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018-09-03缪伟新
缪伟新
摘 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不断创新的关键内容。企业在经营改革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新时代发展的整体建设步伐,结合企业创新发展运营需求和标准,尽可能的提升企业发展的建设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榜样带头引导作用,加强专业深化钻研尽头,提升企业整体快速经营改革的发展速度,保证企业的综合管控作用。
关键词: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改革拓展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进一步强调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引发全社会对新时期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内涵与作用的新思考。企业发展改革过程中,需要以有效的劳模精神为标杆,以工匠精神为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明确工匠进行的阶段性价值,分析企业发展的整体步调,分析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可以为企业带来的重要影响,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做好企业的劳模建设管理,确保企业的有效深化和提升。
一、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概念及发展
劳模精神是以劳模榜样为标准,是社会选拔出来的优秀劳动人才。是企业的优秀工作阶级代表,而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的专注钻研谨慎,是企业发展建设中优秀人员的职业能力、品德思想、品质标准的综合体现。企业发展建设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企业劳模精神的建设,加强工匠精神的管理,重点分析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需要专注的重点,需要提升的方面,不断拓展企业工匠精神的创新发展。
1.劳模精神
劳模是劳动榜样,是模范者,是其他人最好的效仿者,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该表。企业发展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以先进劳模为代表,加强创新创业精神的挖掘,弘扬优秀的精神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推进企业专项和发展。劳模精神是一种劳动价值的体现,每一个劳動模范往往具有多种优秀的价值,具有良好的时代精神。根据劳动群体的不同,准确的分析劳动模范所呈现出的多种组合行驶,分析不同劳动价值观标准。根据总体价值体现和需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刻苦研究新技术、新本领,加强自身的学习水平,提高创新价值的技术应用,实现劳模精神的发展。
2.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精神,依照工作需求,勇于创新、一丝不苟、严格认真、勇于创新价值的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是以高质量、高技能、高品质的发展意识,不断提升高精尖技术人才的支撑和推广,加强人才激励体系的建设,为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钢铁企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钢铁企业是一个综合的工业发展体系,钢铁行业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有合理的操作,每一个岗位都是关键岗位。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弘扬劳模精神正是以劳动光荣为宗旨,不断弘扬劳动模范的带头作用,引领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流程,做好必要的模式发展。分析工匠精神的作用和意义。根据钢铁企业实际发展的特殊情况,准确的分析工匠精神的作用和依存方式。工匠精神带给钢体企业更好的技术支撑,不断提升钢铁行业工匠精神的发展。
二、钢铁企业如何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1.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榜样作用
钢铁企业需要以劳模为榜样,加强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劳模是企业发展的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旗帜。面对企业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劳模精神,加强企业的实现那个教育宣传工作。根据钢铁企业员工的实际文化素质水平,组织开展必要的劳模精神会议。推崇劳模精神,裴燕更优秀的劳模梯队,勇于创新、淡泊名利,干预风险。大力弘扬劳模的工作精神,让企业的全部员工认识其自身上的优点,更好的启发学生学习劳模的精神。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是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的,劳模精神是大力弘扬人格品质,不断推进社会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发展要求的。按照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标准,以企业的综合建设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企业工人经济的先进客观发展需求。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表彰劳模,被表彰的劳模中很多都兼具“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更倾向于精湛技艺与技术创新,更偏向业务层面的突出成绩。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背景之下,对“工匠精神”的表彰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已经着手表彰当地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如“威海工匠”“巴渝工匠”。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对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进行表彰,金、银、铜牌选手分别奖励人民币30万元、18万元、12万元,优胜奖奖励5万元,且全部奖金均为“免税”,不仅如此,获奖者还将由地方人社部门给予相应职称。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杰出工匠表彰的层次和力度,通过重奖的“杠杆效应”撬动各方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掀起尊重劳动、敬业精业的良好氛围。所以社会上要发挥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榜样作用。
