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东江大桥主桥拱脚裂缝成因分析
2018-09-05
(广东和立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511430)
0 概述
博罗东江大桥位于广东省博罗县石湾镇南端,横跨东江水道,连接石湾镇和东莞石排镇,沟通广汕公路与东惠公路的联系,是该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全长1346米,其中主航道220米,辅航道220米,引桥906米。主航道和辅航道均采用60+100+60m系杆拱结构,净矢跨比为1/6(如图0-1),东江江面引桥采用30米跨预应力钢筋砼简支T梁,在河滩或河面较窄处采用16米跨普通钢筋砼简支T梁,跨径组合为 8×16+30+(60+100+60)+10×30+(60+100+60)+3×30+3×16+9+16+9+17×16m。引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主桥过渡墩采用薄壁实心桥墩,主墩采用大悬臂空心墩。
该桥自1999年10月份建成通车以来,不断遭受风雨侵蚀和车辆通行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交通量和重车的陡然增加,使得桥梁的病害有所发展,特别是主桥系杆拱的拱脚处出现了裂缝。
图0-1 主桥(60+100+60)m系杆拱桥桥型布置图
1 病害描述及成因分析
1.1 病害描述
博罗东江大桥第10~12跨、第23~25跨均采用60+100+60m系杆拱,根据检测报告,纵桥向系杆箱梁整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开裂、破损等病害;纵横梁及桥面板状况良好,只是部分翼板位置局部出现砼破损、露筋现象;拱肋局部存在开裂的现象,多数裂缝集中在拱脚及拱座区域,并沿拱肋轴向开裂,裂缝最宽为0.2mm,长度介于1~5.5m。如图1-1所示。
图1-1 拱脚裂缝示意图
1.2 整体结构受力验算
为了解结构现状的力学状态,找到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在充分评估桥梁目前运营状态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截面刚度、混凝土实际强度、实际运营荷载等相关参数后对结构进行基于现状的承载能力分析,验算按原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及《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进行。
1.2.1 计算荷载
(1)汽车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2)二期恒载:原设计图纸栏杆及其附属设施、桥面铺装。桥面铺装为8cm厚水泥混凝土。
(3)温度效应:整体升降温按20℃考虑;原荷载工况下非线性温差按箱梁顶板5℃考虑,并考虑70%折减。
(4)不均沉降:10mm。
1.2.2 拱肋计算结果
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规范进行荷载组合,拱肋的计算结果如下:
图1-2 承载能力状态下拱肋弯矩图
图1-3 承载能力状态下拱肋轴力图
经计算分析可知,其中L/8处截面负弯矩远大于正弯矩,且拱肋截面顶板配筋较底板弱;L/4处截面正弯矩最大,因此这两处截面由负弯矩控制承载力验算。
表 1-1 拱肋主要截面承载力验算表
由上表可以看拱肋截面基本都满足承载力验算要求,但安全储备较小,其中L/4处富余度仅有1%,拱脚处截面承载能力富裕值为2%。
2.3 拱脚局部受力分析
根据圣维南原理,建立拱脚处的实体模型进行局部分析,施加的荷载从整体计算模型中提取,有限元模型如图1-4:
图1-4 拱脚局部模型
图1-5 拱脚应力云图
计算结果显示:拱脚在轴力、弯矩等共同作用下,均处在受压状态,最小压应力为0.55Mpa,出现在拱脚上缘区域;最大压应力为14.5Mpa,出现在拱脚下缘区域,如图1-5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拱脚的受力满足原设计规范要求。
2.4 成因分析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拱脚处的受力满足原设计规范要求,裂缝产生的潜在因素为:(1)拱脚处混凝土体积较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较为突出,若施工期间养护不当,容易产生裂缝;(2)拱脚节点处构造复杂,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3)原结构拱脚处安全储备较小,适应车辆超载能力不足,在汽车交变荷载作用下而产生裂缝。
2 结语
(1)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看出,拱脚处的受力满足原设计规范要求,但拱脚处承载力安全储备较小,适应车辆超载能力不足,因此建议采取限载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2)鉴于拱肋为桥梁的主要受力构建,建议建设单位加强监测,适时开展加固工作,确保结构安全。
[1]梁圣全,杨志军,枝城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方案[J].交通科技,2014(5)
[2]闫广鹏,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脚应力分析[J],交通科技,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