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

2018-09-04季亚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实施初中物理

季亚杰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题课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物理规律的理解,使理论完整化、具体化,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O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93-01

1 明确学习目标,梳理知识脉络

在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保障整个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中,也就要求教师先明确该章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该节课需要应用怎样的知识来进行问题解决,由此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意识得以强化。在对学习目标明确之后,还需要学生理清基础理论知识脉络。很多学生对相似的知识容易混淆,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是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通过归纳与比较,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2 精选例题,合作交流

在物理习题课中,需要将学生们解题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习题课开始之前还要求教师做好习题的精选工作,所选择的题目需要具备一定的典型性与灵活性,还能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比如,在进行电能表的教学之后,可以问学生“应用精度高、能耗小的新型电能表时,其数字电能表表盘上面标有的3000imp/(kw.h)、220V、10A(20A)等信息有什么物理意义?”如何应用该电能表对家中电视机的实际运行电功率进行有效的测量?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之后,再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计算出在什么情况下由于电量过大从而导致跳闸?”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还能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将物理知识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模式,才能引导学生们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此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们能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应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习题的解答过程之中。通过交流讨论的模式还能够使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此外在应用小组合作交流模式来进行学习时,还要求教师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们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来促使学生们能够有效的完成相关习题的解答。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跟师生互动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解题思路的提炼,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对于物理问题的分析以及解答能力。

3 分层检测,有效实施

课堂检测需要以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并在结合实际学习状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检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检测效果。因此教师们还需要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们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成绩来进行水平各异小组的划分,然后实施分层检测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此外教师们还需要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但重点还是放置在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题水平上,并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让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分层检测,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电路的连接内容时,可分为三层:首先,给出两个小灯泡,三个开关,一个电源和导线若干,让学生用这些东西自己动手按照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认识开关的作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连接并联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串并联电路。其次,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自行连接串并联电路,了解开关的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判断简单电路的连接方式。最后,要求在完成B类内容后,还应找出老师给出的电路的故障,并排除故障,尽可能多的總结出故障现象及识别故障位置的方法,形成经验和规律。

习题课作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题思路的重要途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结合学生学习基础以及实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习题课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提升,借此来提升初中物理习题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实施初中物理
紧扣学教“四性”加强数学习题教学探研
习题教学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