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铁16号线出入口建筑标准化设计

2018-09-04白智强

都市快轨交通 2018年4期
关键词:北京地铁扶梯号线

白智强,冀 程



北京地铁16号线出入口建筑标准化设计

白智强,冀 程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2)

地铁出入口作为联系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的载体,其结构布局、建筑形式与城市功能、规划、景观息息相关。作为北京首次采用8A编组的地铁线路,地铁16号线不仅可满足更高的交通需求,更对车站附属地面建筑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关系等问题高度重视。结合出入口功能、占地及外观体量,全线出入口建筑类型主要分为标准直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侧出口(含带室外排烟风室)、出入口和无障碍合建口、独立无障碍口、安全出口等,分别对其地面建筑外轮廓尺寸进行标准化设计。同时,对地下通道高宽、爬升段楼扶梯布置形式进行了统一,为地下出地面基础部分提供了预留预埋的接口条件,也为今后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地铁车站;出入口;标准化设计;北京地铁16号线

车站出入口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门户,其与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动之间联系紧密,尽管体量较小,但作为车站的一部分,除了基本的交通功能外,也是展现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窗口,对城市景观有重要影响,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传统地铁出入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铁地面附属建筑多且分布零散

通常一座地铁车站需设置的地面出入口、风亭、无障碍口、安全口等建筑约6~15个,数量多,较零散,对街道环境和周边建筑的影响考虑不充分(见图1)[1-4]。

图1 车站地面附属总平面图

1.2 地铁各线地面亭风格多样

北京地铁各线的出入口地面亭造型均不统一,导致地面建筑设计重复、效率较低,同时地上、地下设计接口多,容易出错(见图2)。

图2 北京各地铁线出入口的不同风格

2 标准化设计的提出[5]

2.1 统一性

全线出入口地面亭等附属建筑的形式、颜色基本一致,以增强地铁建筑的标识性和可识别性。

2.2 多样性

在保持形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整合变形,适应不同规模的出入口地面亭。

2.3 标准化、模块化

梁板柱、挑檐等构件尺寸、钢结构模板及结构组成方式模块化、标准化,便于工厂化批量生产和现场施工安装。

3 标准化设计具体方案[6-10]

3.1 地下通道、爬升段布置标准化

1)暗挖出入口与主体连接处的通道侧墙、顶板和人防段的侧墙、顶板找齐,不“缩脖子”,减少结构断面变化(见图3)。

2)上下行扶梯及检修通道分设两侧,中间设楼梯,方便进出站客流分向。出入口任一扶梯检修时,进出站客流不交叉(见图4)。

3)为避免楼梯踏步超出扶梯不锈钢栏板,下侧楼梯第一级踏步不得超出扶梯下工作点1.2 m(见图5)。

3.2 地面亭尺寸标准化

1)地下结构基础和出地面结构基础内边线取齐,以减小地面亭的占地面积(见图6)。

2)出地面结构基础宽400 mm、高350 mm,提前在结构基础的四角和长度方向中线上预留400 mm× 400 mm的结构柱甩筋(见图7)。

图5 楼扶梯下梯点位置关系

图6 地面亭基础剖面图

图7 地面亭基础平面图

3)上扶梯基坑前方到地面亭外墙的地下结构做出U型槽基础,上扶梯基坑为梁柱支撑做法,地面亭楼板开检修孔,可利用此空间进入扶梯检修空间或放置站前广场电箱等设施(见图8)。

4)标准直出出入口长度方向结构内净尺寸最小为16 m,满足爬升段楼扶梯最不利点处净高≥2.4 m,同时缩小了地面亭的占地面积。为满足地面亭门口进出站进深空间,上侧楼梯第一级踏步到前方地面厅建筑内墙面距离不得小于5 m。

出入口地面亭后背室外排烟风室的体量和标准口一致,不再加长,比以往此类地铁出入口节省占地面积(见图9)。

5)以主体和附属为车站内外排水的分界,出入口通道地面分别向出入口和主体的截水沟方向找0.5%的坡,人防段范围坡度为0%。同时,出入口爬升段下方设置截水沟、集水井,敞口出入口开口段的楼梯平台下方加设截水沟、集水井,保证室外雨水不进入车站厅台,满足防淹要求。

