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全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18-09-05何佺欧文斌代琦盛清于威
何佺 欧文斌 代琦 盛清 于威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采用全英语教学来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对专业课程进行全英语教学可为学生创造专业知识学习的英语环境,对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强、具备良好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全英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一系列教学要素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全英语教学多个要素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包括师资、教材、教学及文化价值导向等,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本研究可为我国大学全英语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全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610132341501)和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kg2015123)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86-02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在本科教育中创造条件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的教育战略[1-3]。根据这一战略,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原有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与双语教学不同,全英语教学是一种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科课程采用英文教材使用英语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所有教学环节,包括教材、课件、课堂交流、作业考试等,均主要以英语为媒介来完成。全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英语的学习环境,可较好地消除本族语言对外语学习的不利影响,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到提升。目前全英语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处于探索阶段,为建设既能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模式,在师资、教材、教学和文化价值导向等方面尚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探讨之处。
一、师资建设
虽然全英语教学的目标在理论上已经明确,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既有过于强调语言教学功能而忽视专业知识传授的一面,也有为保证专业学习而过多使用中文,导致学生英语能力无法有效提升的另一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任课教师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更重要的在于进行有效的师资建设。
任课教师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又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授课能力。国内可从事全英语教学的师资较为缺乏,已成为制约全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瓶颈。现阶段师资主要以本土教师为主,辅以少量海归教师。以本土教师为例,参与全英语教学的本土教师通常有短期公派国外访学进修经历,但短期国外经历并不足以令英语水平发生质的飞跃,其英语能力往往不足以承担全英语教学任务。海归教师具有在国外长期学习工作经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能力,但对国内教育体制的不熟悉,教学经验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和英语功底,还要愿意下大功夫来从事全英语教学。授课教师需要从教学角度理性深入地认识东西方教学的差异,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理念,编撰高质量的全英文讲义和课件,而这些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可能完成,备课时间常常是相应中文课程的数倍以上,许多教师为完成全英语教学任务花费了大量时间,甚至科研任务和职称评定都受到影响,而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可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需要多管齐下采取措施。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留学人员来高校工作,同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从而让他们可以安心教学工作。其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全英语教学师资培训制度,每年选派教师赴国外学习研修,研修的课程要针对性的以计划讲授的全英语课程为主。比如,计划开设《国际金融学》全英语课程的教师其国外研修的课程就应以国外对等的本科课程为主。同时,为让进修教师的英语水平获得有效提高,研修时间应考虑延长至两年。研修结束后,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考察其英文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的水平等等,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第三,应建立相应的师资准入制度,将英语听说能力作为全英语教学的入职考虑条件之一。教师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可以说是决定全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国家需要为此制定严谨的、具有可行性的英语听说测试标准。最后,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将全英语教学作为重要的参考要素之一。总之,只有建立良好的师资引进培训制度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才会极大地激发从教人员的积极性,从而用心去提高英语水平,了解学生需求,编写高质量的英文讲义和课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顺利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工具。教材的选用关系到全英语教学的质量。一部好的英文教材既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和发展前沿的全面了解,又有利于他们掌握专业词汇和专业内容的英文准确表达。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自编的英文教材普遍质量较为一般,并不适合各专业学科的本科生使用,而国外高水平教材价格昂贵,学生难以负担。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出台政策鼓励从教人员编写具有较高质量的英文教材,并在资金、资源和激励手段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教材的编写应综合考虑课程学时、教学要求、教材内容以及成本等因素,涵盖学科基本内容,并充分参考国外经典教材,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反映学科前沿进展。另一方面,高质量英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量巨大,难以短期内一蹴而就。在教材没有编写成熟之前,可考虑由学校出资购买一定数量的原版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循环使用。现阶段全英语教学多以小班教学为主,教材的购置和循环使用,投入应该不大。另外,还应考虑由国家部门出面与国外出版机构进行协商,争取获得其优秀教材在国内的出版许可,将价格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时还应注意到这些教材往往存在篇幅较长,内容繁琐艰深等问题,学生在阅读时容易抓不住重點,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选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整合或改编,将课程主干脉络清晰地展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阅读。
以笔者任教的《生物化学》全英语课程为例,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对教材采用一种折衷的办法:学生用书使用国内公开出版的英文教材,同时采用优秀中文生化教材如南京大学杨荣武教授主编的《生物化学原理》等来作为学生辅助用书,这样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详尽,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似全英语的教材环境,同时节省了学生在教材方面的花费。对教师用书,则使用教改经费采购国外经典教材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并结合中文教材,制作全英文的PPT课件来供课堂教学使用。但是,这种办法终归只是权宜之计,并不适合长期施行。就笔者几年来的从教经验以及所做的学生调查,教材是除师资外另一个影响全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学生对此反响也较大,因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以尽早改变缺乏高质量英文教材的局面。
