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善书看道教道德伦理
2018-09-03张慧中
张慧中
【摘要】道教的劝善书作为一个沟通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存在,至今仍在道观中刊印和发放,是一个可以切入到道教伦理道德中的要点。《太上感应篇》中的许多道德伦理准则至今仍有延续的价值,选取几个较为突出的伦理道德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教 《太上感应篇》 道德 伦理
一、学术前史
中国大陆的善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作为研究道教的重要典籍,民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曾经阅读并评论过作为“善书之首”的《太上感应篇》,但是真正算得上是研究的则屈指可数。由于善书背后的“因果报应”观念及与宗教有关的“迷信”的原因,受到激进的反传统革命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善书在一定的特殊时期内淡出了学界的研究视野。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学界对善书的研究才重新开始。但此时所见的善书系统亟待完善,许多版本的善书受到时代的影响没有完好地流传下来。当代所见善书多为图书馆等公藏机构所收,田野所见善书以当代道观印本为主,遗存的善书古籍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学界首先对善书材料进行了汇编、注释等方面的整理。这方面的成果主要包括几类:一是《道藏》《藏外道书》《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等大型资料集所收善书;二是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唐大潮等《劝善书注译》等这些资料整理为善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劝善书中所突出的道教伦理特点
《感应篇》全文并不长,总共一千两百多字,以开篇十六字“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总体纲要,中述及善行24条,恶行161条。其中有34条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120条涉及个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利他行为,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结。篇幅虽短,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有关伦理道德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有关为善去恶的个人伦理
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劝善思想贯穿在自身的哲學理论当中,“善”“恶”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伦理道德观念,更多地是提升到了哲学思辨的角度去探究。《太上感应篇》作为现存最早的劝善书,包含了深刻的道教劝善思想。全文皆是围绕善恶来讲的,把行善去恶作为一个准则,并且在开篇便将善恶与福祸相联系,认为行善则福至,行恶则致祸,个人行为是这一切的缘由。因此,《太上感应篇》提出了善行恶行所对应的行为规范,行善者可以“人皆敬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
在宗教伦理学中,道德规范的最终根据既非道德本身,又非道德主体,而是神,这表明了人在道德领域内没有绝对的自由,而是受制于神。道德所产生的行为并不是来自道德主体自身或者主体对于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而是一种内心的敬畏,这是超越于个人之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太上感应篇》中有提到处理“人神之道”而制定的道德准则,即以神为监督的他律,有神仙,“是以大地有司过”,对做奸犯恶者必“夺其纪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将神给人的畏惧之感,人对神的崇拜作为一种道德伦理的外力约束,虽然不能达到像自律的效果,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劝善效果。
(二)有关道教的承负说
承负说是道教在吸收了传统的天道报应的理论基础上加以改进发挥而形成的,是道教独有的宗教伦理。道教承负说最早反映在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在《太平经》第三十九卷《解师策书诀第五十》中有言:“今天师比为暗蒙浅生具说承负说,不知承与负,同邪异邪?”“然,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过其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始,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中有言“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因自言为贤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太平经》的承负体系十分庞大,完整地回答了有关承负的方方面面问题,在此不多赘述。但是可以看出承负说昭示人们,个人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一生的祸福,在生命长度内没有承完的余孽也会左右子孙后代的命运,这也是道教伦理较为独特的一方面。承负说就是以其威慑将道教、道德、人生祸福等联系在一起,进而发挥其道德教化功能。
《太上感应篇》中写到:“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承负说作为道教一个重要的论点,将道德伦理宗教化,并且将行为的善恶与人的命运直接联系,强调善恶终将会影响命运的祸福和生命的长短。这样将善恶赋予某种神秘的平衡力量,认为是在执行神的意志,这成为决定人命运的约束,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世人约束力度较强,是有效的劝善手段之一。
(三)人伦关系的道德伦理
这一部分是道教善书的核心部分,通过神仙之口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涉及到家庭伦理的关系准则,又有社会互动之间的准则。首先劝人从忠孝做起,“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即成仙证佛,亦何尝不根基于此”,“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把“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知其室,不敬其夫”作为应当杜绝的恶行。不仅如此,《太上感应篇》还提倡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反对相互猜疑。处理亲人关系的根本原则是“兄良、友悌”,不应“攻讦宗亲,离人骨肉,弃顺效逆,背亲向疏,嗜酒悖乱,骨肉忿争”“抵触父兄”。从这些方面看来,《太上感应篇》所倡导的家庭伦理仍然可以为家庭伦理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虽然“忠孝节义”是儒家道德伦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儒家价值观的基本元素,而在道教劝善书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强调与发挥,实则与儒家道德伦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三教合一的背景影响下的产物,可以说是融合了儒家道德伦理规范的立身处世原则。但是这些价值观已经在书中与道教和佛教经典结合在了一切,还是将其看作普遍的道德标准,《太上感应篇》并不存在把读者与为某个教派的相联系。很大程度上,我们无法确定理宗皇帝到底有多么真诚地相信书中善恶积累的体系,更多引起人们关注的也是这其中的人伦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伦理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小结
道教的劝善书,实际上是宗教道德伦理世俗化和世俗道德宗教化的一种产物,道德本身没有防止不道德行为出现的器用,而道教的劝善书很好地迎合了这一点,将宗教上升为约束道德的器用。《太上感应篇》中涉及的诸多善恶形式在今天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伦理道德不仅仅是服务于宗教的,现阶段更多的是与社会个人相关联。善书之所以流传至今仍有人捐钱刊印不仅仅是宗教的需求,更多的是与世俗社会相互联系的部分,促使这种伦理道德不断地流传和发挥,我们要积极促使这种优秀的文化作用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上海:东亚图书馆,1923.2.
[2]太上感应篇集释.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3]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