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里的副食店
2018-09-04李强
李强
之前的文章中讲了一个高梁河的传说,本文我们就来讲讲历史记载中的高梁河。
高梁河,最早的记录见于曹魏时期成书的《魏土地记》。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中写道:“漯水又东南,高梁水注焉。水出蓟城(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位置在今广安门地区)西北平地,泉流东注。”
漯水是永定河的古称,这条河含沙量大,河道也常常不固定,因此又曾称为“无定河”。在它的冲击下,北京地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正是这些湖泊及丰富的地下水,滋养了北京这一方的水土。永定河在北京平原冲积面上自由摆动,留下许多故道,在它向西南迁移的时候,形成了高梁河水系。后永定河又向南移,这条高梁河的上游逐渐被淤堵,成了没有源头的断头河。虽然没有了源头,但紫竹院湖泊中的细小泉水为它提供了宝贵的水源,从而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水流不大但仍可以让这条高梁河顺着原来的永定河故道向东南流去,流经今之白石桥、高梁桥进入德胜门水关,流入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最后在十里河村东南,经通州马驹桥附近入永定河故道。这条古河道与《魏土地记》中的记载“蓟东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漯水”完全相符。
高梁河曾经是一个著名古战场
高梁河不仅是北京地区的重要水源之一,还是著名的古战场。北宋时期,高梁河畔的一场大战,改变了宋辽之间的战争走向。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完成宋太祖(赵匡胤)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遗愿(五代十国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把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都割让给契丹),亲率大军北征。战争之初,宋军打得还是很顺利,不久便攻到了辽南京城(又称燕京,今北京的西南)下。辽将耶律隆运指挥坚守城池,宋军强攻10日,南京城仍不破,就在这10天之内,辽朝的主力部队由塞外赶来救援。宋辽双方在燕京城外的高梁河畔展开血战,辽军三方夹击宋军。宋军由胜转败,战士死伤无数,兵器和钱粮全部被辽军俘获,就连宋太宗也差点被活捉。慌乱之中他乘驴车连夜逃往涿州,就在逃命之时,屁股还被辽军射中一箭,狼狈不堪。这就是宋朝初年著名的高梁河战役,这场战役改变了宋朝企图统一全国的规划。
金元两代的高梁河
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这是北京地区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的都城。金朝统治者为了解决人口增加而带来粮食紧缺和陆运物资费用极高的问题,决定开凿了新运河。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金世宗下诏开凿新运河以通漕运,新运河是从金口河引卢沟河水向东,流至通州汇入潞水(今北运河)。但开渠后水势汹涌的卢沟河却泛滥成灾,由于它水质浑浊,裹沙挟泥常常淤塞水渠,威胁到金中都的安全,只好废弃。当时也引过城北高梁河的河水,但因水量太小最后也只能放弃。在高梁河西北有一座小山,叫作瓮山,山中有泉汇成了湖泊,叫作瓮山泊,瓮山泊以西有座玉泉山,山中泉水充沛,其水也流入瓮山泊。瓮山就是今天颐和园的万寿山,而瓮山泊就是未进行人工开发的昆明湖。将瓮山泊的水向东南引入高梁河,这就是今天的长河(当时称为玉河),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后,开渠将水引向南边直接进入中都的北护城后入闸河故道,这样从北而来的粮船就可以从通州闸河,直抵中都城下。而由高梁河直接进入中都北护城的这条渠道,则被称为“高梁河西河”。
白莲潭,是高梁河上最宽阔的一段水域,它实为元代之积水潭。金代的统治者看到东北城郊有这样一片面积开阔风景优美的水域后,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自然风光与皇家园林共存的离宫——太宁宫。这是高梁河作为京城水源的第二作用,用于皇家苑囿。
元郭守敬修建了高梁桥
公元1215年,元朝的铁骑踏破金中都后,整座金皇城被付之一炬。公元1261年,忽必烈亲临金中都,此时新的宫殿尚未建成,他只能居住在金朝的离宫太宁宫中。这座宫殿建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它的建造模仿了北宋名园“艮岳”,所有宫殿都环湖而建,其中这个湖就是白莲潭。它是今北海及中海的前身,也是高梁河上最宽的一段水域,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元世祖忽必烈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以太宁宫琼华岛为中心兴建了大都城,琼华岛即今天北海公园的前身。1293年,元朝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为了解决大都城漕运粮食的问题,开凿了通惠河,这条新运河引昌平龙山下的白浮泉,经瓮山泊,入高梁河,经西水门进积水潭,东南流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通州高丽庄白河(今北运河)。从瓮山泊到高梁河一段成为了通惠河重要的水源之一。郭守敬为了控制通惠河的水量,增建了不少闸坝与桥,像白石闸、西城闸、海子闸、文明闸,等等;桥有麦庄桥、广源闸桥、白石桥、高梁桥等,由此可见高梁桥并不像传说中所说的建于明朝。据《日下旧闻考》记载:高梁桥建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位于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桥南北各有牌楼一座,南牌楼南面曰长源,北面曰永泽;北牌楼北面曰资安,南面曰广润。