三、教学经验探讨
(一)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对全英语教学而言,除一般的备课要求外,还要把握好课件制作、观摩预讲和英语发音这几个要点。首先,准备一套充分反映专业理论和前沿动态的全英语课件是备课的中心环节。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英文水平,全英语课件应注重内容的直观性、易读性和系统性,每页包含的信息应尽可能丰富,以方便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和课后的复习。学生一般对专业词汇并不熟悉,因此还应制作相应的专业词汇表,从而方便学生的课前学习。其次,网络上有许多优秀的英语教学视频,任课教师应进行观摩,学习其教学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次课前预讲。实践证明这是可以有效提升英语授课技巧改善教学质量的好办法,教师在进行视频观摩和课前预讲后,授课时往往变得游刃有余,与学生的交流也更为充分。无论是高水平课件的制作,还是视频观摩和课前预讲,都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往往需要花费远比同等中文课程要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影响到教师的科研任务。有关教育部门应在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来提高教师在备课方面的积极性。此外,在备课时还应特别注意英语词汇特别是专业词汇发音的标准性,确保在授课过程中用准确的发音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不准确的发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英语教学的质量,也会对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造成负面效果。
(二)英语的使用比例
全英语教学理论上应完全使用英语来授课,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参加全英语班的学生虽然基本都具有英语四级以上水平,但对完全英语教学的听力理解程度普遍在25~50%之间。因此,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课时进度等因素,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往往达不到100%,中文的辅助使用仍有其必要性,否则容易出现听力交流等方面的障碍,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初期阶段,可先用英语以较慢语速讲授一遍,再用中文作简洁说明,随着教学的逐步展开,学生对专业词汇逐渐熟悉,中文将逐步减少,最终在学期后半段基本采用全英语进行讲授,但对较难的概念、术语和理论,必要时也可辅以简短的中文说明。但无论如何,英语的整体使用率应保持在75%以上。根据美国Aguire International调查机构的研究结果,要想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有效发展,本族语言的使用不能超过全部教学语言的25%[4]。
(三)师生互动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一般不太活跃,在授课时教师不应一味单向讲授,而应针对相关知识点设计好问题,课堂上主动向学生提问。通过师生间的英语问答讨论,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和思考,促进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发现学生出现听力障碍的情况时,应鼓励学生及时发问,并给以简单明了的回答,使学生跟上教学进度。另外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是进行“问答接龙”,即要求学生各自在课前针对前期讲授的内容准备1-2个问题,然后课堂上首先由教师领头提出一个问题请某位学生回答并加以评判,然后该学生再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请第二位学生解答并加以点评,依次类推,这样每次由多位学生共同完成对前期所学知识的自测[5]。“问答接龙”全程英语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可让教师及时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自主学习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可根据教学情况抽取一定数量的教学时间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比如自学自教、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法在全英语的情境下对师生均提出了很高要求,现阶段由于师生英语能力和教学学时等现实因素,难以广泛采用,但一般可在课程中后期拿出部分学时来进行,此时学生在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后,对专业词汇和教材内容已较为熟悉,英语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有利于这些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实践表明,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全英语课程的学习,英文阅读效率大有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也得到较好锻炼,对英文文献的畏惧抵触情绪大为减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起到促进作用。
四、全英语教学的文化和价值导向问题
全英语教学体系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教育环节,在此我们仅结合从事全英语教学的切身体验,简单谈谈其中的文化和价值导向问题。应该看到,英语既是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等客观知识体系的载体,同时也是西方各种思想文化学说的主要传播媒介。这些思想文化学说,伴随着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大都或多或少带着“西方中心论”的优越感,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姿态来看待西方以外的地区和文明。这些伴随着特定立场的思想学说,并不总是与我国近现代经过艰辛探索确立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同时有迹象表明,近年来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颜色革命等各种动荡冲突往往与这些西方思想学说的泛滥传播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6]。
全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对于身心仍处于成长阶段、缺乏人生历练的学生,尤其是对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大量接触英语和原版教材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语言和教材背后所承载的思想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未必有能力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消化吸收,从而可能会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培育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反而有可能会滋生历史和文化虚无主义。因而,如何在培养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同时,消除西方思想文化所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坚持我国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属性,需要加以重视和研究。对全英语教学而言,笔者认为首先授课教师应能意识到此问题的存在,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加以引导,其次应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些方面,教育部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五、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采用全英语教学来培养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是大势所趋,学生们也非常欢迎这类课程的开展。就现状而言,全英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较为缺乏,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取决于师资、教材、教学、文化价值导向等各个要素环节的建设情况。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较为完善的全英语教学体系,从而助力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育部, 2001.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 教育部, 200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0.
[4]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10): 55-59.
[5]盛清, 张耀洲, 丁海琴, 郭江峰, 吴祥甫.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1(2):14-18.
[6]任勇.坚决抵制西方意識形态渗透[N].人民日报, 2016-05-20.
作者简介:
何佺(1975-),男,汉族,广西人,留美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全英语教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