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2018-09-04朱明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帕金森病

朱明芳

【摘要】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帕金森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帕金森病;个性化健康教育;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1..02

本文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现将研究过程和内容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5.4±0.8个月;患者年龄56~79岁,平均63.4±4.5岁;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1±0.5个月;患者年龄53~82岁,平均63.2±4.8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帕金森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1)教育方案的制定:为在我院治疗的每位帕金森病患者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结合医疗文书、病例报告、护理日志、患者情况,对服药不依从或消极态度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以细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负面情绪较大、家庭影响因素较重、药物不良反应、医患沟通障碍等因素在实际临床上最为常见,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分析并处理;通过细心温和讲解,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有效的医患沟通等多种渠道,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并通过一对一面授的方式,讲述治疗成功病例,引导其联想疾病好转之后的幸福美好生活场面,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2)康复指导:病情程度相对较轻者,指导其进行主动康复训练与社会活动锻炼;对于病情程度相对较重者,则应该由临床康复医师在旁辅助进行相关训练,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肌肉训练等几项,使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改善,逐渐进行主动训练,使其生活能够自理,鼓励患者家属积极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当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家庭支持[1、2]。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2)不良事件情况;(3)对护理满意度。

1.4 满意度评价方法

采用满分为100分的不记名打分问卷的方式,在患者出院时调查护理满意度。分数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分数超过80分为满意[3]。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震颤、肌强直、动作减少是临床上帕金森病患者的典型性病症表现,而该病患者病情的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对运动功能造成影响,还会伴随存在多种心理层面的障碍,以抑郁、焦虑、恐惧、睡眠障碍、人格改变、谵妄等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且上述并发症中的任意一项的出现,都会对广大患者的生活、工作、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4、5]。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说明,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立安,庞爱兰,张林明,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1):16-19.

[2] 姜立志,沈丽华,李作汉,等.帕金森病患者氧化应激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12):1092-1094.

[3] 吴兴华,王志伟,戚晓昆.电生理检测在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12):1337-1339.

[4] 王蒙蒙,于 涛,石江伟,等.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2968-2971.

[5] 刘 姝,苏庆杰,黄如萍,等.帕金森病伴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5,14(7):689-691.

本文編辑:王雨辰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