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探析
2018-09-04陈萍宋爱君贾中华
陈萍 宋爱君 贾中华
【摘要】“积极心理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表现为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从自我成长经历中汲取自信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内驱力,通过认知训练养成积极的思维模式,在主动实践中砺炼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品质。
【關键词】大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策略
【基金项目】青岛滨海学院校级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5J2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223-01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背景下, Luthans等人于2004年首次提出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心理资本”概念。“积极心理资本”指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其四种要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都是类状态的积极心理力量[1]。积极心理资本对提升个体及组织的工作绩效有着重要价值。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心理资本可以帮助其增强主观幸福感,促进其学业动机和学业成就的提升,与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探索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重要意义。
一、从自我成长经历中汲取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特定的情景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2]
1.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的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概念测量”、“SWOT分析”等方法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分析,尤其是引导学生关注成功经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规划。
2.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合理的目标,并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实现目标,以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任背摔”、“高空断桥”等拓展训练推动学生挖掘自身潜能。
3.完善奖励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进步并予以奖励。特别是在班级管理层面,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内驱力——希望的提升策略
希望表现为人们有明确的目标,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即使遇到挫折也可以通过其他道路和方式实施目标。[3]
1.增强对国家经济前景的信心。通过新闻联播、思想政治课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对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学习,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对就业前景的信心。
2.提升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通过学习校史、了解学校未来规划及开展校友报告会等途径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专业认知增加学生对专业概况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可以帮助其形成更加清晰的生涯愿景。
3.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自我评估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完整的生涯规划,明确长期发展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引导学生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内驱力。
三、通过认知训练养成积极的思维模式——乐观的提升策略
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也就是把过去、现在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什么,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外在的原因。[3]
1.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是科学的思维模式,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问题,是建立积极思维模式的根本方法。
2.开展积极归因训练。韦纳的归因理论将个体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纳入三个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通过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学生更加乐观地看待成败,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行为的坚持性。
3.培养学生的成长性思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成长性思维模式和固化性思维模式两种,引导学生识别自己的固化性思维并转变为成长性思维,是培养学生乐观人格的重要策略。
四、在主动实践中砺炼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品质——韧性的提升策略
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能力,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甚至是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中快速回弹或恢复过来”[2]。
1.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增强执行力和责任感。特别是鼓励学生参加对自己有挑战性的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每位学生能够独立负责项目,在实践中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榜样的力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一,通过观看励志电影、宣传先进典型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增强自立自强的意识,并学习面对逆境时的有效应对机制,有利于其韧性的提升。
3.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中可以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引导学生构建和维护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其应对困境提升韧性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 : 482-487.
[2]Fred Luthans.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0-35.
[3]张红霞,韩淼.心理资本视角下提升大学生竞争力的教育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