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权力排行榜
2018-09-06
纵观我国古代社会的色彩文化,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色彩缤纷的建筑、服饰,还是五彩斑斓的书画、瓷器等,色彩在其中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寓意。
No.1黄色
“黄”的本义是土地的颜色,这是大自然基本的色彩,先民们举目四望,目之所及就是苍黄色的大地。古人以五色配五行五方,热爱劳动的中国人民对土地爱得深沉,所以用黄来代指中央正色。黄色是万世不变的大地自然之色,集天地之精华,最为尊贵。
先秦时期,黄衣是祭祀祖先时穿的衣服,但还没达到皇室专用色的程度。大约在隋唐时期,黄色成为皇帝和贵族大臣专用的颜色,宋代时成为皇室专用,百姓禁用黄色,而“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取得最高统治权。当然,除了黄为正色,皇帝对黄色痴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黄色是古人所知最明亮的颜色,当然要留给天子专用。
平民百姓禁用黄色,除非大逆不道,《水浒传》中梁山泊聚义厅门口挂的杏黄色旗子就是为了表示和皇帝平起平坐,即日举大计的意思。
元清两代,黄色依然有着难以磨灭的文化内涵,是尊贵的代名词,所以其尊崇的地位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No.2红色
自古以来人们都爱对颜色赋予特殊的意义,但没有一种颜色能像红色这样雅俗共赏。中国人自古爱红,但凡涉及喜庆的事,红色永远都是主角。古人认为色彩有五大正色,即白、青、黑、赤、黄,赤就是今天的红。随着时间的变迁,红色被人们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也有了更多不同的气韵。
杜甫有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朝时只有达官显贵才可以用朱红色的大门。那时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和亲王的官袍是紫色,五品以上是朱色,后来人们用大红大紫来形容人的飞黄腾达。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红脸象征忠义、耿直。而在很多古诗词中,“红”也用来代指花,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代指李清照心爱的海棠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词里的“红”有一股清雅之气,满溢着生命的气息,充满了希望。
女子画的妆称为“红妆”,文人一生追寻的知己是“红颜知己”。“自古红颜多薄命”叹尽那些美丽却身世凄婉的女子,而“红袖添香夜读书”更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境界。在这里,“红”象征着雅致的美。
在过年的传说里,“年”是一种害怕红色的怪兽,总在腊月三十来村庄捣乱。于是聪明的先民们发明了贴红纸、点红灯来吓它,以度过一个安静吉祥的年。慢慢地,人们就会在快过年时贴大红福字、春联,挂上大红灯笼,穿上大红衣裳,摆满花花绿绿的糖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
一抹中国红,醉了几千年。多姿多彩的意义丰富了红的生命,也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异国他乡,寒雪冷夜,一抹中国红就是暖到心里的回家红。
No.3紫色
严格来说,紫色属于红色系,也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但相较于黄色和红色而言,紫色不是一种正色,而是间色,间色的地位明显弱于正色。
在较早的时候,紫色不被重视,被视为一种有瑕疵的颜色。而紫色的发迹史是在秦汉之后,君权神授说盛行,皇帝是人间的主宰,天帝则是天界的主宰。天帝住在紫微宫里,以天帝为神的道教把紫色视为祥瑞之色,仙人的居所称为“紫府”,以至人们逐渐把帝王的宫廷称为“紫庭”、“紫阙”,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紫禁城。
隋唐以后,紫色真正成为贵族专用的颜色。直到今天,紫色依然被视为高贵、典雅的颜色。
No.4青色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万木欣欣向荣,所以最早的青色代表了蓬勃生机。青色早期是帝王和贵妃服饰的专用色,那个时候古人很喜欢青色,还经常用它来起兴,比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可是后来,青色和绿色被视为低级官员、平民的象征。唐朝规定五品、六品的低级官员只能穿绿色,八品、九品是青色;明朝规定五品至七品为青色,八、九品为绿色。但无论青色还是绿色,都是不鲜亮的色彩。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当时被贬谪,当使江州司马,是一个品级低下的小官,只能穿青衫,不但没有面子,心情也很糟糕,以至于一首琵琶曲就能让他泪眼婆娑。
No.5白色
在历史上,老百姓的衣服总以本色为主。所谓本色,就是衣服原料的本来色彩。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麻布的本色是灰白色,所以平民百姓也称“白衣”。
灰白布衣不过是老百姓生活困难,穿不起光彩鲜艳好衣服的不得已选择,但宋太宗就明确规定各色胥吏、平民、商贾、工匠、占卜以及不隶属于官府的民间艺人,其衣装颜色一律只能使用白与黑。
“白丁”代指文盲或者没有地位的人,“白屋”指穷人的茅屋,“一穷二白”即一无所有,“白事”又让人感到无比悲伤和凄凉。这么看来,白色是五大正色中“混”得最惨的颜色。
其实,白色在历史上也曾风光过。魏晋南北朝时,白色一度作为皇家颜色。南齐肖道成登基时,大臣“手取白纱帽加道成首”。唐朝的薛仁贵刚出道时被誉为“白袍小将”,而考中的进士则被赞为“一品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