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壮阔波澜中守护精神原乡
2018-09-04赵晨晓
赵晨晓
读完长篇儿童小说《玉扣纸》,我感受到了来自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强大力量,儿童文学也可以有宏大叙事,此书可见一斑。《玉扣纸》有一个很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黄杨沟村黄杨两族长达300年的家族恩怨;也有一个很大的现实背景,那就是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把一部仅10万字的儿童小说,置于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背景中,要想成功驾驭情节、塑造人物,若无深厚功力实难为之。
慕榕选择以玉扣纸为媒介,将前述两大背景连接起来,以儿童视角切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叙述改革开放给时代和个体带来的变化,以及少年儿童在这场大变革中的表现,再现了一幅乡土风格浓郁的世相图。慕榕的笔触老到且细腻,举重若轻,巧妙地处理了宏大叙事中的小人物命运和手工玉扣纸制造技艺的命运,描述了黄杨两大家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中,由“老死不相往来”到废除族规、重修旧好的巨大转变,成功地塑造了新时代的两个少年形象。
黄杨两族的先人共同在黄杨沟村开基创业,并世代交好。后来,两族反目成仇,并立下“永世不得通婚”的族规。因为内斗,黄杨两族丢了全县玉扣纸生产行业龙头的地位,无奈之下,年轻后生纷纷南下打工。为了守护玉扣纸,黄杨两位族长以死相逼。无奈,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乡村宗族制度,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了,族长的话已经没有人愿意听了。
于是,黄杨两族的孩子们成了传承玉扣纸生产技艺的“主力”,是孩子们的认真与执着,让玉扣纸老匠人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后来,黄鹏和杨燕发明了一道新菜——玉扣河田鸡,玉扣纸在餐桌上找到了新生。外出打工的人因“玉扣河田鸡”发了财,玉扣纸也迎来了久违的黄金发展期,黄杨两族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开始缓和。然而,黄杨两位族长无法接受玉扣纸用于烹饪的事实。
打工,充实了黄杨沟村的物质,也抽去了黄杨沟村的灵魂。在天灾人祸面前,两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挺身而出,护家园、救村民,不计恩怨。两位族长的先后去世,给孩子们尤其是黄鹏和杨燕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杨家族长的灵堂前,黄鹏和杨燕携手发表了一段振聋发聩的讲演,终于结束了黄杨两族的宿仇,两族废除族规、重修旧好。新时代里,黄杨沟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玉扣纸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可期……
对于黄杨两族来说,可谓“成也玉扣纸,败也玉扣纸”。玉扣纸为黄杨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就了黄杨两族的财富传奇,但也成了两族反目的导火索,而这导火索烧了200年,成了黄杨沟村发展之路上的最大的障碍。玉扣河田鸡的诞生,带来了新的矛盾。这个矛盾看似是族长与年轻人的矛盾,其实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矛盾,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的矛盾。
打工,给乡村带来的最大的变化,还是思想上的解放。当然,这种“解放”也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人们的视野和心胸变得更加开阔了;也有一些人的价值观扭曲了、金钱观错位了。幸運的是,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只是时代变迁必然带来的阵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新的秩序将重新建立、健全,一切又将回到正轨上,包括两族的恩怨。孩子们目睹了改革给乡村和人们带来的变化,也参与了改革,参与了秩序重建,因此,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更有信心,也更有能力谱写美好的未来。
慕榕是客家人,80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真切地改变着他的生活和思想,也带走了他曾熟悉和眷恋的乡村传统、童年回忆,玉扣纸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面对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各种随时可能颠覆人们原有观念的思潮,我们该如何拥抱新潮流?如何守护乡愁?如何继承传统?慕榕笔下的玉扣纸,在时代的壮阔波澜中成功泅渡,就是最好的例子,也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