3.3 地面亭设计风格标准化

1)“清水混凝土+玻璃”材质的框架结构及外观,避免过度装饰,自然通透,少维护,易和周边环境融合(见图10)。

图10 “清水混凝土+玻璃”简洁通透

2)屋顶在沿出入口场边方向、朝向道路一侧设置单顶徽。将以往设在出入口地面亭内的通告等牌体集中为2个落地大综合牌设在站前广场,地面亭内部空间完全通透(见图11)。

3)站口周边有条件的可在地面亭四周做暗散水,预留绿化种植的空间,回归绿色。

3.4 明挖车站出入口标准化

无障碍候梯厅与出入口地面亭共用,方便乘客使用和运营管理,详见图12~13。

3.5 安全出口设置形式标准化

为减小地面亭的占地面积,安全口出地面前最后一跑采用单跑直出形式设置,地下结构基础和出地面结构基础的内边线取齐。地面亭结构基础出地面部分为250 mm宽、350 mm高。在结构基础的四角预留250 mm×250 mm的构造柱,结构提前甩筋预留。地面亭墙厚按200 mm考虑,外墙线和出地面结构基础的外边线齐平,详见图14。

图14 单跑直出安全出口平剖面图

4 标准化设计实施效果

16号线出入口采用标准化设计,细化施工图标准及节点。地面亭外观轮廓、基础和柱网等内容尺寸统一,结构柱提前在地面基础上做预留。标准化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土建工点和地面亭设计的接口一致,减少了总体协调工作量大等问题。结构梁板柱等构件尺寸统一,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同时,为以后的运营管理带来便利。

[1] 朱悦明, 佘才高, 杨秀仁. 地铁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南京地铁工程设计总结[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3.

[2] 肖锡斌. 广州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J]. 广州建筑, 2007(1): 16-18. XIAO Xibin. Building design of Guangzhou metro station exit and entrance[J]. Guangzhou architecture, 2007(1): 16-18.

[3] 姚显贵. 地铁出入口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J]. 隧道建设, 2014, 34(12): 1154-1161. YAO Xiangui.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entrance/exit of metro station[J]. Tunnel construction, 2014, 34(12): 1154-1161.

[4] 邢冬梅. 北京地铁车站附属建筑的设置[J]. 都市快轨交通, 2008, 21(4): 23-26. XING Dongmei. Arrangement of ancillary buildings for Beijing metro stations[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08, 21(4): 23-26.

[5] 丁德云, 刘维宁, 王珂, 等. 北京地铁地面建筑的现状与建议[J]. 都市快轨交通, 2004, 17(2): 34-38. DING Deyun, LIU Weining, WANG Ke, et 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about the aboveground buildings of Beijing metro[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04, 17(2): 34-38.

[6] 谢仁德. 北京地铁一、二期车站出入口优劣辨[J]. 地铁与轻轨, 2001(1): 21-24.

[7] 马玥. 对上海地铁车站独立出入口形式的思考[J].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8(3): 16-18.

[8] 刘弘. 都市回廊: 北京地铁5号线出入口设计[J]. 建筑创作, 2008(6): 124-128.LIU Hong. Metro corridor: the design of entrances of Beijing subway line 5[J]. Archicreation, 2008(6): 124-128.

[9] 冯洪金. 地铁出入口及地面建筑环境装饰设计[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6(9): 48-49.

[10] 梁伟健. 谈地铁车站地面建筑设计技术特点[J]. 知识经济, 2013(11): 103.

(编辑:郝京红)

Standardized Building Design of Subway Entrances and Exits Based on Beijing Metro Line 16

BAI Zhiqiang, JI Cheng

(Beijing General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82)

As the link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city space, a metro station exit is not only involved in passenger flow, but also has a close connection to the city’s functio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Being the first 8A-marshalling subway line in Beijing, Line 16 progresses such issues as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architectural form, and integration of affiliated surface buildings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xits for Line 16 are mainly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function, space, and appearance into: standard vertical exits (with outdoor ventilation chambers), side exits (with outdoor ventilation chambers), integrated exits with barrier-free access, independent, wheelchair accessible exits, and emergency exits. Each type of the exits is uniformly designed to fit within the external dimensions of the surface building. The layouts of staircases as well as the heights of underground passages are uniform. The Line is also standardized for the pre-embedded interface between underground buildings and surface buildings. All of these innovations provide an effective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subway exits.

subway station; subway entrance and exit; standardized design; metro Line 16

10.3969/j.issn.1672-6073.2018.04.008

U231.1

A

1672-6073(2018)04-0035-05

2017-07-09

2018-08-28

白智强,男,本科,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地铁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bai-zq@126.com

冀程,女,本科,高级工程师,地铁建筑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北京地铁扶梯号线
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再到“走出去” 我与北京地铁共成长
拆梯人和扶梯人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安全乘扶梯
在北京地铁上
乘扶梯
北京地铁2014年底将开通4条线(段)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