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在化学课堂

2018-09-04王开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化学物质美的化学

王开伟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能力。课堂不再是以前沉闷的灌输式,而是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学生乐于获取知识的课堂。在化学课堂中,若能将美育贯穿其中,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无奈。

【关键词】美;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38-01

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世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提到化学,大家普遍恐惧毒、污染、爆炸等。但是,他们也许早就忘记曾经在化学学习中看到的各种美。烟花绽放的美丽火焰总是被人赞扬,他们却忘记烟花之所以美,是因为里面含有很美的金属元素;人们总爱买漂亮的衣服,却不曾想过每一件衣服背后藏有多少神奇的化学物质;大家在欣赏姿态万千的钟乳石时,只是惊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却没去想过里面包含的化学变化。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可是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并不注重化学中的美,主要原因是长期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系统学习和挖掘化学中的美。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融入美学教育呢?

1 注重教师的形象美

中学生大都具有向师性,教师的形象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仪表仪容端庄,言行举止大方,表情轻松自信,尤其是微笑,在学生表达时微笑倾听,尊重学生,耳濡目染,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尊重,为新型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注重教师的人格美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新《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学识再渊博、教学水平再高,但如果心胸狭隘、唯利是图、虚情假意、尖酸刻薄,这样的教师终究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甚至会遭到学生的唾棄,因不信其师而不信其道。有句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课堂上多用语言鼓励学生,让大拇指竖起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心爱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教师的人格魅力。

3 化学物质的外观美

化学物质的外观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官,很多化学物质的外观非常漂亮:美如蓝玉的胆矾、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紫色迷情的高锰酸钾溶液、金黄清澈的三价铁盐溶液、神奇的钟乳石等无不表现化学物质的形态美。在课堂上善于运用物质的外观美,不仅能发展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更能帮助学生对化学物质的学习,课堂也就变得五彩缤纷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4 化学物质的结构美

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却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其性质。无机化学中存在同素异形体,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石墨原子间构成正六边形,是平面结构,呈片状。金刚石原子间是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尽管化学组成相同,正由于它们的结构不一样,使得它们的性质千差万别。前者质地柔软、灰色不透明、价格便宜,后者质地坚硬、无色透明、光彩夺目、价格昂贵。有机化学中存在手性异构现象,有那么两种物质,乍一看,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是它们就像左右手一样,永远无法重合,那样的结构能让人久久回味。

5 化学中的实验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探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美的大观园。每每问起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什么最吸引你的眼球?学生的答案一样:实验。而教师同样有感受,如果纯理论,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讲的东西第二节课就忘记了。如果有实验,学生在课堂上异常的活跃,最终的效果也非常明显,特别是一些带有刺激性的实验。化学的实验美除了美在实验现象的刺激,更是美在装置、美在过程、美在颜色的变化。

6 化学的实用美

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化学。化学化工产品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既体现了其自身的实用美,又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注重衣着美,选用合成纤维、合成染料、尼龙、涤纶、仿皮等等;人们讲究饮食的营养、注重各种营养成分的调配、微量化学元素的吸收。为了美化环境,人们采用琳琅满目的塑料制品、四季茂盛的塑料鲜花、特别制成的五彩灯光,再加上那空气清新剂散发的阵阵清香,真是令人陶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化学化工产品带来的实用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追求美的欲望必将引起化学工业上新材料、新产品的层出不穷,进一步发挥化学化工产品实用美的功效。

总之,美是一种心境、一种感受,物质变化的美,是化学美产生的基础。化学美是化学内容的“真”与化学形式“美”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美的化学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物质的漂白性辨析
奇妙的化学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奇妙的化学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