通惠河开通后,皇室成员乘船巡幸成为了极好的娱乐项目,尤其是皇城的西北郊,皇室们可以通过高梁河直接到达西山瓮山泊一带游玩,因此元朝政府大力修建西山一带的风景,建造了不少的楼台亭阁及寺院。像元英宗至治年间,在玉泉山西边的寿安山建了大昭孝寺,寺内供奉了一尊50万斤铜佛,这就是日后的卧佛寺。还有元文宗时期,在西湖(元朝时称瓮山泊为西湖)岸边兴建了大承天护圣寺,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除此以外,高梁河也备受皇家重视,在河道沿岸兴建了不少佛寺,有大护国仁王寺、昭应宫、极乐寺、广通寺等,成为当时大都烟柳如画,梵音袅袅的游览胜地之一。
明朝高梁河成为京城重要水源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营建北京城,这座新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整体向南移动,北城墙向南压缩五里,南城墙向南扩展,由于城市的改动,为城市供水的水脉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通惠河的上游被圈入皇城内,从此漕船再也不能进入积水潭。其次就是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昌平天寿山营建皇陵时,风水家认为通惠河主要水源之一的白浮泉穿过皇陵很不吉利,所以将这条水脉废弃,而由瓮山泊入高梁河的这条水系便成为京城的主要供水来源。
这条高梁河不仅担负着京城主要供应水源的作用,还是京城百姓们踏春郊游的好去处,尤其是西直门外的这一段高梁河流域,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元朝时此段就已经是游览胜地,明朝时又在沿河两岸修建了不少寺庙,像万寿寺、紫竹院、真觉寺等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京城许多百姓都特意出城来到这里参加佛事活动。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赞美的诗篇,如明代“公安三袁”中袁宏道和袁中道,都写过高梁桥附近的美景。袁宏道在《高梁桥游记》写道:“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由此可见当时游览高梁河附近美景的盛况。
清代长河成为皇家的御道
清朝定鼎北京后,京城内的水系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而在北京的西郊则发生了大的变化。清朝在北京的西郊大兴土木,建造皇家园林,如清漪园(颐和园)、静宜园、圆明园、万寿山等等,这些风景如画的皇家园林都是依水而建。为了解决水源不足的情况,乾隆年间将西郊一带的诸泉汇集一起,引入瓮山泊,并扩大了瓮山泊的容量,改瓮山泊为昆明湖。昆明湖建好后,为了控制水量防止汛期洪水暴发,又在湖的东堤及南北两端各建水闸一座,北闸——青龙桥闸,南闸——绣漪桥,东闸——二龙闸。由青龙桥闸以北至玉泉山的河道称为北长河;绣漪桥以南的河道称为南长河,这条从昆明湖到高梁河的河流,日后就被人们简称为长河。长河的水由德胜门水关入积水潭后,分为三支进入皇城:一支由东岸向地安门方向流动进入御河,流入南护城河;一支由南岸流入太液池后,向东进入天安门外的外金水河,再东进入御河;最后一支是由太液池东岸引水入紫禁城的筒子河,由西北筒子河进入紫禁城内,最后由东南城墙水关出紫禁城入东南筒子河,称内金水河。
长河是清代皇家去往西郊离宫必经的水上通道,乾隆年间,长河得到了很好的疏通治理。乾隆帝常常乘船到畅春园看望其母亲,他非常喜爱长河两岸如画的风景,甚至规定昆明湖与长河禁民间泛舟。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圣母皇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母亲庆祝寿诞,乾隆皇帝在长河边上的乐善园中修建了倚虹堂,供其母用膳休息之用。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也常常在倚虹堂换船前往颐和园避暑,而且慈禧太后特别喜欢走这条水上御道。为了保持长河两岸的优美风景,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慈禧命醇亲王奕譞整理长河两岸,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开始,每隔两丈种两棵水杨,中间夹种一棵桃树,延绵一二十里,两岸垂柳依依,桃花灿若晚霞,龙船、画舫伴着庙宇梵音浩浩荡荡向西边的皇家园林行驶。然而随着清王朝的衰败,长河日益疏于治理,不久长河御道就被废弃了,桥闸被毁,船不能通航。
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北京城市中心区水系进行综合治理,长河水系便是其中之一,经过几年的治理,长河又恢复了原来的美景。为此市政府可没少下功夫,不仅拆除了周围许多违章建筑,而且还对长河上的麦庄桥、广源闸、高梁桥等古建筑进行了維修保护,再现了“长河观柳”的历史景观。如今乘船游览长河御道,已经成为了北京旅游的一个名片活动,经过治理后的古老河道,又重新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