加强优秀事迹的宣传教育,通过劳模的精神和工匠精神,鼓舞企业的职工以优秀情怀为陶冶基础,加强员工工作的进取意识。以劳模崇尚的凝聚力为保准,加强工人阶级的基础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关系,明确基本工作理念,转变思想,积极进取,用劳模先进事迹的感召价值,不断提升职工的工作热情。
2.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宣传工作价值意义
按照优秀形象维护的权益标准,以和谐社会发展为前提,不断加强工作进取思想的进步,明确职工科学综合素质水平。在员工的工作热情上下功夫,穿件“工作先进者”称号的载体,努力激发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热情,钻研专业工作内容,以最大限度额形式,激发职工的价值。积极创建、积极发展,推进员工人才的技术水平提升,促进员工整体能力的创新发展。根据员工职业的合法利益要求,加强员工信息服务的建设,引导员工以合法有序的标准,帮助其解决各项关键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的发展关系。
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重在宣传引导,根在制度建设。宣传劳模精神,宣传工匠精神,宣传的同时要关注提高普通劳动者待遇,不仅仅是收入分配领域优化调整所需,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式。而提高劳动者待遇的途径也十分多元,短期来看,调高普通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待遇是可选项;长期来看,建设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通过职业教育增加普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使其能够胜任产业转型升级下新岗位的工作任务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打通工薪劳动者收入稳步向上增长的通道。只有使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劳动带来的益处,才能打牢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传承的群众基础,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引领劳动价值的回归。努力營造良好的分为,充分了解群众需求什么,以有效的宣传组织报道为基础,对重点任务、重点组织形式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组织工作标准进行合理的策划分析,以正确的形式进行表达,加强舆论社会的监督。
3.从制度层面的保障劳模与工匠的待遇,实现劳模队伍与工匠队伍的代际和代间传承
根据宣传需求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电子信息平台,采用多种模式,不断拓展整体的宣传教育水平,以有效的宣传理论为基础,主动联系,提高对企业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组织程序化建设。设置公开的领导标准新乡,根据领导的监督电话标准数据,分析官方微博组织内容,重视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以良好的方式,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强化宣传报告意识水平。只有为劳动者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和激励,才能在全社会实现劳模队伍与工匠队伍的代际和代间传承。两种精神的制度建设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分配制度、职称评定、户籍制度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系统建设,即从全国层面以人大立法、国务院相关规定等形式建立框架性制度,然后在地方层面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形成制度间的地域匹配和层次匹配;二是找准“痛点”,即重点关注激励劳动队伍与工匠队伍建设的关键制度点,在劳动者最关心的制度建设领域发力,以提升制度建设的效率。如保护职工知识产权、明确职工职称评定条件、提升普通劳动者职称评定等级、对具有特殊技能、精湛技艺的职工给予破格待遇等,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四、结语
前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新疆劳模代表时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劳模精神的时代意涵:即“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劳模及劳模精神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即从劳动模范在岗位内的生产劳动带头作用,到突破岗位、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榜样作用。综上所述,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依照企业实际的发展经营模式,加强有效的综合管理,明确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价值意义,从多方角度进行分析,判断拓展企业的宣传发展渠道,明确企业整体经济需求的方向,以模范标杆为榜样,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企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拓展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广核集团陆丰核电有限公司.以培养核电"工匠精神"推动企业党建[J].企业文明,2018,(1):59-62.
[2] 《广西电业》编辑部.学习先进模范践行工匠精神[J].广西电业,2017,(5):1. [3]弘扬劳模精神 汇聚建设现代化新滁州强大正能量[N]. 郭军. 滁州日报. 2018-02-24 (001)
[4] 黄英先,邓武传.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助力油田科学稳健发展[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1):56.
[5] 张志元,郑吉友.劳模文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4):78-83.
[6] 廖江.加强劳模选树工作助推“大国工匠”培育[J].兵团工运,2017,(11):18-19.
[7] 季永健.传承工匠精神打造企业春晚[J].纺织报告,2018,(1):26.
[8] 吕守军,代政,徐海霞等.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J].中州学刊,2018,(5):104-107.
[9] 廖大凯.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工匠行动"[J].教育科学论坛,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