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分析
2018-09-04彭珍
彭珍
【摘要】目的 分析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应用下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消化道疾病患者10例,均經过胶囊内镜检查,对胶囊检查下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检查结果观察,血管发育不良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炎症1例。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不确定诊断与阴性病例分别为6例、2例、2例,检出率结果85.71%。检查整体耗时平均(246.55±60.25)min。1例患者因年龄过高未进行全小肠检查,其余9例顺利完成,检查完成率91.43%,检查结果中1例患者因肠液于肠道内分布,图像显示较差,但并未影响结果观察。结论 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应用下对明确小肠疾病类型有积极作用,检出率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诊断结果
【中图分类号】R5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9..02
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需做好临床诊疗工作,但需注意部分检查手段应用下患者胃肠道所受损伤较为明显,检查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的同时,易产生不良反应问题[1]。对此情况,考虑将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引入,对提高检查效果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将以10例疑似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胶囊内镜检查应用下取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疑似消化道疾病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9~77岁,平均(43.8±4.5)岁,临床症状表现,消化道出血、排便性状改变、腹痛分别为6例、3例、1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肠镜检查、胃镜检查,未能明确疾病类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胶囊内镜检查方法,胶囊内镜合理选择下,实施原理为于肠腔内运行胶囊,拍摄图片保持2张/s速度,结果想数据记录仪传输,于影响工作站内处理图像结果。具体操作检查流程:①检查前准备,前1天饮食控制,以少渣饮食为主,取复方聚乙二醇口服,饮水量控制为1500 mL以内;②检查当天,患者禁食水,将胶囊吞服,待进入胃腔后做图像监测,当胶囊进入十二指肠球腔中,可给予少量水饮用,5h后进食并做小肠检查,待进入结肠后检查完毕。部分患者可能未能顺利完成整个检查过程,可在图像无法辨认情况下结束检查过程。图像获取后,由医师分析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胶囊内镜应用下一般检查结果,同时对整个检查过程耗时观察,并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胶囊内镜滞留情况,对最终获取的图像质量观察。
2 结 果
2.1 胶囊内镜检查一般结果
35例患者检查结果观察,血管发育不良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炎症1例。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不确定诊断与阴性病例分别为6例、2例、2例,检出率结果85.71%。
2.2 检查时间与检查完成率比较
在检查时间方面,胶囊于胃内停留(65.5±25.5)min,检查整体耗时平均(246.55±60.25)min。检查完成率情况。1例患者因年龄过高未进行全小肠检查,其余9例顺利完成,检查完成率91.43%,检查结果中1例患者因肠液于肠道内分布,图像显示较差,但并未影响结果观察。
3 讨 论
小肠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常见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肠道检查中大多为侵入性操作,患者机体不适感较强,甚至对肠道产生一定损伤,且检查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近年来随内镜技术发展下,有研究指出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属于安全、非侵入操作形式,操作简便[2]。从胶囊内镜检查适应症看,对于疑似小肠器质性疾病、常规检查结果不明确消化道出血、消化吸收不良以及腹痛症状明显等,该方法均较为适用。而从禁忌症看,如胃肠动力障碍、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瘘管或狭窄、消化道梗阻、植入心脏起搏器等,该类患者均不适宜采用胶囊内镜检查方法。既往研究资料中,对于胶囊内镜应用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年龄因素为主要因素,本次研究结果中也提及,有高龄患者未能顺利完成内镜检查过程[3]。因此,小肠检查中需明确患者适应症与禁忌症,保证检查准确性提高。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10例患者检查结果观察,血管发育不良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炎症1例。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不确定诊断与阴性病例分别为6例、2例、2例,检出率结果85.71%。检查整体耗时平均(246.55±60.25)min。1例患者因年龄过高未进行全小肠检查,其余9例顺利完成,检查完成率91.43%,检查结果中1例患者因肠液于肠道内分布,图像显示较差,但并未影响结果观察。这些均能反映出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应用于小肠疾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对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有积极作用,且在安全性上较高,患者大多无不良反应情况。需注意在实际检查中仍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术前饮食控制,给予复方聚乙二醇口服等,且注意向患者讲解基本操作流程等,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检出结果准确性。
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应用下对明确小肠疾病类型有积极作用,检出率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志芳,陆秀萍,谭建荣,等.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6,38(10):1451-1452+1457.
[2] 陈 伟,姜 琦.胶囊内镜检查对112例小肠出血病因的诊断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0):94-96.
[3] 李左军.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诊断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01):66-67.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