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气象服务商业化 助力农业现代化

2018-09-05宋燕京纪潇潇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商业化气象

文/宋燕京 纪潇潇 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农业气象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农业生产中是个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

公益服务为基础商业化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大体可分为事业单位运行的基础公益性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和企业可对外提供有偿专业性服务两种模式。

基础的公益性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多数只能为决策部门提供宏观指导作用,如基础的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各种农用天气预报,为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采取相关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或在关键农时农事时期,加强开展全国关键农事气象服务,制作服务材料,及时将农时农事气象服务信息发送给各级政府、农业生产部门、乡镇和村负责人以及气象信息员。

随着“三农”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气象信息服务以及服务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此时,企业定制化、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应运而生。如农作物精细化灾害预警、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虚拟现实的智能温室、大田控制系统等。

1985 年,我国开始在小范围内探索专业有偿服务,到2000 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传统的、低效的服务方式为大众提供气象服务,开始出现专业服务,如为乡镇、渔船提供 24 小时预报、旬报等,收入甚微。从 2000 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专业气象与科技开发相结合,服务产品种类增加,年收入有提高。

针对性、精细化服务待加强

气象服务特色不突出,缺乏核心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一是气象服务产品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且多为专业化术语,大多数用户无法从中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数量众多,但大多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的,而对专业用户和农民个体两大类用户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较少,更缺乏针对农作物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提供气象服务,因此农气服务产品内容在针对性、精细化等方面较为缺乏,亟待加强和完善。

气象部门没有真正的形成统一品牌的优势。从资料传输体系看,通过气象部门的垂直管理,已经能够实现常规观测和预报类产品的共享,但真正的服务体系未形成,还未形成真正的统一品牌的优势地位。各地开发人员技术水平不一,造成整体感觉气象部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各地重复开发的系统众多,如后台管理、数据库、上传系统等,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华丰天际 勇于探索服务三农

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风天际”)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30日,是中国气象局对外从事农业气象专业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其所辖的中国兴农网(www.xn121.com)是中国气象局为“三农”服务的唯一窗口单位。

华风天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软件研发、气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专业团队。公司依托国内最完整、历史序列最长、数据产品最丰富、数据更新最及时的权威气象数据资源优势,研发专业农业气象服务产品,为农业气象相关领域提供精细化和定制化服务;并为农业保险行业,提供包括气象指数保险方案设计、理赔证明、数据资讯、农气灾害预警等相关服务。

公司拥有全国最全面且权威的农业气象观测网资源,其中包括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2017个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的信息,以及国家农业气象示范基地等资源。公司对外服务的农业气象预报信息,包括农田土壤墒情预报、作物物候期预报、关键农时农事(春耕、三夏、秋收)农业气象条件预报、农业年景预报。

近年来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农业气象专业数据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开展以下服务:

保险相关的气象服务。2017年,华风天际重点设计研发了“天算”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基础平台,可为保险公司提供涵盖数据服务、模型研发、模型定损等全方位服务。该产品是第一款正式推出的基于气象大数据和精算模型的云端应用的平台产品,是开发天气指数农业气象保险产品的基础工具。其将历史天气数据、预报预警数据与作物生长数据、灾损数据、气候专家建议等融合,辅助生成指数保险产品,真正实现为农业金融及保险行业提供农业风险管控服务,积极搭建气象行业与保险行业沟通的桥梁。基于“天算”1.0,已为多家保险公司在大宗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业、海产养殖等行业设计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服务农户数量超过5万户,累计投保金额逾800万元。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机器人“天宝”。这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科技产品,它借助云端智能知识库平台,实现了在语义理解、知识学习推理与表示等方面完备的智能支撑体系。以及采用先进的语音引擎,搭载环形麦克风阵列,运用声控识别等技术,与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结合,可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交互式服务。目前基础版“天宝”可实现语音查询农产品市场价格、天气信息、农业病虫害、农业政策等。

虚拟现实智慧温室体验系统。该系统,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基于虚拟现实的智能温室、大田控制系统,在虚拟现实中实现对温室、大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漫游和远程控制。其特色是,VR温室、大田和真实温室、大田1:1建设。另外,系统通过中间件实时连接真实温室、大田设施,真实温室、大田的各种状态数据直观的漂浮在设备之上;用户操控VR手柄,可以同步开关真实温室的风机、顶棚、喷雾、湿帘等设备。

农业公众气象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兴农网的建设与运维,全国气象信息员平台的建设维护。

全球大宗作物农业气象查询数据库。主要针对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农业期货公司等目标客户推出的可查询、分析作物主产区气象条件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该数据库可以实现用户自主设定作物品种、作物产区、时间、地域、气象要素等,对比所选作物近期的气象条件与历史同期的差别,预报未来15天的气象条件与历史同期的差别等。

细化作物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平台。该风险管理平台主要针对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作物农业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灾害进行风险管理,当灾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满足时,即会发出预警。目前主要覆盖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油菜等9种大宗作物,涉及12种农业气象灾害和5种病虫害的监测及预警。

期货农产品气象服务。主要针对期货中大宗农作物品种的天气影响,制作了全国首档气象财经栏目《期市气象站》,目前在和讯网、新浪网以及央视网同步播出。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服务。可为涉农机构或公司,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搭建大数据查询展示等综合服务平台。

气象服务商业化是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尽管我国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积累了一些商业化运做经验,但距市场机制下真正的商业气象服务还有较大差距。

天际公司作为中国气象局的直属企业,未来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气象数据的深度挖掘,推进智慧气象助力智慧农业的创新发展,深入探索“互联网+农业+气象”的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增收提供更多渠道和服务保障。

Tips

发达国家成熟的商业化气象服务

发达国家的气象服务商业化已经非常成熟,在美、日、英、德等国家,各种气象有偿服务无处不在,日本仅东京就有上百家气象服务公司,一般规模的公司每年营业额高达 5~10 亿日元。美国气象私营公司约2000多家,其服务范围涉及各个领域,不但能根据商家的需要提供各种气象信息,甚至可以为顾客提供气象设备,建立专业的气象观测站,进行个性化服务。

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程度和气象科技水平不同,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管理体制亦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模式:完全公共经营型、私人竞争经营型和公私混合经营型。

第一种完全由国家气象部门从事商业化服务,如新西兰。新西兰国家气象服务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商业化的国家气象部门,1992 年 7 月起开始实行商业化,成立气象公司( MetService) ,下设三个服务实体, 分别开展航空服务、信息服务和国家天气气象业务、系统供应、培训及咨询服务并给国家交通部提供天气预报警报。

第二种是国家气象部门只有公益无偿服务,由私人公司开展商业化服务,如美国、日本等国。 美国和日本鼓励私人机构开展商业化服务, 由国家气象部门无偿给社会和私人公司提供资料和产品,比如日本天气新闻公司, 对市场进行细分, 主要涉及的业务包括环境、防灾、能源、农业、航空、海洋、交通、建筑、流通、公众、新闻、娱乐场、教育等。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 该公司提供的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旨在帮助客户评估和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从而使客户获得经济利益。

第三种是国家气象部门既搞公益服务又搞商业化服务, 同时也允许私人公司从事商业化服务, 如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这些进行商业化活动的国家, 国家气象部门进入该领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成立服务实体, 参于市场竞争。如澳大利亚气象局成立专业服务体( SSU) , 并将其推向市场, 与私人和国外气象公司平等竞争。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商业化气象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