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中乾坤韵悠远
——2018年天津卷作文题解析与佳作
2018-09-05张善存
张善存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命题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式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天津卷的这道作文命题表面看属于材料作文,其本质还是话题作文思路,如若在材料后面加上“以‘器’为话题作文”之类的导语,就不难明了二者之间的渊源,而写法上也并没多大不同。
写好本文,首先要对“器”的内涵及外延有个清晰的认知。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讲,“器”是个会意字,本义是狗的叫声,金文的“器”字形中间是“犬”,四周各有个“口”字,代表一只狗正在破口大叫;又像纵横交错的经脉血管,连接着两侧众多内脏。小篆的“器”,字形和金文相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 《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表示狗的作用,大器就是大作用,后引申为器具之类的。简体隶书将金文字形中交错的经脉血管形象简化成一纵两横的“工”,表示经脉血管纵横交错,现在“器”也常表示人体中的器官。“器”后来本义消失,假借为器具、容具,也指有用之物,如器材、器件、器械、器物等。因为器具都能容纳物品,所以“器”也引申为才华,如 “庙堂之器”,意思就是有治理国事的才能;又进一步引申为度量、胸怀,才能、人才,如大器晚成。动词义则表示重用,如器爱、器任、器重等,后面当然可跟具体对象。
就话题作文而言,以上意思都可行文,甚至写成一篇说“器”的杂文亦未为不可,但是材料作文毕竟有了更多限制,二者的区别在此,这就需要研读材料的导向性与限制性了。试题所给材料分别从“器”的形制和内容、物质和精神、功能和象征等层面做了简洁而明确的表述,一方面告诉考生要以“器”的名词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作为立意的切入点,这是“限制”;另一方面从四个方面做了写作提示,客观上降低了审题难度;而省略号则暗示考生,还可以从与“器”名词义有关的其他角度立意行文。
具体说来,本文写作角度至少也有四个:1.围绕“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只要考生有相关素材积累,均可一试身手。2.“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写作为工具的“器”。不管为何工具,“器”无论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抓住要领,谈好选择什么样的“器”以及怎样用“器”,做到内容具体,便不难成文。能够结合时代特点进行诠释和解说,则更有现实意义。3.“兼容并包、才识气度”,写器量、才识、气度。这是由“器”能盛纳万物这一特点引申出来的,作文只要说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器量、有才识、有气度的人(即如何“成器”),做到言之有物即可成篇。4.“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写国之重器。根据材料所示,这个“器”主要指担当大任、造福民生、保家卫国的国之栋梁,通过挖掘他们身上的责任意识、奋斗精神、家国情怀,指出其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最终的落脚于每个公民要学习“国之重器”,做好分内之事,强化担当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这一重要课题上来,作文就不愁没有高度。
另外,还可以从如何合理用“器”(比喻义)的角度,谈人才的使用问题;可以谈对“国家公器”的认识与思考;可以辩证分析“成器”与“不器”二者的关系……总之,在符合试题规定的前提下,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识、言之有物,就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佳作展示1】
“器”韵悠远
一考生
最早把“器”跟文化挂上钩,是在我读初一的时候。
历史书的同一页上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后母戊鼎,一张是四羊方尊。当时觉得这两件东西很笨重,也不好看。看课题是“商周文化”,不由疑窦顿生:“这和文化有什么关系?”
“这两件是商代的礼器。”
老师很有学问,说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而制作的,四羊方尊是用来祭神的,这两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老师还拿出放大了的图片,指指点点说这是雷纹、这是盘龙、这是饕餮、这是卷角羊、这是夔纹……但我当时一句也没听懂。
去年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实物,为鼎的壮观、尊的精美所震撼。上网查了很多资料,才多多少少对“文化”有了些皮毛的了解。青铜铸造工艺与技术的层面之外,“器”上的纹饰实际上代表了先民们对祖先及神祇的虔诚礼敬之心。“心诚则灵”,如此方可得到神灵的庇佑,江山永固乐享太平。
想到了“仪式感”这个词。古人的“仪式感”是中外合一的,而今人的“仪式感”更多地成了形式。
一周前去叔叔家串门,发现他的书房里居然摆放着这两件“礼器”的缩仿品。看我怀疑的目光,叔叔说,这两件可以称为“陈设器”,其中“礼”的意义淡化了,说白了就是摆设,就是装饰;陈设器,更多的是主人文化品位与心性趋向的外在反应,这两件与自己文化人的身份就比较“搭”。叔叔家的客厅里有一对青花瓷瓶,跟我在天津博物馆里看到的明清青花瓷瓶很像。叔叔说,这瓶其实也是摆设,是装饰。为什么人们对青花瓷瓶这么青睐?因为这里面寄托着国家太平、生活平安的祈望。巴金说过,我们不是光靠吃米活着。有高雅的精神生活与追求,有对幸福快乐的向往,生活才有意义。
中午吃饭,发现叔叔家的盘子、碗碟居然也都是青花的。“我明白了,这是实用器!”叔叔夸我聪明,说实用器其实也反映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及品位高下,吃饭、饮茶、赏玩……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很广很深,有时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接近、了解、研究。
我彻悟。“器”里乾坤大,我的心神被悠远的“器”韵环绕、包围,魂魄也随之摇荡、氤氲,渐至空灵迷幻!
