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分代研究满足网络融合新需求

2018-09-05舒文琼黄海峰

通信世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路华为能力

本刊记者|舒文琼 黄海峰

“代际式发展与有限责任的思路具有明确的演进目标,有利于聚集产业共识,激发产业整体活力。”

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这期间,基于自下向上、尽力而为、更好更快、无限责任的思想,互联网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进展突出。然而,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浸入式体验等新场景对互联网服务能力提出了新需求,传统的网络思路显得力不从心。

改变传统网络发展思路迫在眉睫。6月20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发起和筹备,联合国内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家网络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理事长、工信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张新生表示,联盟的成立旨在凝聚共识,采用顶层设计,提出面向未来的网络创新架构,有节奏地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实现全产业共赢。联盟将以“开放、创新、协作、共赢”为宗旨,协同产业各方,在IP领域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络架构及协议标准前组织,探讨网络领域中长期愿景需求,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与部署,牵引产业发展方向。

老思路难解新问题

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和刘韵洁院士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近年来,得益于数字经济、“互联网+”等的部署,互联网开始从个人消费者领域向新型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对网络侧的能力需求不断扩大,从而使得传统网络的短板不断暴露。

例如,浸入式体验、全息通信等应用,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大规模多媒体信息,且设备密度和总信息量巨大,对带宽和传输能力提出了超高需求;远程医疗、工业器件控制等业务,由于对操作的精密程度要求较高,因此对于网络端到端时延的确定性有极高要求;而车联网、无人机等则需要超低时延的能力以保障业务正常运转,对网络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正式部署,40多年来互联网业务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业务层出不穷,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互联网提出了很多新挑战,然而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与当年相比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在中国工程院李乐民院士看来,当年的老技术应对现在的新业务,显然已是捉襟见肘。

回顾互联网发展,补丁式、自底向上、无限责任的思路在过去多年占据了主导,而很少从高层架构、愿景规划来考虑网络技术的演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蒋林涛认为,基于上述思路、依据现有网络解决新问题只有通过两个办法:一是尽可能扩大带宽,这会掩盖很多问题,并且无法满足时延需求;二是“加补丁”式地增加外部设备,以掩盖现有网络的不足,但是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在网络从无到有的阶段可以发挥高效和针对性强的优势,在网络从有到优的阶段,这种方式将过多关注如何基于已有条件进行修补和优化,无法从宏观高度反思架构本身是否还能支撑业务应用,导致杯水车薪。

是时候研发新网络协议体系,改变补丁式、自底向上的思路,引入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推进网络从“泛在连接设施”向“超连接能力平台”的演进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应运而生。

“分代目标,有限责任”

张新生介绍,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将在网络发展上采用“分代目标、有限责任”的策略,凝聚共识,聚焦目标,在技术路线上提供“全网性能可期”的传输能力,推动由中心化演进至中心与去中心化共融的态势。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代目标”。

分代是移动通信的常见做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每10年一个周期,经历了四代演进发展,目前5G即将商用。而网络技术一直以“更快、更好”为思路主线,对具体的技术边界、技术责任范围并没有提出过明确的目标。因此,之前的网络演进一直围绕下一代、未来等无限责任展开。

受访的专家纷纷表示了对分代研究做法的认同。“代际式发展与有限责任演进的思路具有明确的技术里程碑和演进目标。在每一代演进中提出较为明确的技术边界,以标准的形式定义问题,有利于聚集产业共识,聚焦演进目标,激发产业整体活力。”受访专家表示。

相对而言,网络常用下一代、未来等说法,采用无限责任的“更快、更好”思路,具体目标非常宏大,业界也不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网络可以称为未来网络,以至于可能面临无穷无尽的问题,到头来反而无法很好地予以解决。

客观而言,分代研究在网络技术领域内是首创,业界对于如何分代没有定论。在联盟筹备创立过程中,业界逐步形成了一些看法。

虽然对于网络分代的具体内涵仍未明确界定,但是联盟对于其目的已经形成共识。据悉,数据网络分代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继承无连接统计复用的优势能力,为未来网络提供确定性能力、差异性能力、内生安全能力与超高通量能力,并继续提升网络扩展性,支持更多、更复杂的场景,打破现有的网络“泛在连接”的边界,构建“网络超连接能力平台”。

信通院、华为等携手产业界共同推进

网络分代研究及产业化推动,不可能依靠一家之力完成,而是需要聚集产业力量、群策群力才能实现。

据悉,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创立的萌芽产生于2017年11月由信通院和华为联合举办的IP网络分代研究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充分讨论了面向未来业务演进,当前网络存在的问题、可能的演进方向,并在网络分代研究方向上基本达成了一致共识,准备建立相关联盟组织。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6月20日,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带动ISP、OTT、垂直行业以及国际标准、学术研究各方,共同推进新技术研发部署,推进网络技术继续向前演进。

从联盟成员来看,目前联盟主要是运营商、设备商、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邬贺铨院士表示,未来联盟还会吸引互联网企业、垂直行业(汽车、电力等)等相关单位的加入,这样一来基本囊括了生态组织各方。联盟定位于产业长远发展,并不拘泥于眼前利益,因此有助于产业各方携手走得更远。

作为联盟成立初期的主要筹备方,信通院和华为在推进网络分代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2017年11月联合举办IP网络分代研究研讨会,2018年1月召开网络5.0创新联盟筹备会,2018年4月在深圳和北京分别举办数据网络分代研讨论坛。在联盟中,信通院和华为的多名技术专家也担任了重要任务。

“华为一直高度重视未来网络技术,目前设有专门团队负责未来网络的技术研究工作,与新成立的联盟技术内涵高度契合。因此联盟成立以后,华为将在技术上做出更多贡献,我也相信华为将从技术上深度参与联盟各个工作组的工作,与业界携手将事情做实。”华为2012网络技术实验室主任张小俊表示。

健全组织机构,为联盟发展奠基

谈起联盟的方向,理事长张新生认为,联盟主要聚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大力推动技术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标准与知识产权创新链,脚踏实地地围绕需求制定发展目标,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确保联盟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据悉,网络5.0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设立了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技术工作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国际拓展委员会及七个工作组。这七个工作组包括需求组、架构组、接口与协议组、标识与映射组、安全与可信组、管理与运营组和验证与基础设施组。

联盟成立当天,还召开了第一次全会,各组织机构分别对工作内容和计划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国际拓展委员会最值得注意,该委员会负责联盟的国际推广与合作事宜,这对于联盟日后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将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到全世界而言至关重要。联盟初期设立了3位联席主任,分别对应国际组织ITU、IETF和ETSI。他们分别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ITU-TSG13副主席续合元,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项目经理、IETF活跃参与者耿亮,华为2012网络技术实验室技术专家、ETSI部分项目汇报人蒋胜。

毫无疑问,完善的组织机构将理顺联盟内部工作和对外沟通流程,激发组织创新活力,广泛凝聚产业内外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网络产业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思路华为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不同思路解答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