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博物院套餐”试题加重教育焦虑
2018-09-05王钟的李欣荣
王钟的/文 李欣荣/评
今年郑州市“小升初”试题公布后,引发社会热议,原因是语文、英语试题涉及大量博物馆知识。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懵圈”,更有家长表示“我跟娃连博物院大门都没进过”。但也有家长和专业人士认为,“博物院套餐”试题有利于推广传统文化。
“小升初”试题取材于有关河南博物院的知识,以专题形式呈现,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在人们常见的考试中,试题内容通常是分散和独立的,并无明确统一的主题。“博物院套餐”试题能够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答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为考试而考试”,使考生在答题中获得文博知识的熏陶。
一些家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对河南博物院了解较多的考生,在答题中自然得心应手;而一次都没有进过博物院大门的考生,就会处于劣势。家庭文化偏好不同、学校是否集体组织参观,都对这场考试的成败构成一定影响。不管怎样,对学生文博知识积累的考查,都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畴。
话说回来,从网上公布的试题看,就算考生从来都没进过河南博物院,如果掌握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倒也不影响正常答题。就好比高考语文阅读、英语托福考试中也牵涉许多专业性知识,但并不要求考生此前掌握这些知识。因此,一些家长也无需过度担忧。
其实,社会争议所较少涉及的关键问题在于,语文、英语两科考试涵盖如此多的有关河南博物院的内容,能否体现命题者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
人文素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历史文博知识仅仅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面向。看过郑州的“小升初”试题,给成年人的第一印象恐怕是:现在小学生考试居然那么难了!就算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恐怕也要仔细想一想才能下笔作答。但是,看完整套试题给人留下的感觉则是:深度有余,广度不足,考试对考生素质的考察缺乏系统性。
在我国以考试为升学选拔主要依据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今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入学考试覆盖如此高密度的文博知识,无疑会对未来的考生起到强烈的引导效果。为了应试,家长带孩子频繁前往博物馆,突击背诵文博知识,很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博物馆仅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去博物馆“恶补”,很难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文素养。除了文博知识之外,科学精神、艺术素养、公共意识、法律知识等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片面强调某个领域的重要性,就会以偏概全,难以选拔综合发展、素质全面的考生。
各个层次的考试都存在押题的问题,一场考试体现过多相同领域的材料,也有可能助长押题之风。就拿郑州这次“小升初”考试来说,带孩子去过博物馆的家长自然沾沾自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带孩子前往参观的家长可能悔不当初。考试题材以偏概全,可能增加家长的教育焦虑,不利于减轻孩子的负担。
命题者努力在考试形式上有所突破,自然是好事。同时,任何考试的改革与发展都应当是循序渐进的,激进式的考试改革已经留下了很多深刻教训。一套试卷满眼皆是“博物院”,这一步迈得恐怕过大了。命题者可以通过专题组合的形式,从而既在命题中体现人文教育的引导,又能够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分散和集中之间达成平衡。
推广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考试一条路。对于升学考试,既要遵循教学规律,更要避免顾此失彼。对于小学生而言,汲取人文素养的途径除了博物馆,还有科技馆、图书馆等诸多公共设施。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成熟的人才。
(选自《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6日第11版)
【解 读】针对郑州“小升初”语文、英语试题涉及大量博物院知识的现象,作者先肯定了这种专题形式的考查能够减弱考试的功利化倾向,并使学生获得文博知识的熏陶。的确如此,我们都有相似的体验,当一样事物有利于自己的时候,自己就有动力在最短时间内牢牢记住它、吃透它。考试在体现其选拔功能之余,承担起传统文化推广的责任,凸显出考试观念的改变和时代的进步。其实,还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考虑,要防止因机械应试而出现的压题、猜题、碰题现象,更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就要将所考查的知识点蕴含在崭新的生活情境之中。知识点是不变的,生活情境是多变而新鲜的,这种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考查其阅读理解和应变能力的方式,被各级考试采用。
作者接着谈了一些家长的担忧,承认有没有具备相应的文博知识对答题是心态有一定影响,但也不必过度担忧这会影响正常答题,决定考试的成败。这体现了他的思辨性思考。从考生的父母来说,他们未必不相信考试的公正、公平,只是内心一旦被孩子能否入学的焦虑所充斥,自己“吃亏”了的意识就会钻出来。即使孩子去过河南博物馆的家长,也会陷入另一种焦虑中:考试涉及的内容孩子当时看到了没有?如果看到了,有没有仔细看?内容会不会和孩子看到的不一样?但命题教师并非要考查博物馆呈现给参观者的历史的、文化的知识,他们只是需要借助一个新的场景将语文或英语的知识点包裹于其内而已。正像语文试卷的阅读题,难保没有学生读过该文章,但常态阅读时的思考肯定不会和试卷命制方向一致,命制者只要保证该文章先前没有被命过题就行。
之后,作者给出了他对这次事件的关键性思考:“语文、英语两科考试涵盖如此多的有关河南博物院的内容,能否体现命题者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然后从试卷对考生素质考察的系统性、对今后学生应试的引导性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考试只涉及文博知识不利于“选拔综合发展、素质全面的考生”“考试题材以偏概全,可能增加家长的教育焦虑,不利于减轻孩子的负担”,应该在试卷中“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分散和集中之间达成平衡”。道理虽很中肯,作者主观的美好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考试的误解。作者用以评价这次考试的重要维度——人文素养的范畴实在太大,不是某次某科的考试就能全面考查的。我们都知道,语文考试考查的只能是语文素养,不可能是科技素养;英语考试考查的只能是英语素养,不可能是历史素养:上面已经说过,文博知识并不是语文和英语考试的内容,而只是知识运用的背景。至于他提到的科学精神、艺术素养、公共意识、法律知识等方面,小学阶段孩子们能接触并理解到哪个层次是一个问题,能否和语文、英语这两门科目的考试相融合并有利于题目设计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其实,在作者眼里激进式的考查方式,未必不是命题者的得意之作:学科融合是今后学习的方向,自然也是考试的方向;考查所需涵盖的知识广度,无论是体现在一个专题领域内还是体现在数个专题领域内,价值是一样的,而就命制难度而言,前者要明显高于后者。而作者所做“为了应试,家长带孩子频繁前往博物馆,突击背诵文博知识,很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推断,也有点武断:一方面前往博物馆背诵点文博知识,总比什么都不懂来得好;另一方面,按命题的常理,已经出现过的题材背景是不可能再第二次使用的,如果仅从应试来说,我们反倒要担心以后参观河南博物馆的人流中,会出现小学生荒。
由此,我们要对“考试题材以偏概全,可能增加家长的教育焦虑”这一作者观点作审慎思考:考试题材全面,家长就不焦虑吗?可能家长要带着孩子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各处跑了。可见真正增加家长教育焦虑的,是考试本身!我们需要探寻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竞争性的全市统一小升初升学考试是否合法合规。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而将罪过推到考试题材上,反倒显得有点 “柿子先捡软的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