【点 评】
何谓“器”韵?又如何“悠远”?乍看标题,不免困惑,尽管也弥漫着一种文化气息。待到读罢全篇,方知作者原来选择的是不同的“器”来说事,从历史课本中“商代的礼器”到叔叔家的 “陈设器”到“实用器”,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写出了不同“器”的韵之所在,即“器”上的纹饰“代表了先民们对祖先及神祇的虔诚礼敬之心”,古人的“仪式感”,今人的“文化品位与心性趋向、审美情趣及品位高下”,最后得出“‘器’里乾坤大、‘器’韵悠远空灵”的结论,自然收束。整体看,本文扣题谨严,思路清楚,说文化而不抽象,谈气韵而不空洞,是一篇言之有物内容充实的优秀之作。
【佳作展示2】
“国之重器”赞
一考生
“国之重器”是什么?
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
想到了小个子巨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振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握紧百姓的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天眼之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超凡的智慧,置于为国争光的平台辅以执著的努力,才成就了张贴着国家符号的重器干城。
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有“公知”代表崔永元……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密相连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领袖、智者、思想者、士兵、普通劳动者,每个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丰富着这一词汇的色彩与蕴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所以竭力;爱得深沉,所以尽心。竭力尽心,方成“国之重器”!
【点 评】
本文是一篇内容丰富、认知清醒的抒情散文。作者开篇设问解题,明确国之重器就是“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这一定位巧妙又独到,自然为下文张本。然后借报纸上评论的题目,告诉读者自己要从“人”的角度切入,构思别致。文章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可称“国之重器”者做了具体的展开与礼赞:领袖的高瞻远瞩、智者的创新、思想者的敢言、普通人的奉献,这些人“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最后点明“爱得深沉、竭力尽心”乃成为“国之重器”的基本条件,亦即文章主题所在,实际上是启发读者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全篇思路清晰,先分后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考场佳作。
【佳作展示3】
“器”之断想
一考生
想起与“器”有关的几个成语。
一、怀才抱器
有的书上也写作“怀材抱器”。意思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这个成语出自唐赵璘的《因话录》:“德宗搜访怀才抱器、不求闻达者。”实际上说的是皇帝用人的标准,这样天下的读书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对“才”和“器”的解释,古今是有差别的。古代的“才”“器”主要聚焦于治国理政及对朝廷的忠诚方面;今天的“才”与“器”内涵与外延要广大得多,概括来说,就是立身处世的能力本事和服务国家社会的精神。
现在有些人对“才”“器”的理解有些跑偏:不求问“才”之高低,只求多拿钞票;不问“器”之所指,只为一己炫耀。典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如果任其膨胀,必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毒素。当戒之慎之!
