,吉安东固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并为人们展开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东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1927年至1934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依托这里的地形优势和当地群众高涨的革命热情,成立了赣西南临时苏区政府,并领导当地人民不断斗争,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胜利。为纪念这段历史,东固境内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塔”、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公略亭”,保留并修缮了毛泽东、朱德旧居等,这些文化实体成为当地红色资源最有利的见证和依托。
吉安东固畲族乡是全国37个畲族乡之一,当地的畲族自称“山哈”,并信奉凤鸟图腾,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歌、婚俗、祭祖等文化习俗。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的融合下,吉安东固畲乡的红色资源在艺术创作中更加独特生动,为红色文化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吉安东固畲乡的红色资源艺术特色来看,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革命性
革命性是所有红色资源艺术作品共同的特点,由于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摧毁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暴力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对传统文化枷锁的打破,对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尊重与维护,是红色资源艺术中最鲜明的特点。例如,1928年,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红军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诗兴大发,挥笔填词,留下《西江月·井冈山》一首:“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在敌我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首词充分展现了革命者高涨的斗争热情和对革命斗争胜利的自信,因此“东井冈”不仅在真实的历史中体现出革命价值,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二)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政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核心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的领导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经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在吉安东固畲乡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渐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相结合,初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并以东固畲乡为主战场,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开始。而在红色资源的艺术创作中,这也成为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创新红色艺术资源形式,探索新的资源开发路径,让红色文化更好地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三)民族性
吉安东固畲乡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土地革命的历史,更书写了民族奋斗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并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我所用,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是红色资源艺术创作中永恒的话题。
(四)多样性
吉安东固畲乡的红色资源众多,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例如,东井冈上优秀的红色传承者夏淑英与同事搜集整理了《十劝郎》《送郎歌》《红军越打越增多》等200余首红歌和近20个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编写了《老红军刘信品回忆录》等,记录红色故事;组建了东固红歌队,挖掘东固原生态的红歌。这些红色艺术资源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化资源,更推动了吉安东固畲乡的宣传。
(五)大众性
红色资源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因此其在艺术创作中也呈现出明显的群众意识,并将源于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为创作的立足点,从而推动红色品牌在群众心中的树立。
二、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资源丰富而具有特色,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建有革命旧址、纪念馆、纪念碑等400多处,走出了20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并在2017年被评为“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红色艺术资源也引来了新的传承平台。
开发红色艺术资源是坚持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而吉安市东固“畲乡”的红色艺术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不仅要实现对这份历史遗产、革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应该创新其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释放红色艺术资源的综合效益,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体现真正的价值。
(一)红色艺术资源开发面临的难题
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饱含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被开发出来,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成为重要的社会教育素材,发挥着重要的宣传教育和树人育人功能。但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压力与日俱增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由于规划的不科学和建设的不规范,一些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具有重大革命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濒临灭失。目前,大量散布于农村革命遗址或原貌不存或破旧坍塌,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和科学性开发。
2.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手段简单、展示形式单一、开发水平不高
一些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方式单一,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仍然局限于展示“片断化”的信息,对革命历史题材的系列化和深层挖掘不足,主题的时代性特征不明显。在展示形式上,主要采用简单的陈列和布展,缺少科学的内容模块设计,内容重复、宣传表现手法趋同,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得以充分展现,直接制约了资源开发的质量和社会效益。
(二)红色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从目前吉安市东固“畲乡”的红色艺术资源保护与传承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红色旅游过度强调经济价值,忽视了社会价值的挖掘,对于红色艺術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入挖掘,让游客在走马观花的游览中难以真正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艺术资源缺乏品牌性,千篇一律的艺术创作形式难以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影响了吉安市东固“畲乡”的红色艺术资源的社会影响力;红色宣传员的培养缺乏力度,难以准确传递红色文化理念和红色革命精神,对于红色艺术在新时期的新解读缺乏独到见解,影响了游客对文化艺术的接受和认可。对此,吉安市东固“畲乡”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路径,实现对红色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红色记忆
历史不应该放在博物馆中蒙尘泛黄,而应该在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中焕发出新风采。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抢救性保护措施,翻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查找相关文献,拍摄革命旧址的图片,编辑老革命、老红军的回忆录,登记当时的革命歌曲、诗歌和戏剧,普查红色标语,并邀请专家持续深入研究,让红色记忆在一个个节点中还原,并为民众呈现出最为真实、完整、鲜活的历史。
2.深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
一处处革命旧址、名人故居、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就是最朴实、最真挚的教育课堂,而利用红色艺术资源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渗透在新一代青年的血液中也是吉安市东固“畲乡”保护红色艺术资源的重要手段。例如,青原区许多革命旧居旧址分散在道路崎岖的大山中,当地政府利用原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整合,为民众打造了更加朴实、自然的革命课堂,让其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
3.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创新红色艺术资源的表现形式
在吉安市东固“畲乡”红色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中,人们不仅要从文化角度实现红色精神的传递,更应该从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角度,为当地社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因此,在艺术资源开发中,人们应该紧紧围绕时代特色,将红色文化与教育培训、学术研究、精准扶贫和产业创新等结合,体现红色艺术资源开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三、结语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为基础,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领导人民军队和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红色资源无论是在精神文明建设还是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都逐渐凸显。吉安市东固“畲乡”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见证地,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探究艺术特色,设计红色艺术资源保护与传承的路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基地项目“‘东井冈畲乡红色艺术资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YG2017044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