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2018-09-05郑益苗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神态涟漪

郑益苗

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但这里的“风”和“力”分别指的是什么呢?笔者先卖个关子,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有人说:我手写我心。这自然是大实话,却没有多大的价值,因为这种说法过分地强调“自我”,而忽略了语言和作文才是情感交流的艺术。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学们可以借助心理描写这股“风”,把作文送至生动形象的九重天。

“很害怕,好伤心,真怕进家门啊!担心得要命!”这是一位学生写他拿到没考好的试卷后的心理活动。虽然用了“很害怕” “担心得要命”等语句,但我们并不能体会到他有多害怕,有多担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了具体可感的描写。

下面,我们来试着加入一些心理描写,看一看作文有什么变化。

巧用内心独白 丰富人物形象

这种方法是通过人物内心独白来揭示其隐秘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采用这种方法,一般用“我想……”“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等词句引出。大家且看下面这段:

“马上就到家了,我手里拿着仅得了48分的数学试卷,真是害怕极了,就怕老爸看到。我不断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希望爸爸今天不在家,鸡毛掸子就不会落在我身上了!妈妈可能会唠叨个不停,可唠叨总比挨打强啊!如果爸爸在家怎么办?会扇我一巴掌吗?会踹我几脚吗?估计还是会拿着鸡毛掸子抽我吧!真是太可怕了!”

加入这段内心独白,小作者的恐惧心理便跃然纸上。读后,你是否也有“风雨欲来”的感受呢?

植入想象描写 增强感染力量

想象描写是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折射出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通常情况下,常用“好像看见”“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词语引出。如:

“我似乎看见那鲜红的叉号变成一支支利箭向我射来,我无处可逃,遍体鳞伤。我仿佛看到了爸爸满面的怒容,仿佛聽到了妈妈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无情的嘲笑。”

这不,幻觉描写的植入,大大增强了心里恐惧的效果,让读者感同身受。

善用神态描写 突出人物心理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品质、思想。一般通过人物的眼睛、眉毛、鼻子、嘴角等面部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

“爸爸拿过试卷一看,嘴巴抽搐了一下,眉头紧锁,脸色乌青,眼神不时地在我身上扫过,神情异常沮丧,似乎是他没有考及格。看着他那眼神,我的心一下子掉入冰洞,战战兢兢……”

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爸爸看到试卷时的心情,突出表现了爸爸看到“我”考试不及格的复杂心理,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又有深深的自责;同时,让小作者备受心灵的煎熬,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妙用环境描写 烘托人物内心

环境描写指通过外部景物来折射出人物特定的心理世界。同一个人以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如:

“天空下起濛濛细雨,水中荡起阵阵涟漪。我轻轻叹了口气,悲伤地望着天空,觉得周围的世界一下子变成了黑灰色,花朵不再微笑,小鸟停止歌唱,路变得更长了……”

天空在下雨,小作者的心里也在下雨。水中荡起的涟漪,实际上也是小作者内心的涟漪。

运用语言动作描写 传达人物心声

语言动作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动作向外界传达,而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动作就会与平时不同。请大家阅读下面这个片段,仔细思考一下小作者此时的心理状态:

“我回到家,爸爸还没回来。我恍恍惚惚地跌坐在椅子上,突然听到钥匙的转动声,猛然站起,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我惶恐不安地看着刚进门的爸爸,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啦呜啦了半天也没敢喊出声来,努力半天,才嘟哝出一个字:‘爸……”

我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心理描写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分析,灵活使用,才能使作文虚实相间,人物形象丰满,读后令人回味。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神态涟漪
神态描写有妙用
涟漪
涟漪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写给一群羊
探测时空中的涟漪——引力波
好似……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