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9-05柳昌浩
柳昌浩
【摘要】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开始。它在未来的学习和认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物理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閱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163-02
就近几年的物理考试来看,物理考题的立意和情景、结构都独具风格并且新颖,无一例外的是试题的文字叙述长信息量较大。而考生往往被较长的题干所吓倒,得分率很低,这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较差造成的,应试者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取有效的信息,因此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能力也成为学生学好物理学不可或缺的能力。
一、明确的阅读要求是高效阅读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目标,明确目的的进行阅读。以阅读为目标,使学生有一个阅读的方向。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效果”时,涉及力的作用效果两个方面的正确认知。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我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进行叙述,可以理解课本的内容;能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相关的知识,现象,结合实际例举相关的例子。列出这样一个总体要求,让学生进行课外内容的阅读学习。有了具体的阅读要求,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首先了解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经过正确的阅读,才能明确物理知识的要点。在实际解题中,也能快速的发现重要条件,进而产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吸收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整理能力,可以分析物理知识的类别和应用范围,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打好基础。
二、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阅读只能提供我们一定的素材,只有思考才能把读到的内容变成我们的东西”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提出很多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原有的问题,知道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抓住时机并学会思考,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才能真正的获取知识。就拿“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举个例子,我们阅读之后应该提出这样的疑问,这里的运动状态指的是什么?状态的发生有哪几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在阅读的时候思考并自己寻求答案,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才会有针对性的阅读目的,为了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步提高阅读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科学的做好阅读笔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生阅读笔记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系统的介绍物理学的特点。初中物理每节课一般只传授一两个概念、公式等,因此要重点把握好这些概念、规律的深层次含义,做到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了解概念、规律的引入和得出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注,对自己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标注不同的符号,这样,当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便于重点听和理解,教师也可在一节课之前,运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相应内容所要掌握的程度,比如:要求学生一般了解的内容用单标线标注出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用双标线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更有针对性,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四、引导重视对插图的理解,抓住中心,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意义
教师应该在开始物理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新教材编排体系,教师应阅读课前问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个别学生的无知现象。新教材中有很多插图,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逼真,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趣味性强。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应多注重学生对插图的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现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学生学会了看图,对掌握物理知识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便于理解记忆。
综上所述,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境下,应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摆脱背公式和定理的误区,才能从根本上重视物理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莫文祥.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26)
[2]任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7)
[3]李燕.初中物理教学课外小实验作用之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