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结节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疗效观察
2018-09-03吴忠亮刘岩山启明星刘海洋母俊婷赵海军
吴忠亮,刘岩山,启明星,刘海洋,母俊婷,赵海军
(1. 河北省乐亭县医院,河北 乐亭 063600;2.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乳腺增生结节有可能发展到癌变,特别是彩超扫描发现边缘毛刺数量越多,癌变的概率越高[1],而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占首位的恶性肿瘤[2],所以及时治疗乳腺增生结节非常重要。超声扫描以其无创、无放射性、可重复操作、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广泛用于乳腺增生结节的诊断,而且可通过边缘毛刺征评估乳腺增生结节的发展趋势,是乳腺癌早筛的首选检查方法[3]。随着彩超影像诊断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乳腺超声扫描进行图像信息存储,并脱机进行图像分析,可以客观、科学地将乳腺增生结节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进行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及评估乳腺增生结节的预后有重要意义[4]。近年来兴起的乳腺微创技术是在彩超引导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由于微创、精准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5]。但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后,一些边缘毛刺不一定能完全消失,需要定时复查,观察消融后的结节吸收情况。为了加快结节吸收,常给予一些药物配合治疗,效果较单纯消融治疗更好[6]。中药解结节汤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笔者观察了乳腺结节经射频消融后给予该汤剂配合治疗对结节和边缘毛刺吸收的效果,旨在寻找更好的促进结节吸收、减少复发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乐亭县医院和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就诊的女性乳腺增生结节患者106例(共281个结节),彩超扫描均发现乳腺增生结节,经高频超声证实病变位于腺体内部,距离皮肤大于1 cm,距离乳头大于2 cm,距离胸肌筋膜超过1 cm,且均在消融治疗前行18G巴德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良性结节。排除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过敏史者。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做知情同意说明,签署手术同意书及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3例共140个结节,年龄16~57(28.6±12.6)岁;囊性结节41个,实性结节99个。对照组53例共141个结节,年龄16~58(29.6±13.6)岁;囊性结节42个,实性结节99个。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RFA-Ⅱ型多极射频消融电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0.2%利多卡因30 mL配1支罗哌卡因加75 mL生理盐水局部麻醉,在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到肿物中心部位,推开子针后开启射频,选择80 ℃、85 ℃、90 ℃、95 ℃温度档,每个温度档持续作用5 min,超声下显示肿物及其周围出现均匀的高回声且范围不再增大提示消融完全。术后对照组冰敷5 h后可以离开医院,3个月和6个月时复诊。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解结节汤口服6个月,解结节汤组成:蒲公英20 g、牡蛎15 g、丝瓜20 g、桃仁15 g、佛手15 g、麦芽30 g、紫苏籽15 g、黄介子10 g、薤白15 g、昆布30 g、玫瑰花20 g、桔梗15 g、山楂20 g、金银花20 g。上述药物经过加工做成固态颗粒,10 g/包,每次1包,每日2次。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术后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治愈:术后6个月彩超扫描消融的结节已经完全吸收;好转:消融的结节有80%已经吸收;无效:消融的结节没有明显吸收。
1.3.2彩超影像毛刺征情况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彩超检查。采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6~18 MHz,扫查结束后以乳头为中心将图像传输到ABVS进行图像存储。统计术后3个月和6个月被消融固化及还没有吸收的乳腺增生结节数量、直径及毛刺数量。
2 结 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消融术后3个月未吸收结节毛刺数量比较 术后3个月乳腺彩超扫描显示,研究组有101个结节没有吸收,毛刺数量(1.7±0.4)个;对照组有102个结节没有吸收,毛刺数量(2.8±0.7)个。研究组未吸收结节毛刺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32组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研究组存在结节直径(1.58±0.71)cm,对照组存在结节直径(1.80±0.82)cm,2组存在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还有41个结节,结节直径(0.65±0.15) cm,对照组有52个结节,结节直径(1.06±0.43) cm,研究组剩余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结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这已经从对乳腺增生结节的追踪观察中得到证实。随着乳腺彩超扫描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乳腺增生结节扫描图像的分析越来越科学,通过对乳腺增生结节边缘毛刺征的分析,可以评估乳腺增生结节恶性变化的趋势[7]。乳腺增生结节毛刺数量增多,则是BI-RADS分类的依据,即毛刺数量超过4个,可以分为BI-RADS 4a类,超过5个可以分为4b类,超过6个可以分为4c类[8]。乳腺癌肿块的边缘毛刺数量很多,毛刺极有可能就是浸润的肿瘤芽,所以存在毛刺的病变预后较差[9]。
乳腺属于表浅器官,增生结节往往采用手术切除,但对于较小的乳腺增生结节,手术切除会损伤乳腺导管,尤其是对没有结婚哺乳的女性,结节位置又靠近乳头部位的,传统手术就会给患者造成损伤,影响以后的哺乳[10]。此外,增生结节较小时,如小于1 cm的,传统手术也有明显局限性,因为手术探查受到个人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麻醉后视野显露的问题、患者体位变动结节被牵拉的原因等,均会给手术切除带来误差。但近年来兴起的射频消融技术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术者的操作全程在彩超的观察下进行,精准性高,且射频消融用的是一根绝缘针,不会在乳房上留下任何瘢痕,为更多女性所接受,成为精准、微创治疗乳腺疾病的发展趋势。
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周围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和离子振动、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而达到热消融的目的。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一方面直接将结节组织固化,使其失去生长能力,另一方面可刺激周围组织循环,增加机体抗增生能力[11]。然而,任何技术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虽然射频消融以精准和微创备受欢迎,但消融后被固化的结节仍留在乳房中,其吸收过程与个体体质有关,大多数经过1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吸收。患者术后一般都要每3个月进行1次乳房彩超扫描,观察结节被吸收的情况,包括复发情况,对吸收不完全,甚至血流信号增多、结节长时间不吸收反而又增长,特别是毛刺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再次给予消融治疗。临床中为了促进射频消融后乳腺增生结节的尽快吸收,术后尝试给予药物干预,有报道应用乳癖散结胶囊配合治疗可一定程度上促进结节吸收。本研究所用的结节汤方中药物均为国家规定的101种药食同源成分,将这些成分加工成固态颗粒,方便患者服用。该方以蒲公英为君,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其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12-13];牡蛎为臣药,可软坚散结,提高性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能辅助蒲公英促进乳腺增生结节的吸收[14-15]。丝瓜、桃仁、佛手、麦芽、紫苏籽、黄介子、薤白、昆布、玫瑰花、桔梗、山楂、金银花为佐使,其中丝瓜消痰火,解毒,兼清内热,具有通络养颜的功效;桃仁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佛手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麦芽可消食化积,回乳通经;紫苏籽具有消痰、止痛、解毒等功效;黄介子有消肿止痛、温中散寒、利水化瘀、通经络、消肿毒之功效;薤白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昆布有软坚散结、消痰清热、利水祛湿的功效;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桔梗辛散苦泻,开宣肺气;山楂醒脾消瘀,散结消胀;金银花杀菌消炎、清热散毒。上述诸药合用具有软坚散结、祛瘀通络作用,可以加速局部微循环,改善结节吸收环境,促进残留结节吸收 。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研究组未吸收结节毛刺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节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研究组剩余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结节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中药解结节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乳腺增生结节可提高治愈率,不仅可加速结节吸收,而且可显著减少毛刺数量,值得临床研究应用。