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2018-09-04冯春香杨振宇赖祝琴陈鹏许彬
冯春香 杨振宇 赖祝琴 陈鹏 许彬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 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发病机制复杂, 尚不明确[1]。影像学诊断手段是甲状腺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 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临床应用较多, 近年来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逐渐受到关注[2]。为进一步探明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选择 2017年2~12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1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12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1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检查显示为疑似恶性甲状腺肿瘤。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甲状腺及颈部手术史、无法配合超声造影、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者。患者中男18例,女23例, 年龄 26~72岁, 平均年龄(49.12±23.07)岁, 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2.66±2.37)年。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患者术前先行采用飞利浦 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造影, 探头频率为5~12 MHz, 行常规二维超
声多个切面扫查甲状腺, 确定结节位置后, 经肘静脉团注微泡造影剂, 选择最佳切面, 对照观察灌注过程情况, 必要时可分多次造影。患者超声造影后, 休息片刻后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明确具体穿刺部位及进针方向后, 局部麻醉颈前区穿刺点局部, 超声实时观察, 于超声定位点进针, 监视穿刺针情况, 在保持负压的条件下, 通过变换穿刺方向, 反复抽取2~3次, 最多可抽取6次, 取样后快速涂片, 送病理科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收集患者术前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结果, 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100%[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41例患者术中共探查出67个结节, 其中恶性32例(78.05%), 共计结节 42 个;良性9例(21.95%),共计结节 25个。
2.2 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结果比较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和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诊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结果比较(n, %)
3 讨论
甲状腺癌中, 恶性肿瘤占比相对较低, 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为此需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 尤其是术前诊断水平[4,5]。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最常用的甲状腺癌诊断方法, 肿瘤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区分明显, 彩色多普勒也可明确肿瘤血流分布情况, 但是良恶性肿瘤的鉴定仍存在一定难度。
超声造影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发展起来, 其有助于发现早期甲状腺癌, 但是文献报道显示其对于良恶性肿瘤鉴别准确率、灵敏性不理想。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是甲状腺癌的重要诊断方法, 其具有活检的特征, 诊断准确性较高, 但是文献报道显示其受取样范围影响较大, 若不能穿刺到有效区域, 则不能准确诊断。为此, 较多文献研究提出,可采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 提高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准确性, 实际诊断效果较好[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41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显示:恶性32例(78.05%), 良性9例(21.95%)。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和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单独使用超声造影诊断效果不佳,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存在一定误诊风险, 而两者联合可进一步降低误诊风险,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似性进一步提升, 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可为术前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