二、不器之器“不器”,就是不象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不器之器”指具有全才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开阔的视野,精尖的修为;说得再直白些,就是“某一方面懂一切,一切方面懂一些”。
唐白居易《君子不器赋》有句云:“抱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其中的“有用”其实是“有大用”,起“重要作用”,这样的人才一旦有了合适的平台,就会如鱼得水、如鹏驭云、如蛟入海,换个说法,就是“国之重器”。
做“不器之器”应该成为每个有志之士努力的高标。目标高远,才不会被狭隘的功利思想所裹挟,才能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为将来的“有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随才器使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怎么排?一个根本的原则是“随才器使”。“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根据各自的长处(包括“偷骗”),安排适当的工作。
这与“用人如器”的意义较为接近。梁山要发展壮大,就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如果宋江乱点鸳鸯譜,让阮小二作马军统领,让李逵当水军都督,宋清是自己的弟弟就坐二把交椅,看黄立别扭就让他靠边儿站,那样的话就不用等朝廷派兵,自己就先呼啦啦散摊子了。
如何做到 “随才器使”?很简单,一要了解是哪方面的“才”与“器”,二要有以事业为重的胸怀。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才”“器”,更需要确保“随才器使”的机制。
【点 评】
高三毕业生都积累了相当的成语,但能像作者的积累如此丰厚到位,且学以致用到如此高度深度者绝对凤毛麟角,而这三个成语绝对超出一般;关键是都与作文题干密切关联,而由此折射出的写作者的视野与认知更是令人叹服。巧妙的构思与大胆行文是本文最突出的热色,题目虽为“断想”,但首句总起,然后以与“器”有关的三个成语为经结构全篇,末句收束点睛,这不仅需要平时积累的功夫,更需要为文胆略。读罢全文才知,这三个成语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怀才抱器”强调成才的一般标准,“不器之器”是成才的至高境界,而“随才器使”则谈的是人才使用效能最大化的问题。对每个成语,作者既交代其原始出处,解释其基本意义,同时又联系现实作出新的解读,使习作呈现出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思想价值,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思维优势和素材优势,这是颇具匠心的处理;而语言表达沉稳大气,老练成熟,尽显胸襟气度。本文颇值得平时写作爱用小标题的同学玩味,借鉴。
【佳作展示4】
我是“不成器”的孩子
一考生
据说,我出生后不久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抓周”仪式上,我的选择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七大姑八大姨们眼睛都瞪成了大个的乒乓球。
长辈们精心摆放的钢笔、计算器、小汽车、公章、人民币,我连看都不看,却一下子抓住了不远处一个精致的痰盂。
“这孩子,将来恐怕难以成器了!”
爷爷叹息,奶奶叹息,姑姑叹息,除了爸妈,所有人都叹息,爸妈认为这一次“犯规”无效,再次发令后,我把手伸向了公章。
爸妈终于很高兴,爷爷、奶奶、姑姑,也终于高兴了起来。
“这孩子长大了要做官的!”这话被他们说了十来年。
三年级时,我的兴趣不知怎么地转向了泥塑,用自己可支配的压岁钱买来各种颜色的泥巴,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玩”泥巴。爸妈扔了几次泥巴后,终于无可奈何地“任我行”了。
“这孩子,真不成器!”
爷爷叹息,奶奶叹息,所有人都叹息。
其实呢,我的成绩还不错,年级中上等。只是跟他们的期望值有点远,他们都指望着我“做官”呢。可我呢,连个小组长都不是。
初三了,成绩进入年级前十。有一天突然走火入魔,要搞什么家庭化学小实验,置备了很多瓶瓶罐罐,冲破爸妈的围追堵截,竟然坚持了小半年。那些日子,爸妈常常无缘由地叹息,有时我则无厘头地接茬儿:“这个不成器的孩子啊!”
还好,中考发挥超常,进了市重点。只是我实在不能像学兄学妹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今天对上合组织感兴趣,明天又关注博鳌亚洲论坛,转天又研究起世界互联网大会,前两天又撇下成堆的练习题被崔永元怒怼冯小刚的事转移了注意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高分贝的大合唱,居然不能对我有半毫的影响。
“这孩子,将来成不了大器!”
恨铁不成钢。我懂,他们还是承认我是能“成器”的,只是成不了“大器”而已。
突然想起了当年我抓到的那枚公章。其实是仿真玩具,假的。
【点 评】
实话说,对这道作文命题写记叙文是有很大挑战的,尤其是在高考考场上;但是对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的考生却是一个难得的展示写作水平的机会。本文作者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裁剪生活的记叙高手,文章选取自己成长中的几个片断,写长辈们对“我”“成器”的期望,同时还有因“我”“不成器”而产生的多次失望,从而对生活中狭隘的、不正常的成才观做了形象的否定,立意新颖、深刻。除此之外,作为优秀记叙文,本文还具备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的特征,比如“难以成器”“成不了大器”等“叹息”声的反复出现,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失望;“我”的“无厘头”接茬儿,有强烈的喜剧效果,不乏幽默风趣。人物语言及不多的几处神态描写,寥寥数笔即能刻画出人物精神面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文笔的洗练,叙述的简洁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正体现出写作者较高的语言修养和文字驾驭能力。结尾指出公章是“仿真玩具,假的”意味深长,补足前文情节的同时,耐人寻味。总是,这又是一篇难能可贵的考场优秀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