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病例分析在生理教学中运用
2018-09-04周游
周游
【摘要】随着医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突破,医学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对生理教学来说,合理运用病例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临床联系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中把生理学知识融入病例分析,将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生理学 病历分析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44-01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简介、生理学发展史以及生理学研究水平等)、细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转运、信号转导、生物电现象等)以及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当前医学生进行生理学的学习时,对与临床的联系掌握程度不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入病例教学法,以求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1.病例教学法在生理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1.1病例教学法中病例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病例教学法时,在病例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不能盲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过于繁琐的病例,就等同于在做无用功。例如在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这一生理重点进行讲解时,它的三大特点: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水肿。就有必要与临床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联系起来。教师应明确他们引入病例教学的目的:引导学生对某一器官、系统异常出现的临床表现从生理学角度对其加以解释,从而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对本科阶段的医学生而言,一些深层次的临床问题可以暂时忽略。
1.2病例教学法对讨论环节不够重视
在医学院校课堂中引入病例教学法的另一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们课上的积极互动性,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或者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还是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参与性不强,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目前,我国的授课模式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病例教学法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对于让学生参与讨论的这一环节并没有多加重视。
2.病例教学法改进的方面
2.1选择适度的病例进行教学
对临床医生来说,对病例的分析是通过实验室检查、体征、综合症状等运用医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疾病的确诊,并安排可行性的治疗方案。而对医学院校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引入病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生动的掌握某一系统或器官在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用的病例应该是在原始的临床病例基础上,经过加工、调整的病例。一方面,应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单一的临床病例。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因是便于医学生理解记忆。而病情单一病例的选择则是符合本科医学生对临床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教师有必要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选择不同深度的病例。
2.2病例教学法中引入讨论环节
病例教学法则是教师通过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提出与生理学相关问题,然后一步步推进,进而启发学生。将生理学的基本知識渗入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多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病例来理解基础知识。因此在进行病例教学时,教师有必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以便进行课堂上的病例讨论。教师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在课上根据人数分为多个小组,两个小组之间对一个病例进行辩论。如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互动,让他们主动吸收知识。在学习甲状腺激素(TH)时,可给出此病例:22岁女性,虽近两个月的摄食量增加却仍见其身体消瘦,多汗怕热,失眠,感觉疲劳,心情烦躁,每天常常出现不自动的手颤动以及心慌,对此进行分析是何病症。教师对讨论的病例不设立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言论无需评判对错,只对其进行分析。对于学生发言中的错误之处,要旁敲侧击,使其思考方向转向合理。
3.结语
病例教学法是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理学的教学现状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普通医学院校的生理学理论教学,由于医学生本身形成的知识系统较差,医学院校的授课环境较差、上课人数多等问题的存在,病例教学法的推进必然不易。然而,为了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生理课教师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医学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方彭华,史明仪,卜平等.融入病例分析,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0):861-862.
[2]许娜,李学晋,范文艳等.病例分析与病理生理教学之间的融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4(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